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粟裕手中的神秘部隊

粟裕手中的神秘部隊

原標題:粟裕手中的神秘部隊



在解放軍的高級指戰員中,粟裕大將可謂「戰功顯赫」。特別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被毛主席譽為戰績最好的部隊。粟裕大將也被毛主席稱為:善打「神仙仗」的「常勝將軍」。粟裕之所以屢打勝仗,是與他高度重視情報工作分不開的。

組建華中軍區司令部情報處


1945年10月至11月組建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的時候,粟裕下令由華中軍區通聯部長兼政委朱誠基負責組建一支技術偵察隊伍。


粟裕對朱誠基交代說:「情報工作是戰爭準備的重要方面,要走在各項準備工作的前面。」在粟裕等人安排下,新四軍軍部抽調人員,統一整編成華中軍區司令部情報處(代號四中隊),朱誠基任處長兼政委。因對敵鬥爭形勢緊迫,四中隊一方面組織現有力量加強對華中敵軍動向的偵聽偵察,一方面抓緊對新人員的培訓和裝備補充。


10月下旬,為了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朱誠基在向粟裕彙報工作時,提出了幹部調訓計劃。粟裕完全同意,並語重心長地對朱誠基說:「希望你大膽工作,快點做出成績來。」在陳丕顯等人支持下,朱誠基從蘇北、蘇中地區選調近百名學員,12月底集中在淮安訓練。譚震林派人通過地下黨從敵占區搞來了一批裝備給四中隊。劉先勝參謀長要求各作戰部隊注意從敵人那裡搜繳情報工作所需要的裝備和資料。

這支隊伍掌握了當時的「高科技」,受到粟裕的特別關注。他們接連破譯了敵人的作戰部署等重要密令,為野戰軍首長掌握敵情,作出正確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蘇中戰役四中隊立奇功


宣泰戰鬥勝利是四中隊首立奇功。


1946年7月初,粟裕根據中央軍委「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再轉至外線」的指示精神,以及華中地區敵我情況,報經中央軍委批准,決定在蘇中地區先打幾仗,予敵以殲滅性的打擊。粟裕要求朱誠基「把同志們緊急動員起來,準備打大仗」。


7月10日,四中隊從可靠渠道獲得了一份重要情報,這是國民黨軍長江北岸第一綏靖區的作戰計劃:以南通、白蒲地區之整編第四十九師北犯如皋;以靖江地區之整編第六十九師第九十九旅、泰興地區之整編第八十三師分兩路先佔領黃橋,再協同整編第四十九師會攻如皋;以泰州地區整編第二十五師第一四八旅東犯姜堰,再會同侵犯如皋之第四十九師合擊海安。預定於7月15日開始同時發起進攻。

隨後,四中隊又偵知了敵整編第八十三師第十九旅有兩個團分別駐守泰興、宣家堡。得報之後,粟裕於當晚8時召開華中野戰軍作戰會議,決定先發制敵,發起蘇中戰役。


宣泰戰鬥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八十三師兩個團另兩個營,生俘敵第五十六團少將團長鍾雄飛等3200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首創殲滅美械裝備的蔣介石嫡系部隊的紀錄。宣泰戰鬥勝利四中隊首立奇功,這給了他們極大的鼓勵。


李堡之戰四中隊又立大功


宣泰、如南戰鬥後,華中野戰軍部隊轉移至海安以東地區休整。8月6日,四中隊偵知:進佔海安之敵分兵東進,整編第六十五師第一一五旅開始由海安向李堡進犯;8月8日,四中隊偵悉敵整編第六十五師將於9日經海安去泰州、黃橋,接替敵整編第二十五師和第九十九旅的防務;10日,四中隊又獲悉敵新七旅將從海安東進,接替第一一五旅在李堡一線的防務;11日晨,四中隊偵悉敵新七旅旅長並未發覺李堡軍情的劇變,仍按原計劃率一個團由海安東進。


8月7日,粟裕獲得四中隊的情報後,致電中共中央和華中分局,報告「殲敵良機已到」,同時建議在淮南的五旅調蘇中參戰,以便集中兵力於主要方向作戰。毛澤東複電同意粟裕的建議。

根據中央軍委指示,華中野戰軍政委譚震林率第五旅和華中軍區特務團到海安參戰。這時,國民黨第一綏靖區正忙於經營一字長蛇陣,頻繁調動部隊。這為華中野戰軍運動殲敵創造了極好的機會。粟裕當機立斷,決定抓住有利戰機,首先尋殲李堡之敵於運動之中。


敵人在李堡孤零零地擺了一個團的兵力。此時,國民黨軍第七旅副旅長田從雲率一個團來接替第一一五旅第三一四團的防務,交防者的電台、電話剛剛拆除,接防者的電台、電話尚未架好。華中野戰軍乘隙突然發起攻擊,國民黨軍猝不及防,陣腳大亂,一夜之間兩個團全部被殲。接著,敵新七旅旅長黃伯光率領的一個團也落入華中野戰軍打援部隊布設的口袋裡,遭到全殲。李堡之戰,歷時20小時,華中野戰軍殲敵一個半旅9000多人,生俘少將旅長金亞安、少將副旅長田從雲。中央發來賀電:「慶祝你們第二次大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小牛魔王 的精彩文章:

外國人問:為什麼中國的崛起讓西方人感到意外?
林彪為何沒有領兵抗美援朝

TAG:小小牛魔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