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二屆「文獻傳播與歷史研究」研討會綜述

第二屆「文獻傳播與歷史研究」研討會綜述

會議現場圖 本網記者 崔蕊滿/攝

文獻是展示歷史風貌及社會變遷的載體。針對文獻作為載體,研究者不僅應考量其承載的內容,而且文獻本身亦有傳媒特徵,折射了以「文獻」為紐帶所形塑的社會通訊網路、知識共同體及其歷史變遷。安徽大學王天根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輯錄、校勘並考釋」,主要是對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的整理及研究,也涉及中國文獻海外傳播的歷史語境、海外文獻與中國近代史書寫等重大研究議題。2018年8月21至22日,由該項目課題組所在單位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安徽大學學報》編輯部、《安徽史學》編輯部、中國報刊與社會歷史研究所等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文獻傳播與歷史研究」研討會在合肥召開,對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的價值、意義及文獻傳播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社會科學院、安徽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新聞史學會、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河南大學、上海大學、廣西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安徽師範大學、蘇州大學、《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編輯部、《史學月刊》編輯部、《安徽史學》編輯部、天津古籍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等多家高校、科研機構和出版單位等40多位學者與會。

會議開幕式由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姜紅教授主持,安徽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群京教授、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施立業研究員、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陳昌鳳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天曉等出席並致辭。王群京教授指出,文獻研究在文史哲研究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獻傳播」研究則屬歷史學和傳播學等跨學科融合的領域,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能夠以研討會為契機,在這一跨學科研究領域開疆拓土。陳昌鳳教授認為,王天根教授及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開闢了新聞史研究的新領域,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討會在推動傳播學和歷史學共同發展中的重要價值。趙天曉書記提及習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將新聞學、哲學、歷史學、經濟學等專業並列為哲學社會科學的九大支撐學科,肯定歷史研究重要價值的同時,認為歷史學與傳播學等學科交叉互動能更好地推動理論創新;施立業研究員從客觀歷史與文本歷史的角度闡釋了自己對於文獻的理解,從文獻與傳播相結合的角度肯定了文獻考釋研究的價值,對王天根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進行的「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輯錄、校勘並考釋」相關學術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會議圍繞「文獻傳播與歷史研究」及王天根教授學術團隊對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輯錄、校勘、考釋情況彙報的主題展開,共進行一場主題報告與六場學術論文研討。

主題報告環節由王天根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網總編輯羅文東研究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旦教授分別以「媒介革命與信息傳播」、「新聞史研究的百年路徑與未來前瞻」、「作為媒介的史料」為題做了主題報告。羅文東研究員結合近年在中國社科院從事信息化管理、報刊網的編審工作談媒介變革與信息傳播,認為互聯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發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使信息傳播面臨著諸多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對信息傳播也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傳播的理念、方式、手段和機制等亟待改進和創新。陳昌鳳教授從新聞史研究思路範式和方法論等方面概述了新聞史研究的過去與未來,從媒介化社會及科技發展角度分析新聞史研究的來龍去脈,探討了新聞史研究的核心內涵與歷史價值及新聞史的本體論。黃旦教授則深入分析了「史料」同「媒介」的交織關係。

會議研討 本網記者 崔蕊滿/攝

本次研討會有六場學術論文研討,分別圍繞相關的學術專題,以學者報告及專家點評、聽眾自由評論的形式展開。第一場研討以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文獻的研究為中心,由王天根教授及課題組成員高俊聰博士彙報,介紹了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對於研究和解讀中國近代歷史變遷的重要價值。王天根教授從宏觀層面概述了在大不列顛圖書館文獻發掘的經歷,展示了發掘的珍稀文獻,並提出「有必要對傳教士的地位有重新的認識」,呼籲眾多學者能夠為解讀和考釋這些珍稀歷史文獻貢獻力量。高俊聰博士對王天根教授搜獲的晚清重臣鹿傳霖的書信原件進行釋讀,從小處著手,研究地方官員和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交流及人脈資源互動等,繼而探討了學術與政治之間的人脈資源關聯及其對於中國政治文化的影響。評議人南京大學李良玉教授給予了較為客觀中肯的評論,肯定了王天根教授課題組發掘的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的歷史價值,並分享了一些文獻考釋的技術與方法。

第二到第五場研討分別探究了作為載體的史料文獻及傳播途徑、文獻記載與再現地方歷史真相的關係,以及報刊作為文獻載體對於特定歷史事件的研究價值等。廣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院長劉祥學教授以長壽文獻為基礎,分析了嶺南地區的長壽現象,認為「嶺南地區長壽文獻記載的增多,是地方士紳努力改良鄉土形象的結果」,「背後反映的是明清時期,對地方治理觀念的改變」。天津古籍出版社副總編輯楊蓮霞對有關《北洋官報》的副產品稿件來源、發行情況及輿論引導等方面進行了梳理,繼而探討清末官報副產品的內容來源及傳播,其「目的在於分析清末報刊出版人在通內外、通上下、通中西中的民眾動員和社會啟蒙作用」。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郭常英編審主要從具體的史實文獻出發,不斷拓展視野對地方義演活動進行深入探討,分析近代慈善義演文獻及其傳播的有關問題,同時分享了相關的珍稀史料。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徐有威教授基於史料文獻本身研究所蘊含的歷史價值為論述主線,以小三線建設為例討論新中國地方檔案的收集整理等重大國情問題。安徽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朱曉凱教授主要以薛福成日記為藍本,對晚清士大夫媒介素養進行探討。福建師範大學曹丹以歷史事件「徐州突圍」為契機,對有關歷史事件的儀式傳播進行了探討。安徽省社會科學院胡鳳以中國青年記者學會為中心,探究了抗戰時期新聞團體新聞教育。安徽大學歷史系講師曹曦以《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為例,對日據前期台灣教育中的「殖民現代性」作了初步探討。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張朋以民國時期新聞業調查統計文獻為本,探究其背後折射的不同社會主體對新聞業表達關切的不同立場、數據運用和描述的不同方式。合肥學院郭靜老師以報刊作為文獻載體,探討報刊記載歷史文獻的價值,分析了抗戰時期報刊對「七七紀念」的聚焦及輿論動員。此外,安徽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方慧琪、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生張敏和王茜茜提交的論文,聚焦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報刊宣傳文獻及其價值。前者探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及其國內外政局變動語境下,中共在國統區的輿論陣地《新華日報》的應對舉措;後者以《新中華報》、《解放日報》中有關國民黨稱謂使用變化透視國共關係離合及其黨報宣傳策略等。

會議研討 本網記者 崔蕊滿/攝

第六場研討中,南京大學李良玉教授、蘇州大學朱從兵教授和安徽大學王天根教授分別就《關於文獻傳播與史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文獻傳播與歷史研究小議》、《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輯錄、校勘並考釋」研究進展》等主題,同與會者分享歷史文獻研究中的心得體會,並發表了自身有關文獻傳播研究的看法。李良玉教授提出,「一切歷史都是歷史學家解讀史料的結果」,「通過歷史資料的傳播形式、途徑和意義擴大了資料的來源,豐富對歷史現象的認識,提升理解歷史事物和歷史事物的科學水平」。朱從兵教授則從「文獻傳播與歷史研究之間的基本關係」、「珍稀文獻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文獻傳播當中的文化問題」、「文獻傳播對歷史研究影響的雙重悖論」等四個方面進行探討,認為「文獻傳播本身是一個歷史研究的過程,歷史研究的本身就是文獻傳播的行為」。最後王天根教授報告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輯錄、校勘並考釋」研究進展,並做本次會議的總結報告。他指出,「文獻涉及過去與現實的交往,也是歷史與當下的交集。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等層面的交往,而每一代人皆有自己的文獻及其歷史記憶」,「研究文獻不僅僅局限於考析文獻內容,也應當從傳播的角度考量作為傳媒的文獻所勾連的社會網路,探析『文獻』流傳所反映的時代變遷側影」。

(作者:林娜 高俊聰 李銘煜)

原標題:從文獻到文獻傳播:第二屆文獻傳播與歷史研究暨「不列顛圖書館藏中國近代珍稀文獻輯錄、校勘並考釋」研討會綜述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淼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中外專家座談:如何推動中國學術成果走向世界
《經濟評論》2018年第4期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