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經濟參考報刊文:去美元化聲浪迭起折射美國信譽透支

經濟參考報刊文:去美元化聲浪迭起折射美國信譽透支

近來,隨著美國對其他國家頻繁揮動經濟制裁大棒,抵制美元的聲浪又一次高漲,一些國家已開始動手推進去美元化進程,這是美國自己透支國家信譽的後果之一。

全球範圍看,委內瑞拉成為第一個放棄美元的國家,俄羅斯、土耳其本月剛剛決定用本國貨幣進行貿易結算。伊朗政府也宣布不得接收基於美元的進口訂單。部分國家在大宗商品,如原油結算中棄用美元。包括日本等國家的美債持有量略有下降,俄羅斯已跌出美債持有前十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佔份額跌至四年新低,而歐元、人民幣和英鎊的份額則有所增加,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佔份額下降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五個季度。

近幾十年,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一直是激烈爭論的話題。面對國際貨幣金融關係的衝突和矛盾、曠日持久的國際債務問題以及數次國際金融危機,改革國際貨幣制度,使之能儘可能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美元失去核心貨幣地位,但儲備貨幣功能並未弱化。此後,與美元掛鉤,一度成為一些經濟體的偏愛選項,一些國家甚至考慮過實行完全的美元化。不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去美元化的浪潮逐漸興起。

從長期來看,美國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很容易轉嫁自身經濟風險。但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對美元過度依賴,容易落入「美元陷阱」,這顯然不符合各自的國家利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為了儘可能減少美元匯率過度波動對經濟穩定增長以及資本流動的負面影響,一些國家之間加快貨幣合作,逐步實施去美元化。

此外,美國憑藉美元霸權地位,動輒對其他國家揮舞制裁大棒,不僅導致相關國家貨幣暴跌,還令這些國家陷入經濟危機的風險之中。為降低本國的經濟損失,一些國家不得不加速去美元化進程,將美元資產轉化為其他貨幣資產逐漸成為這些國家保障資金安全的一種手段。

即便是美國的盟友,歐盟也深感美元體系帶來的不便。美國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後,歐洲等國面臨不放棄與伊朗交易就將受到制裁的命運。為此,德國外長馬斯於21日呼籲建立一個獨立於美國的新支付系統,法國財長也表示支持。

隨著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多元化,多元化貨幣體系的出現成為可能。此外,年復一年的借新債還舊債,美國債務水平始終在上升,美債增速遠快於經濟增速,政府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越來越高。截至2018年3月,美債務總規模已突破21萬億美元大關。美國債務的增加也使美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不過,去美元化將是一個緩慢、漸進的博弈過程。美元仍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儲備貨幣。各方對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呼聲很高,但並沒有達成一攬子整體改革的框架路線,局部的一些象徵性改革進展也十分有限。面對這些問題,早晚還是需要想辦法解決的,美國切莫作繭自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擬赴港上市的理想寶爆項目逾期 平台法人代表為馬化騰堂兄弟
現金貸出海印尼觀察:政策收緊,已現多頭借貸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