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須知:辨病先看大小便
近日偶遇88歲的老藝術家李濱老師,她談吐間精神矍鑠、睿智幽默。老人有個非常好的習慣:「說句糙話,我喜歡撒泡尿照照自己。」這句話本是說人不知天高地厚,她卻把自己大小便後的習慣一語道出。
正常的新鮮尿液呈淺黃色,這是尿色素的顏色。正常人男子每天尿量1500~2000毫升,女子1000~1500毫升。剛解出的小便有特殊的青草味,久置後因化學物質分解而出現氨氣味。如果不是飲水過多,那麼無色尿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間質性腎炎、尿崩症的信號。膿性尿呈乳白色,是嚴重泌尿道化膿感染引起的,常見於腎盂腎炎、膀胱炎、腎膿腫、尿道炎或嚴重腎結核。黃色或深黃色的尿原因有吃胡蘿蔔,服核黃素、痢特靈、滅滴靈、大黃等中西藥,停服後便消失。發熱或有吐瀉癥狀者,尿會濃縮減少,使顏色偏黃。若黃得像濃茶,則可能是肝臟或膽囊有病變,多見於肝炎早期。紅色尿即血尿,原因很複雜,可由上百種病引起。如血尿伴鼻、牙齦、皮膚等出血,可能是全身性出血疾病作崇,如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
大便後也要觀察一下性狀。正常大便成型,呈黃色。若表面有少量新鮮血液,多是痔瘡的表現。如便池的水裡漂浮著許多油滴,說明消化功能不好,臨床稱為「脂肪瀉」。若大便條變細,一側有溝槽,或混有暗紅色陳舊血,就要當心結腸直腸癌了。「陶土樣大便」呈灰白色,是膽汁混入其中所致,多因腫瘤、結石、炎症等阻塞膽管,膽汁不能排入腸道所致。農村、牧區居民要觀察大便中有無寄生蟲,如蛔蟲、絛蟲等。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中年女性久坐老來易虛弱
※「小三陽」患者規範治療 能臨床治癒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