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待業青年班超:抄抄寫寫非常態,心在萬里之外

待業青年班超:抄抄寫寫非常態,心在萬里之外

原標題:待業青年班超:抄抄寫寫非常態,心在萬里之外


大學畢業後,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選擇「家裡蹲」,這部分人就被稱為待業青年。今天悅史君要介紹的,是兩千多年前的一位待業青年班超。


哥哥班固來到長安擔任校書郎後,班超也前來投奔他,但當時班固的俸祿並不足以養活一家老小,班超也不願意呆在家裡吃閑飯,但又沒有可以晉身的機會,只好經常以替官府抄寫文書為業,用以補貼家用。


雖然我們現在習慣於用手機、電腦打字,很多人甚至都不怎麼會寫字了,但小時候寫作業寫到天昏地暗,想必是每一個學生心中的痛。


對班超來說,抄寫官府文書的工作一方面特別耗時耗力,因為是用毛筆一個字一個字寫上去,損耗的力氣更多;另一方面,整天困在斗室之間,讓他特別憋悶的慌。


有一天,伏案揮毫半晌,班超感覺兩條胳膊又酸又麻,渾身不得勁,想起自己以前的夢想,他不禁長嘆一口氣,於是暫時停止了抄寫,把毛筆放回硯台上,大發感嘆道:"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班超胸中的豪氣不減,他以大丈夫自居,認為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應該是效法在異域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兩位前輩,爭取以軍功來封侯晉爵,而不是整天幹些抄抄寫寫的工作。


班超顯然是把傅介子和張騫當成了自己的榜樣,這兩位又是什麼人物呢?說起來,他們還真的是符合班超的胃口。



傅介子是西漢傳奇冒險家,元鳳年間,因龜茲、樓蘭兩國之前都殺過漢朝的使者,時任駿馬監的傅介子請求出使西域,他帶著漢昭帝劉弗陵的詔書,將樓蘭王和龜茲王責備了一通,二王表示服罪,隨後又在龜茲人的配合下,率領漢軍一起斬殺了匈奴使者。


回到京城長安後,漢昭帝對傅介子的做法很滿意,下詔任命他為中郎,升為平樂監。

但傅介子覺得效果還不明顯,他向當時執掌朝政的大將軍霍光請命,再次帶人去樓蘭國,伺機刺殺樓蘭王。


傅介子利用樓蘭王貪圖漢朝財物的弱點,在酒足飯飽之後,將樓蘭王招進一個單獨的帳幕中,這時,傅介子提前安排好的兩個壯士從後面直接殺死了樓蘭王。隨後安定局勢,另立以前留在漢朝為人質的樓蘭太子為王。


傅介子帶著樓蘭王的首級回到京師後,成了漢朝人的英雄,漢昭帝因此封他為義陽侯。


與傅介子相比,張騫更是我們熟悉的一位大人物。


目前我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而源頭,就是張騫開拓的絲綢之路。

西漢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劉徹之命,首次出使西域,中間被匈奴人扣留和軟禁了11年之久,直到西漢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才逃回長安,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


西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任張騫為中郎將,第二次出使西域,其間,張騫因軍功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


班超以這兩位大人物作為學習的榜樣,可見他的心志遠非常人,但身邊的同事看他現在的屌絲樣,都偷偷笑他,甚至還有好事者爭著奚落他,勸班超先把抄寫文書的工作做做好,白日夢就別做了。


班超沒有氣餒,反而凌然起身,霸氣回應一句:"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句話,悅史君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反秦第一人陳勝在發跡前的那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由此可見,一個人能從艱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沒有一兩句發自內心的吶喊,是肯定不行的。


不對,應該是偉大的源起點。


班超的這幾句豪言壯語,還被後世歸納為一個成語——「投筆從戎」,專門用來指代文人從軍,可見這影響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這樣說 的精彩文章:

孫權英雄一世,但他的接班人卻被三個女人害慘了

TAG:歷史這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