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進攻南京前,李宗仁建議放棄防守,南京不設防以防止屠殺

日軍進攻南京前,李宗仁建議放棄防守,南京不設防以防止屠殺

文/盛志遠

淞滬會戰結束後,日軍把下一個目標瞄準了南京。氣勢高漲的日軍,企圖再下一城,一舉拿下民國首都。蔣介石察覺到日軍的意圖,不久後做出一個決定:遷都!很明顯,這是要和日本人玩到底,打持久戰的意思。那麼南京呢,還守不守?蔣介石和國軍高級將領專門進行了一個閉門會議討論這個問題。會議上,各方意見不一。

首先表態的是桂系首領李宗仁。

他的態度很明確:南京絕不能守!

首都不能守?理由呢?

李宗仁說這話也有自己的一定的道理。他認為:南京雖說是首都,又是祖宗留下的千年古都,資源和價值不可言喻。可現在是非常時期,日軍勢必會投入大量重兵,坦克,飛機進攻南京,現在的南京士兵不久前還在淞滬會戰失敗而退,損失慘重,兵力不足,士氣大挫。從地理位置而言南京對我方又不是一個打仗好地方,以日軍現在的實力,可以做到三面能夠合圍,而南京北接長江,毫無退路可言。如果守南京,只會浪費軍費和兵力,徒勞無獲。

李宗仁提出自己的建議,那就是南京不設置任何防守,所有部隊撤離南京,這樣日軍就無法找到理由屠殺平民。日後積蓄實力,再收回南京。

作為同門派系的朋友,桂系另一號人物白崇禧也贊同棄守南京。

除此之外,另一個國軍將領湯恩伯態度也很明確,南京守不得。

此時的蔣介石,一直保持沉默,他的心裡,彷彿對棄守南京很是在意。

這時,時任國民黨軍委會警衛執行部主任唐生智起立說:「現在大敵迫近,首都是國父(孫中山)陵寢所在地,大敵當前,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僅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子孫後代。本人主張死守南京,與南京共存亡!」

蔣介石聽後大喜過望,立馬任命唐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鎮守南京。當時會議上有不少人對唐生智的行為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唐生智此時在朝並不如意,也許希望借這次機會,重新掌握軍權。

但當時的南京危在旦夕,守不守得住,大家心知肚明,就算出於私心,又有多少人能自告奮勇主持這樣的危局?

此時唐生智手裡的,全是淞滬會戰敗退下來士氣低落的士兵。日本方面,軍人聽到是要進攻中國首都,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恨不得馬上出戰。日軍對這次行動投入的兵力為31萬人,攜帶大量優勢裝備,還有戰機作後援。

可唐生智依舊決心死守。

1937年12月7日,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不出大多數人所料,戰役剛開始,國軍就打得有些吃力,南京東邊的湯山防線很快被攻破。唐生智急忙派了5000人增援部隊抵抗,只可惜,還沒等部隊趕到湯山,日軍的後援就不斷從湯山沖往市中心。後來,國軍增援士兵和日軍進行了一場遭遇戰,5000多人的部隊,誓死抵抗,最後無一生還。唐生智馬上派更多士兵阻擊敵人。此時,國軍的力量更打了一個折扣。

南京保衛戰的第二天中午,除了南京東南面的淳化陣地,其餘面的防線都被日軍攻破。防守東南面的,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第七十四軍,其中師長王耀武,性格剛烈,為人正氣,與日軍打起了對攻戰,日本人增援多次,利用飛機轟炸,依舊突破不了這道防線。可惜的是,這僅僅是局部勝利,無法挽救大局面。

12月8日,南京守軍全部退守南京城郭陣地。日軍30萬人很快將南京包圍。留守南京的國軍,沒有任何整體突圍的機會。

12月10日,日軍再次發起全面進攻。在光華門的守軍,和敵人進行了8小時的對戰。第八十七師二五九旅旅長易安華,參謀主任倪國鼎與其部下4600餘人全部英勇殉國。

12月11日,南京紫金山,蔣介石的精英隊伍中的教導總隊,和日軍展開一場生死激戰。作為精英部隊,戰鬥力果然非同一般。日軍對其多次剿滅無果後,開始使用毒氣彈。教導總隊頑強抵抗,分散而走,和日軍展開巷戰。衛戍司令部副司令羅卓英親自來到街巷,指揮教導總隊,最後全殲進攻日軍。

因為後援不足的問題,教導總隊最後被日軍增援部隊打散了,而此時的南京,很快要被敵人全部佔領。

12月11日,蔣介石給唐生智下了死命令:帶著守軍馬上撤離。最後,因為日軍實力實在太強大,全部守軍撤離絕不可能。唐生智只好帶著幾個軍官,乘小船從南京撤離。

失去首長的幾萬守軍士兵們,大部分都迫於無奈投降敵人,可還有一部分士兵和民眾,寧死不屈與日軍戰鬥到了生命最後一刻。此刻的南京,儘管敗了,但敗得有骨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虎父居然有犬子,紙上談兵趙括的父親,狹路相逢勇者勝大敗秦軍
盤點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兩位特級戰鬥英雄,比影視里的更悲壯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