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美文
09-02
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他的親友在長安。
巴山:指大巴山。
何當:何時。
剪燭:剪掉多餘的燭芯來維持明亮的照明。指促膝夜談。
插圖作者:侯雨含
這是一首充滿著人間溫情的詩歌,短短二十八個字,帶來的卻是人生中一種珍貴的情感體驗。
詩人是收到了家中親友的來信後,才寫這首詩回復的。第一句就交代了寫這首詩的背景,是家中有人寫信來問他何時回去,所以詩人第一句就說你問我何時能回家,我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去,在我身處的巴蜀地帶正下著夜雨,秋天來後,秋雨下個不停,已漲滿了池塘。前兩句是寫自己這邊的狀況。後兩句詩人思緒一下子就跑到了未來,他想像著在哪一天回到了長安家中,和友人或妻子在漫漫夜裡促膝長談,一起剪斷那燃燒了很久的燭芯,直到天明。然後傾訴給你我在巴蜀之地那個下著秋雨的晚上寫這首詩時的心情和感受,也聆聽你給我講述你當時的思緒。
這首詩一問一答,既寫現實之場景,又寫未來之暢想,言淺意深,語短情長。
(鳴謝:上海江東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