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北京通惠河是一條「自然河流」?實為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

北京通惠河是一條「自然河流」?實為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

位於東皇城根遺址公園西側的玉河近來水波粼粼、魚兒游弋,傍晚華燈初上時,碧波蕩漾的玉河又會被一組組彩色噴泉裝點得如夢如幻、絢麗斑斕,不僅附近的居民常來納涼,還有不少遊人前來觀光。更值得稱道的是,在玉河四號橋和五號橋之間的河岸邊矗立的一幅《京杭大運河風物圖》,這組長達百餘米的浮雕長卷,以高浮雕的藝術手法,將大運河沿線的重要風光景物一一呈現,使得玉河美景又平添了厚重的歷史感和濃郁的文化氛圍。

北京通惠河是一條「自然河流」?實為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

然而,這組浮雕的文字卻有兩處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其一是在開篇處說「通惠河是一條古老的自然河流」,眾所周知,連小學生課本里都寫著通惠河是由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的人工運河,「通惠河」的名字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給起的;其二是在介紹虎丘時,將「被其子夫差埋葬在這裡」的吳王闔閭誤寫成了吳王諸樊……

通惠河不是「一條古老的自然河流」

而是由郭守敬主持修建的一條人工運河

玉河又稱御河,是元大都的漕運河道,元代始稱通惠河,1293年由郭守敬主持修建,明代改叫玉河。明朝以後,由於缺水等原因,玉河的漕運功能漸漸消失,1918年後河道淤塞河水漸涸,1956年河道被改為暗溝徹底填埋,上面陸續蓋滿了房子。2015年初,隨著玉河南區(平安大街至北河沿段)考古發掘逐漸完成,700餘歲的玉河得以重現「水穿街巷」的歷史景觀。作為玉河景觀的一大亮點,採用高浮雕手法精雕細琢而成的《京杭大運河風物圖》,從北京白浮泉發源,直到杭州錢塘江入海,描繪了這條長達1700餘公里的人工運河沿途所經京、津、冀、魯、蘇、浙等六省市諸多的歷史名鎮及風光景物。

這組浮雕分為七塊,第一塊浮雕的內容從大運河水源頭白浮泉開始,內容包括萬寧橋、玉河、大通橋、東便門、通惠河、八里橋;第二塊浮雕的內容是通州古城、燃燈塔、皇木廠、張家灣城;第三塊是三岔河口、舟集三沽、天后宮、天津古城、楊柳青;第四塊是滄州、德州城、臨清舍利磚塔、微山湖、徐州、揚州文峰塔、瓜洲古渡、金山寺、鎮江;第五塊是常州、無錫、黿頭渚、蘇州、虎丘、盤門;第六塊是寒山寺、煙雨樓、嘉興三塔;第七塊是武林門、杭州城、靈隱寺、西湖、玉皇山、六和塔、錢塘江。令人遺憾的是,《京杭大運河風物圖》開篇的第一塊就出現了這樣一段文字:「通惠河是一條古老的自然河流,屬於北運河支流,也稱作『高梁河』,因水從高高的梁山南側流下而名。

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水至積水潭,經玉河向南引入運糧河,直達通州,建閘七處稱『閘河』,後忽必烈賜名 『通惠河』。」除了第一句「通惠河是一條古老的自然河流」大錯特錯外,這段寥寥80餘字的通惠河「說明」,涉及到「北運河」、「高梁河」、「玉河」、「運糧河」、「閘河」五條河流的名字,這五條河流究竟與通惠河在邏輯上是什麼關係?卻讓人一頭霧水。

通惠河是由元代都水監郭守敬奉詔,於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開始主持修建的一條人工運河。最早開挖的通惠河自昌平引白浮泉水,西折南轉,匯玉泉、一畝泉諸水於瓮山泊(今昆明湖),後經高梁河注入積水潭,再由積水潭東南口引水,自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今天的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庄(今張家灣村)入潞河(今北運河故道)。其中,從瓮山泊至積水潭這一段河道在元代稱為高粱河。《元史》稱:「守敬因陳水利十有一事。

其一,大都運糧河,不用一畝泉舊源,別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經翁山泊,自西水門入城,環匯於積水潭,復東折而南,出南水門,合入舊運糧河。每十里置一閘,比至通州。」這條運河於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元世祖將此河命名為「通惠河」。此即《元史·列傳·卷五十一》記載的:「三十年,帝還自上都,過積水潭,見舳艫敝水,大悅,名曰通惠河,賜守敬鈔萬二千五百貫,仍以舊職兼提調通惠河漕運事。」通惠河的開通標誌著京杭大運河的全線貫通,使得江南的船隻可以直接抵達大都城。在元朝中後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萬石糧食從南方經通惠河運到大都。

現在的通惠河,一般指從東便門大通橋至通州入北運河這段河道,全長20千米。但據明代史料記載,一般把由玉泉山至大通橋一段稱為玉河;由大通橋至通州的一段稱為通惠河,又稱大通河。明永樂年間重建北京城,水系改變,通惠河改名為玉河,漕運功能消失。明宣德七年(1432年),玉河被圈入皇城供排水系統,正統三年(1438年)又與皇城內外金水河、筒子河等皇家用水合流。在清代史料中,大多是將玉泉山至大通橋的一段稱為玉河或御河。

北京通惠河是一條「自然河流」?實為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


「被其子夫差埋葬」在虎丘的不是諸樊

而是吳王諸樊的兒子闔閭

在《京杭大運河風物圖》中,介紹虎丘的文字是這樣寫的:「虎丘原名『海涌山』,位於閶門之外,雖不高而小但裂崖斷壁頗有雄拔之勢。東周靈王12年吳王諸樊將王都自無錫遷來姑蘇,死後被其子夫差埋葬在這裡,三天後見一隻白虎踞在山上,才名虎丘。」從「吳王諸樊將王都自無錫遷來姑蘇,死後被其子夫差埋葬在這裡」這句話來看,無疑會讓人產生這樣的理解:吳王諸樊的兒子是夫差,諸樊死後被夫差埋葬在了虎丘。其實,埋在了虎丘的並非諸樊。

虎丘原名海涌山,位於蘇州城西北郊,是蘇州西山之餘脈。相傳在遠古時期,這裡曾是海邊的一個小島,後來海陸變遷成為一座小山,故初名海涌山。關於虎丘之名的由來,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檇 (zuì)李之戰中,不慎受傷而亡,其子夫差把他的遺體葬在這裡。當時夫差徵調了十萬軍民施工,並使用大象運輸,穿土鑿池,積壤為丘。靈柩外套銅槨三重,池中灌注水銀,以金鳧玉雁隨葬,並將闔閭生前喜愛的「扁諸」、「魚腸」等三千柄寶劍一同秘藏於幽宮深處。「葬經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丘。」由此,「海涌山」被改名為虎丘山。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虎丘是因「形似蹲虎」而得名:「然觀其岩壑之勢,出於天成,疑先有是丘,而闔閭因之以葬也。」清乾隆皇帝亦稱:「本來岩壑擅天成,虎踞偏稱金氣精。」但這兩種說法都與諸樊無關。

北京通惠河是一條「自然河流」?實為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

如果按《史記》的說法,被夫差埋葬在虎丘的是吳王闔閭,那麼諸樊又是誰呢?其實,諸樊是闔閭的父親、夫差的爺爺。諸樊、闔閭、夫差是祖孫三代吳王。周靈王12年(公元前560年),吳國君位傳至二十世孫諸樊,諸樊將國都南遷至姑蘇即今天的蘇州。公元前548年,諸樊在攻打楚國附庸國巢國時,中箭身亡,時年48歲。王位兄終弟及,諸樊之弟余祭繼承王位,在位4年。公元前544年,余祭之弟余眛繼承王位,在位17年。

公元前527年,吳王余眜去世,王位父死子繼,余眜之子僚繼位吳王,在位12年。公元前515年,吳王僚被其堂兄公子光的刺客專諸刺殺,專諸將匕首藏於魚腹,偽裝上菜,將魚送至吳王僚前,突然從魚腹中取出匕首,38歲的吳王僚當場斃命。公元前514年,公子光取代吳王僚即位,公子光即諸樊之子吳王闔閭,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在位19年。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檇李之戰中,被越國大夫靈姑浮揮戈斬落腳趾。

《春秋左傳》記載,闔閭是在從檇李還師的路上:「卒於陘,去檇李七里」。傳說闔閭墓位於虎丘劍池之下,因入葬時夫差把其父生前喜愛的三千柄寶劍作為殉葬品埋在墓中,故名「劍池」。闔閭之子夫差是末代吳王,公元前495年即位。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興兵伐吳,吳國滅亡,夫差拔劍自刎,時年55歲。唐司馬貞《史記索隱》曾這樣描述吳史:「太伯作吳,高讓雄圖。周章受國,別封於虞。壽夢初霸,始用兵車。三子遞立,延陵不居。光既篡位,是稱闔閭。王僚見殺,賊由專諸。夫差輕越,取敗姑蘇。甬東之恥,空慚伍胥。」

虎丘是蘇州的著名歷史遺迹,但虎丘和京杭大運河能聯繫在一起,則緣於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在蘇州擔任刺史的白居易組織百姓鑿河築路,在虎丘山前開通了一條與京杭大運河貫通相連的人工河即山塘河,河長約七里,故有「七里山塘到虎丘」之說。

(原標題:通惠河是「自然河流」嗎)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戚寶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