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37攝氏度對人體而言是正常體溫嗎?專家的回答絕對是亮點

37攝氏度對人體而言是正常體溫嗎?專家的回答絕對是亮點

趣味探索訊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早上起床突然感覺疼痛和寒冷,在不確定生病之前,你需要一個體溫計。當體溫計測量值顯示為37.2攝氏度左右時,你可能會認為這是正常體溫,繼續起床上班。然而今天的一位專家卻不這麼認為,專家是這樣看待人體體溫值的。

150多年前的1986年,一項關於人體體溫的古老研究表明:37攝氏度為人體體溫基準,是正常身體與發病的臨界點。然而最近發表在《普通內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卻不這麼認為,該研究稱,150多年前的研究存在缺陷,古老數據已過時。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忘記37攝氏度這個過時數據,事實上判斷是否發燒遠比你想像中還複雜。

來自波士頓兒童醫院和以色列女子醫療中心的風濕病學家豪斯曼,對波士頓中心使用名為Feverprints的蘋果手機應用程序收集的11458個人體溫度數據進行了匯總和分析。研究人員使用了329名健康成年人的身體數據,吃驚發現口腔溫度計的測量結果為:成人的平均體溫約為36.5攝氏度,數據還顯示37.5攝氏度以上才代表著發燒。因此早上測量值顯示為37.2攝氏度非常不正常。

豪斯曼認為人體體溫是一個靈活的概念,跟年齡,身高,性別,一天中的時間段及其他因素有關。比如成年女子體溫平均值比成年男子體溫要高,兒童的平均體溫又比成年人要高。因此以一個固定的37攝氏度作為基準來判斷是否發燒,難道真的很準確嗎?不過鑒於目前沒有更先進的體溫儀器,因此目前人類不得不以37攝氏度作為基準。

人體內部恆溫器位於下丘腦,這是一個只有杏仁大小的大腦區域。當我們需要冷卻時會引起我們出汗。在炎熱的天氣和服用一些抗生素和抗組胺藥物後,體溫會隨著運動而升高。女性在排卵和懷孕期間體溫也會隨之升高。

還有人體對病原體的第一反應是,熱原的蛋白質通過血液流向下丘腦,人體內部恆溫器通過增加熱量來響應。發燒通過刺激免疫系統幫助身體對抗感染,對身體的防禦發出一種警覺。它還為細菌和病毒創造更加惡劣的環境,使它們更難以複製。雖然父母經常擔心他們的小孩會發燒,事實發燒現象本質上是一種好事,而並非壞事。所以除非患者體溫達到39.4攝氏度,否則家庭醫生Leonard Reeves通常不主張直接治療發燒,而是先殺滅病毒。

所以豪斯曼認為,人類需要一套全新的應用程序與可穿戴式溫度計配對,可以將連續讀數發送到應用程序並收集更高質量數據。我們可以根據溫度的異動不判斷身體是否在發燒。並非以37攝氏度體溫作為參考基準。文章參考:美國《連線》雜誌。更有趣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的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探索 的精彩文章:

一頭生活在切爾諾貝利核輻區的狼突然離家出走,現在生死未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內部可能隱藏著超1000萬億噸鑽石

TAG:趣味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