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人到中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明白自己已經不能做什麼

人到中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明白自己已經不能做什麼


 

請點擊

上面藍色字免費訂閱本賬號!


財經刊


三味文摘

養身術


來源:「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本文轉載已獲原作者授權。



人到中年,越來越明白的不是自己想做什麼,而是自己已經不能做什麼。  




 ——余秋雨




少年時,整個世界都是粉色的。




因為一切都尚未可知,一切皆有可能,心裡想的,是最好的那個結果。




那時候,如同剛抓完了彩票,還沒有開獎。



彩票上的那串數字,在自己腦子裡就是最高的大獎,心裡憧憬的,也都是中大獎後的美好生活。




而人到中年恰如彩票已經公布了一半的號碼,而且偏偏和自己手裡的那張完全對不上號。




所以,眼前的粉色開始漸漸褪去,露出生活的本真。




余秋雨說,人到中年,越來越明白的不是自己想做什麼,而是自己已經不能做什麼。




此言極妙。



因為對於中年人來講,該嘗試的已經嘗試,該見過的已經見過,已經越來越清楚自己手裡的底牌。 




比如,

中年人不能再和年輕人比身體。




年輕人打一宿麻將,第二天仍然精神抖擻地去上班;年輕人爬一天山,就算累得筋疲力盡,睡一覺後仍然陽光燦爛。




但中年人不行,打麻將剛到半夜就哈欠連天,爬到半山腰就氣喘吁吁,最要命的是第二天,好似大病一場,根本就提不起精神。



在運動場上更是如此,年輕人受點傷一瘸一拐,轉眼就能滿血復活,繼續不知疲倦地飛奔,而中年人則可能一個月都沒有辦法再上場,甚至會從此落下病根。




自然規律,真的不能抗拒。




到了中年,身體感覺再好也不能逞強,否則可能會死要面子活受罪,甚至,受了活罪面子還要不來。 




中年人也不應該再和年輕人比理想。




有人說,人生最可悲的兩件事是,中年之前沒有理想,中年之後還有理想。


這簡直能和「天涼好個秋」媲美。




年輕的時候沒有理想固然是沒出息,年紀越來越大還像年輕人一樣春心萌動,也不應該。




中年之後不能再有理想,不是真的讓中年人開始混吃等死,而是指的如果人生最初的理想到了中年還沒有實現,要考慮是不是還需要再堅持下去,該不該換一個更現實的目標。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太多太美好的理想,但沒有實現的居多,這不丟人。



小時候想當一名作家如今卻大字不識,那就別想著當作家了;曾經夢想做健美教練,結果五十多歲了卻肚腩如懷孕八個月的孕婦,那麼趕緊跑跑步鍛煉減肥就好,不用再去想六塊或八塊腹肌;如果混了半輩子還是小職員,趁早打消做大官的夢想,不要再想著有伯樂會相中你這個千里馬,因為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伯樂。




很多事,勉力為之,可能只會自尋煩惱。 




中年人更不要再相信一見鍾情。




一見鍾情當然是美好的情愫,但那專屬於年輕人。




畢竟,一見鍾情是最自然的吸引,而中年人已經不再具有那樣的魅力。




保養得再好的身體,也敵不過青春的氣息,別說普通人,就是電影電視明星們,小鮮肉和老臘肉站在一起的時候,也是高下立現。




如果有人刻意想接近中年的你,肯定是出於身體以外的目的。




就像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吳慧芬向高育良的追問:高小鳳究竟喜歡你哪一點。




她自己也給出了答案:就算你長得帥,也已經老了。她愛的,是你手裡的權力。 




如果人生是一道拋物線,中年正是站在那最高點上,向前看看、向後看看,生活是什麼,已經能一目了然。




中年應該是一杯清淡的下午茶,而不是那瓶濃烈的二鍋頭。




中年人只是比青年人多了一點實際、少了一點盲目,多了一點沉穩、少了一點狂妄。




到了中年,明白自己不能做什麼,才會明白去做什麼,才能真正把生命的滋味活出來。




作者:遺君明珠,時評人,自媒體平台作者。側重於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微信公眾號「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歡迎關注。



向你推薦一個不錯的老闆公眾號


↓↓↓


老闆智慧


商務老闆們的智慧分享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味文摘 的精彩文章:

不好好上學也能成功,但那個人不是你
「唉,我這個薄臉皮自戀者。」

TAG:三味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