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文房「第五寶」鎮紙的精巧藝術

文房「第五寶」鎮紙的精巧藝術

文房「第五寶」鎮紙的精巧藝術

盆景微雜誌

鎮紙,是指寫字作畫時用來壓紙的物件,現今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鎮紙在書房存在的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其形狀奇巧,工藝精湛,堪稱文房「第五寶」。

鎮紙的前身是鎮石,之後出現了席鎮,席鎮是用於壓帷帳或席角。以前古人席地而坐,即坐在鋪在地面的草席之上,草席四角壓以席鎮。當紙張出現後,鎮紙便出現了。

鎮紙進入書房的最早可見於文字記錄是在南北朝時期,《南史·垣榮祖傳》有載:「帝嘗以書案下安鼻為楯,以鐵為書鎮如意,甚壯大,以備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見,鎮紙至今已逾一千五百多年。

唐代杜光庭《錄異記·異石》:「會稽進士李眺,偶拾得小石,青黑平正,溫滑可玩,用為書鎮」。宋張鎡詩:「三山放翁寶贈我,鎮紙恰稱金犀牛」。這說明唐宋時期鎮紙已經十分普遍。

水晶鹿鎮紙

明代鎮紙,其形多為尺狀,上有獸鈕,與文獻記載相符,如銅虎鈕鎮紙,長方尺形底座,上有蹲虎一頭,虎頭雕工細膩寫實,虎尾寫意粗獷。

清代鎮紙在沿襲明代風格的同時有所創新,特別是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裝飾味道十分濃郁的鎮紙開始出現,可謂集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器。如銅鎏金琺琅鎮紙,為清代中期製品,銅胎鎏金,然後用琺琅直接塗畫在金屬胎上,紋飾細膩真實,頗似瓷器中的粉彩,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為文房珍玩中的精細之作。

明清之後,更多的書畫名家喜歡使用鎮紙,這種需求促進了文房用具的製作和使用,鎮紙製作的材料及造型有了新的變化,材料上以名貴硬木質的居多。鎮紙也以長條形為主,更是以成對的形式為主,既實用,又有藝術欣賞性,特別是擺設很講究的書房裡,鎮紙在體現主人愛好、情趣等方面,有畫龍點睛之妙。

現代人把鎮紙、壓尺合稱為鎮紙,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所以紙鎮、文鎮、鎮尺、書鎮等現在都統一叫鎮紙。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往期精彩內容回放

點擊閱讀》》》

(下拉查看內容)

人物篇

知識篇

鴻江故事篇

視頻篇

一場關於盆景界的革命行動即將打響!

盆友們請加以下微信備用。

商務合作、投稿、諮詢請長按識別鴻江盆景客服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玩盆景多年,但你知道你在玩什麼嗎?
「樹痴」劉丙禮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