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如懿傳》行至20集,調性突然悲憫起來。且按下如懿被打入冷宮之蒙冤不表,就說這吉太嬪的亮相,可謂瘮人。當80歲樣貌的吉太嬪說自己不過35歲時,我一度懷疑過她腦迴路正常與否,畢竟這鬼鬼崇崇的冷宮,像極了精神病人的集中營。而吉太嬪的登場,令人不禁嗟嘆這冷宮催人,八九年的光景,就讓年方26的豆蔻女子,轉眼熬成了耄耋。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劇中吉太嬪將矛頭直指鈕鈷祿氏?甄嬛,激起了不少如懿粉的科考欲,不少劇迷在電視劇和原著中深扒,試圖找出這位與鈕鈷祿氏皇太后同輩的嬪妃,在《甄嬛傳》里對位角色。可惜不論是流瀲紫原著,還是其電視改編,都未提及吉太嬪其人。

觀眾自行腦補的衝動情有可原,畢竟《如懿傳》和《甄嬛傳》皆為流瀲紫手筆,而且《甄嬛傳》的大結局弘曆登基,與《如懿傳》第二集的新皇登基咬合,一眾人物和身份也延續下來,很容易讓人有《甄嬛傳》續篇的錯覺。

其實不然。就比如雍正那位死生不復相見的皇后烏拉那拉?宜修,《如懿傳》開篇因為與太子弘時覬覦皇位被幽禁景仁宮,在《甄嬛傳》中則是因為害死妹妹純元皇后一事被揭遭禁。《如懿傳》的時序看似可以接壤《甄嬛傳》,人物也多有疊加,但並非完全接駁,實為兩個交互宇宙的關係。因此,《甄嬛傳》的人物和時間線僅可作為《如懿傳》的閱讀參考,切不可對位照套。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更關鍵的是,《如懿傳》和《甄嬛傳》是兩種風情和訴求的劇集。七年前的《甄嬛傳》既是宮斗戲的先鋒,也是宮斗劇的巔峰。《如懿傳》嘗試以一種反宮斗的新風尚,在人性的霧霾中綻放青櫻一枚,同時為紛紛擾擾的宮斗戲畫上一個休止符。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不退場的甄嬛

黑化趨勢的太后是個活久見

吉太嬪的出場不過幾分鐘,迅速在網路上躥紅,被熱心的網友封為「精神病院院長」。

其實無需吉太嬪抹黑,我們心愛的嬛嬛早在《甄嬛傳》的尾聲,就有黑化的大趨,尤其,她在雍正彌留之際道破的真相,可謂誅心。《甄嬛傳》的片尾,貴為太后的嬛嬛坐享榮華,感受著失去愛人、敵人和朋友的孤寂。而《如懿傳》中太后人設截然不同,上來就是個睚眥必報、專斷獨裁、周旋權力、指染後宮的暴脾氣老太,絲毫沒了當年嬛嬛的氣息。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甄嬛傳》中的嬛嬛,《如懿傳》里的太后,本都與清史有些許出入,《甄嬛傳》里的純元皇后純屬杜撰,然而鈕鈷祿氏和烏拉那拉氏確實分別為雍正的孝聖憲皇后和孝敬憲皇后。而《如懿傳》中的嫻妃如懿,也確有乾隆繼皇后輝發那拉氏的史實背景。

歷史上的乾隆爺活到88歲,在歷代帝王里算是長壽的,一生有過富察氏、輝發那拉氏和魏佳氏(死後追封)三位皇后。他的母親鈕鈷祿氏也活了85歲,直到1777年才去世。在此之前,這位統領兩朝六宮的女人依次見證了兒子三位皇后的去世,不說是兒子後宮之爭的參與者,至少也是見證者,是個不折不扣的「活久見」。

從鈕鈷祿氏的出場來看,她就是懸在烏拉那拉?如懿頭上的一柄利劍,隨時都可能要了如懿的腦袋。劇中鄔君梅飾演鈕鈷祿氏,周迅飾演烏拉那拉?如懿,這是鄔君梅1987年《末代皇帝》走紅好萊塢後再回清宮,也是鄔君梅和周迅2005年《美人依舊》之後再度攜手。更難得的是,甄嬛與宜修之爭,還成就鄔君梅和陳冲二位老戲骨同場飆戲。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不進攻的如懿

終其一生是場無關勝負的人性博弈

《如懿傳》反宮斗的氣質,幾乎都壓在了周迅飾演的如懿肩上。想當初《甄嬛傳》是以愛之名,講訴了一位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后的故事,女主人公從不爭到被迫而爭,又從被迫而爭演繹成主動爭鬥。《如懿傳》則反過來,宮斗退為其次,研討了一段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宮廷婚姻悲劇故事,女主人公始終以不爭應變萬爭,哪怕最後被爭鬥所吞噬。

劇中的如懿是枚無毒無害的後宮弱女子,她一面要提防長輩鈕鈷祿氏太后懸在她脖子上方的利劍,一面還要應對同輩嬪妃們的暗箭,甚至是「群毆」。以如懿深陷冷宮一案為例,有皇后富察氏一方的計謀,有高貴妃的算計,有玫貴人、儀貴人不明真相的衝動廝打,還有陪嫁丫鬟阿箬賣主求榮的倒戈。儘管被整得遍體鱗傷,甚至危及性命,她除了防人之心,並無害人的怨恨,她既無主動出擊,亦無被動作惡,這點到底和《甄嬛傳》的鈕鈷祿氏拉開分水嶺。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在太后賜名如懿之前,她一直以青櫻為名,櫻者,花木也,在自比金玉的後宮,一株凌寒的花木,固然沒有金玉的光彩與嬌寵,卻始終透露著非凡的淡薄與堅毅。姑母的死敵鈕鈷祿氏太后賜名如懿,取義看似美德,似乎是個美好的寄意,實有貶損用意,然而她如履薄冰的一生,始終辜負著宿敵們的努力,因為她一生美德在線。

如懿沒有選擇與眾嬪妃爭寵,也沒有捲入她們的子嗣之爭,但這並不代表如懿可以隔岸觀火,真的與世不爭。如懿爭的,不是表面上的恩寵,也不是母憑子貴,更不是後宮的你死我活,如懿爭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是人性。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後宮之爭,爭寵,爭子嗣,爭利益,爭來爭去,其實與愛情無關。在這場愛的爭奪戰中,如懿並非不爭,而是因為她深諳,關於愛情,是你的別人奪不走,不是你的爭了也沒用。如懿之爭,爭得很道家,爭得太無為而治,因此顯得被動,處處羈絆,處處受制於人,甚至以悲情告終。

高貴妃專橫跋扈,仗勢欺人,手段歹毒,是典型的官僚階級做派;富察皇后表面上母儀天下,掌管六宮,然而我們從30集的預告中可知,如懿和高氏不孕可能都拜她所賜。在人性的博弈上,後宮的大多數可謂扭曲至極,唯如懿等少數派守得住底線,是為人性的捍衛者。

在我看來,古典主義審美不僅只是穿上漂亮的古裝,弄幾個精緻的擺設,更在於真善美的內涵。《如懿傳》反宮斗而行之,嘗試回歸人之初性本善的層面,哪怕她有悲情的落幅,卻為新古典主義美學提供了一個好範式。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不言棄的純愛

哪怕愛的是個不能承受之輕的男人

相比《甄嬛傳》的高奏凱歌,《如懿傳》到底是個悲劇愛情,而且還是理想主義幻滅的愛情。我不敢說帝王之家一定沒有忠貞的愛情,但我更想稱之為理想主義的愛情,畢竟要在封建階級社會,尤其在後宮制度森嚴的大清,女子想獲得與帝王平權的愛情,那是一件多麼天方夜譚的事情。

乾隆在位六十載,擁有後宮嬪妃四十有一,膝下皇子十七,公主十名,雖不比他爺爺康熙妻嬪兒女眾多,卻也比他的父親雍正多收了那麼三五斗。相傳乾隆對結髮妻子富察皇后情義有加,富察氏37歲早逝,乾隆哀慟,做《述悲賦》弔祭,而且從此性情大變,還引發了一場朝野風波。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然而乾隆與他的繼皇后那拉氏之間的愛情,似乎更具神秘色彩以及想像空間。皇后富察氏死了不過四月,那拉氏嫻妃就被封統攝六宮的皇貴妃,兩年後冊立為皇后。繼皇后在位十五年,為乾隆誕下兩兒一女,然而乾隆第四次南巡至杭州時,那拉氏突然被乾隆秘密遣返,收回冊寶,身邊人只留下答應級的兩名,一年後,那拉氏就薨逝了,喪儀也未按照皇后級別置辦。乾隆對那拉氏的突變一直按下不表,直到十二年後才輕描淡寫地說,皇后剪了頭髮,大不敬,大不孝。

這段雲里霧裡的傳聞,為原著作者流瀲紫的《如懿傳》提供了想像空間。劇本在那拉氏斷髮絕情的基礎上,為四阿哥弘曆和青櫻格格之間安排了一段青梅竹馬的初戀,儘管弘曆後來繼承大統成了乾隆皇帝,妻妾成群,這對情投意合的飲食男女依舊力排困擾,保持彼此的傾慕之情,直到徹底迷失在後宮爭鬥的激流中。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很顯然,《如懿傳》在宮闈往事的基礎上植入了理想主義的愛情,讓原本處於附屬地位的清宮妃嬪,擁有了和帝王平權言情的可能,言情的框架是清宮的,愛情的基礎卻多有現代底色。不僅如此,《如懿傳》還賦予這段理想主義的愛情以現實主義的色彩。早前的弘曆雖與青櫻青梅竹馬,後來的如懿雖與乾隆心意相通,他們卻無時不刻不被現實所羈絆,始終不得轟轟烈烈地愛上一場。

在《如懿傳》中,有一種愛的保護叫冷落。為了避免太后對如懿的制裁,皇帝減少去如懿的延禧宮的次數,為了不引起後宮嬪妃們的嫉妒,皇上能不見如懿就不見。如懿被禁足王府,皇上立馬送去《牆頭馬上》慰藉,如懿前往冷宮前說看不清楚皇上了,皇上卻回答說他中午看了一闕戲文,叫《牆頭馬上》,因為那是他們愛的緣起。

「三不主義」的《如懿傳》,唱的是人性悲歌和愛情輓歌

而如懿同樣為愛隱忍。有人冤她散播玫貴人生下妖邪的謠言,為了不讓皇帝難做,她主動申請在查清真相前禁足,當嫁禍她謀害皇嗣的人證物證都擺在面前,她不多做辯解,只問皇上是否信他。當她確認皇上依舊愛她信她,又苦於掣肘為難時,她二話不說就去了冷宮。因為她不想心愛的人為難,同時也相信愛人不會棄她。

《如懿傳》說是宮廷愛情的困頓,其實也是今人感情生活的困境,帝王與愛妃之間的愛欲不能,和現代人面臨的愛的干擾異曲同工,而後宮的各種利益之爭,和今人的物質侵蝕類同。剝離七彩琉璃的後宮元素,我們從古裝劇《如懿傳》的身上,可以照見現實的諸多倒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