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戰機發射6枚導彈全部啞火 20秒後被對手3門機關炮撕成碎片
美國《火力》雜誌在2018年8月號上刊載了一篇文章。文章以「為何先進戰機還需要機炮」為題,探討了航空機炮在現代空戰中不可缺少的作用。文章中提到,哪怕是最新式的F22,也裝有看上去和它完全不搭調的機關炮。為何對於噸位重量錙銖必較的戰機,仍願意用不少的空間來塞入並不算輕巧的航空機炮和炮彈呢?文章引用美空軍最新整理的戰史資料,列舉了越南戰爭期間美軍的經驗教訓來分析這個問題——越戰的一些經驗至今仍被美國空軍牢記,並運用在戰爭中。
美軍鬼怪式戰機
20世紀60年代,導彈萬能論曾甚囂塵上。但到了60年代中後期的越南戰爭中,導彈神話被打破了。美軍飛行員發現,自己的導彈在越南上空彷彿「掉入了黑洞」,喪失了在演習和試驗場上的威力。如在1968年5月「滾雷」行動的一次空戰中,一架美軍的F4鬼怪式戰機發射的全部6枚空空導彈全部啞火,而當時的許多美軍戰機已經把航炮拆掉,這意味著其沒有任何手段應對對手的反擊。
越軍的米格17雖然機載電子設備落後,而且是亞音速飛機,但低空性能好,加速快,十分靈活,一下就和笨重的鬼怪機陷入了纏鬥當中。當最後一枚導彈離開發射架20多秒後,這架被反咬的鬼怪在米格機三門機關炮的齊射中被撕成碎片。得手後,這架米格利用靈活的動作再次躲掉了幾枚美軍導彈,隨後低空揚長而去。
越南米格機
更為令人尷尬的事情發生在1968年8月。在一次空戰中,多架美軍朝著越軍戰機打出了20發導彈,全部失靈,隨後雙方陷入近戰。缺乏機炮火力的美軍只有逃的份,但還是被擊落三架——昂貴的鬼怪機拖著黑煙墜入了森林……越軍獲得大勝。
究其原因,受制於當年的技術,早期導彈的可靠性很低。在平時演習或是射擊靶機時,飛機可以以較好的飛行姿態、在最合適的位置發射導彈,自然成績很好看。而到了混亂的實戰中,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另一方面,早期導彈因為材料和設計的問題,發射準備程序多,十分嬌貴。這在和平時期自然沒問題,但到了戰場上,伴隨著出勤率的猛增,保養是很難跟得上的,自然是問題多多。
防空導彈
還有一點,美軍的第一、二代導彈,實際上是針對其過去戰爭經驗進行的設計,主要看中在中空、高空的性能,但越南戰爭期間的很多空戰都發生在低空。伴隨著作戰環境的巨大變化,導彈自然也是問題多多。值得一提的是,類似的問題還發生在越南軍隊的身上。一開始,在其防空網的建設中,把各式防空導彈當成了拳頭武器,但後來發現,高射炮的作用同樣不能忽視。有些時候,看上去老舊的高炮甚至能發揮出比導彈更大的作用。
墜毀的美軍戰機被越方發現
吸取了相關教訓後,美軍開始恢復戰機上的機炮配置,那些出廠時就沒有為機炮安裝留有位置的早期戰機則加掛機炮吊艙。而另一方面,其導彈也是推陳出新,對缺點進行了多次改進,可靠性上升。這一切都為其奪取空戰優勢打下了基礎。
到今天為止,機炮仍然是大部分戰機上不可或缺的武器——哪怕導彈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十分先進,攻擊力和可靠性都比幾十年前有了本質提高。但經歷了越戰的教訓,各國都不會再輕視機炮這種雖然簡單,但卻實用的近戰武器。


※把煤氣罐改成大號迫擊炮,兩炮轟塌一棟樓,震蒙70名敵兵直接投降
※65式軍服的紅領章:不止是一代情懷 背面大有妙用 關鍵時可救命
TAG:軍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