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陳忠康,1968年出生於浙江永嘉, 1991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專業, 曾任職於溫州博物館、溫州師範學院。 2008年中央美院畢業獲博士學位, 現任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一、在20多年以前,人們崇尚一些打破碑帖概念的字,當時的「破」,是對的,但是我們現在又不一樣了。時代不一樣了,現在到處充斥的是變形的東西,你就需要這個東西去破它。

二、我對傳統的復歸是一定程度的復歸,因為在傳統裡面有很多很多的路子,空間變形是其中一種,也不是說不可以。但是我感覺現在寫老老實實那一路人寫的太少了。一般人一寫(按傳統經典的一路寫),就被稱作俗。但是你要這麼寫(變形)就不俗。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三、你們都知道這一路(經典一路)好,為什麼都不寫這一路?這一路都沒人寫。為什麼沒人寫?都知道唐楷難寫,唐楷的「點」好,這個「點」就放在那裡,但是沒人來寫這個。

四、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這是騙人的話。另起爐灶,然後我們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似乎這是一條很寬的路子——根本不是這樣的。五、《喪亂帖》的每個字都超出我們想像,那個時候的字結構還不成熟,大家口口相傳,誰厲害一點,就完善一些。我們看到喪亂帖,不平穩,半生不熟。我們現在才覺得好。說不定王羲之的審美理想裡面,看到唐楷(智永),可能會嚇死,這也許就是他追求的東西。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王羲之《喪亂帖》

釋文: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 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

六、現在大家覺得太成熟的東西沒意思。唐代人和我們的時代是接近的。我們對文字的認知,從唐代到現在沒什麼太大變化。人們對夠得到的東西比如唐代,會覺得沒意思,魏晉的東西我們夠不到,都覺得有意思。唐人的嚴密,我們用一輩子功夫或許也能達到。但魏晉的靈氣,那種半生不熟,是超出我們想像之外的。

七、宋以前的法帖,都是一筆一筆運出來的,從容不迫,在每一根線條裡面都能感受到那種檔次,那種心態都可以看出來,不急不火,從容不迫,這種氣度,這種心閑神定的感覺我們是可以感受出來的。清代的字也有好的,比如康有為、何紹基的線條。但是這個時候的線條已經顯得做了。當代人寫字更多地是把擦、描、塗等等技法所有的都用上去了。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八、用腕運,「運」出來的線條,這是一種蠻高級的東西。但是魏晉時候的字,不一定就是運出來的,一些地方是「甩」出來的。用腕的概念是從宋唐以後來的。

九、寫碑的,少有不碑帖結合的。但是我個人幾乎不寫碑,因為在我的感受,它們之間會構成衝突。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陳忠康先生問楊近白學書法的情況):——在訓練方法上,可以參考國美的訓練辦法。像張(羽翔)老師,是國美出來的。比如說帖子的選擇上,從真草隸篆都開始寫寫。不一定一開始都講構成學的。但是學了構成的方法之後是很有用的。讓人具備另外一種觀察的眼光。但是還是得下一些基本的功夫。時間保證很重要,關鍵還要看心氣。比如時間少,比較忙,那麼訓練的效果肯定差一些。還是要有大量的時間放下去。要每天多少個小時地連續作戰。

(楊近白問陳先生每天大概寫幾個小時):要多寫,我現在腰有點問題,以前腰不疼的時候,每天寫到七八個小時是沒問題的。連續寫比斷斷續續地寫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還得看很多資料,很多文章。古代現代文章都要讀,古人的書論論文選,基本要做到通讀一遍。感興趣的內容要記住。這樣可以知道每個朝代,古人是怎麼想的,是怎麼看書法的。

(楊近白:怎麼看白蕉?) :白蕉、沈尹默還是不錯的,是帖學的兩大代表性人物。沈尹默受唐法影響更大一些,而白蕉就更接近晉人的那種書寫性。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白蕉書法作品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沈尹默書法作品

(老詹(詹逸然)介紹起東莞製造書法群體的學習、聚會情況)在團體的交流方法上,不一定每個月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看對方的字,可以每個月定一個不同的主題,比如這個月大家一起看書論,把心得拿過來跟大家討論。讀書很重要。字本身有多少好說的呢?在書法技法層面上的問題,可能好幾年都是一個同樣的問題。多找一點好的東西,而不僅僅局限於書法本身。多關注古代,少關注現代。每個人要有研究性地給自己布置任務,比如我這個階段學習某個古人,要找一些陌生的東西,邊創作邊進行理論整理。去找到所有研究某個古人的資料和研究成果,這樣的學習才有研究性。

(楊近白詢問陳先生曾對米芾下過多少工夫):米芾我在早期學習得不少,米芾是打開二王之門的一個途徑,他的技法保持了很多二王的信息。

(楊近白詢問怎麼看劉彥湖先生的書法以及彼此交流情況):劉彥湖先生最突出的地方在於已經形成了他的書體框架,他的框架蠻好的。我最喜歡他的小篆對聯。他的行草書,格調高,但是我覺得過於簡單,圓轉的東西太多了。其實在北京大家都不怎麼交流。會打招呼和談其他的,但不會交流書法,大家難交流,提意見也不合適,因為大家的路子本身是不同的,說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劉彥湖書法作品

其他:人到中年,保持充沛精力是最重要的。心態也很重要。每個階段要完成不同階段的任務。20歲有20歲的玩法,70歲有70歲的玩法,不能在20歲的時候就把70歲的玩法給做了。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陳忠康|經典太完美了,你寫它就完蛋了,這完全是個騙局

長按二維碼3秒,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