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人到中年新陳代謝較青年時期會有所緩慢,血管的功能開始退化,加之生活與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壓力的增大,一些疾病在慢慢的「走近」,加之有些人到了中年以後,運動量也在減少,能量消耗也在減少,如果外面在應酬較多、暴飲暴食、身體很容易發胖,血壓、血脂、血糖就會發生變化,成為一些重大疾病的誘因之一。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所以在30多歲、40出頭的時候,是預防各種疾病的關鍵時期,如果出現以下先兆,應小心「大病」。

先兆1-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

胃部不適、進食後飽脹、常有隱痛、反酸、噯氣、乏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小心是否患得了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疾病

先兆2-腎病

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異常、嗜睡、性慾低下、眼瞼和下肢常水腫、血壓高、同時伴有頭痛、腰酸背痛,要小心腎臟病

先兆3-腦動脈硬化、腦梗死

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飲水時常嗆咳、頭痛、頭昏、眩暈、噁心、嘔吐、最近變得健忘、有時反覆做同一件事,要小心腦動脈硬化、腦梗死

先兆4-風濕性關節病

感覺全身關節發生疼痛,尤其是晨起時關節發硬,並伴有刺痛,活動或按壓關節時有疼痛感並伴有紅、腫、熱等表現,要小心風濕性關節病

先兆5-肝炎、肝癌

食慾減退、腹脹、噁心、嘔吐、易疲倦、肝區隱痛、觸痛,吃一點油膩就感到上腹悶脹、大便沒規律、出現蜘蛛痣和肝掌,要小心肝炎、肝癌

先兆6-心臟病

時常感覺胸痛或胸部不適,上樓時感到心悸、呼吸困難、氣喘、心慌或出現水腫、少尿、昏厥等現象,要小心心臟病

先兆7-支氣管炎擴張、肺結核、肺癌

總是感覺乏力、盜汗、納差,同時出現咳嗽痰多,時而痰中帶有血絲、胸痛,不同程度的胸悶或呼吸困難,要小心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

先兆8-高血壓、腦動脈硬化

常常出現頭暈、頭痛、頸項板緊、注意力不集中、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常為一點小事發火、焦躁不安、精神緊張,要小心高血壓、腦動脈硬化

先兆9-糖尿病、前列腺肥大

出現小便增多、常上廁所、晚上渴或小便頻繁,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淋漓不盡、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無力,小心糖尿病、前列腺肥大

先兆10-脾虛

腹脹、消瘦、乏力、泄瀉或大便先硬後溏便、便秘、食減、水腫等症,要小心脾虛

人到中年,防疾抗老,應做到「4養、1健」

中醫認為血液內養臟腑、外表皮毛筋骨,對於人體來說血液是生命之海。人體從臟腑到肢體各個組織都離不開血液的營養。血液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人到中年要想預防疾患、延緩衰老,就必須重視養血,應做到以下幾點來養血、防疾患、防衰老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1.神養

每天保持心情愉快,保持樂觀的情緒,會使人的壓力減小、增強記憶力,可以把食物變得美味,讓身體更好的吸收營養,間接的增強了身體的抵抗力,可以降低一些疾病的發生,同時還能促進骨骼造血的功能增強起來。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2.睡養

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能讓精力、體力更加的充沛,補充人體的能量、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消除疲勞、保護大腦、增強免疫力、康復機體 、延緩衰老、促進長壽。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3.動養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利於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於提高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同時增強造血的功能。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4.食養

《黃帝內經》提出「五穀為養、五穀助力、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益氣」也就是說以穀類食物滋養人體、動物類食物補益臟腑、蔬菜水果作為副食補充,這樣整個身體就能強壯起來,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戒煙限酒。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中醫認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受傷就會影響營養吸收,身體就會逐漸弱下來,故《脾胃論》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所以人到中年健脾養胃是防疾病抗衰老的根本。

正逢秋季給大家推薦三種健脾胃的食物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1.紅薯

《本草綱目》中記載:「甘薯補虛、健脾開胃」

紅薯中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含糖蛋白、黏液蛋白,可有效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紅薯中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能夠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對脾胃虛弱者有一定好處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2.毛豆

毛豆中含有的植物性蛋白、鉀、鎂、鈣、鐵、維生素B、皂苷、植酸等保健成分

中醫認為毛豆性味甘平,具有健脾除濕、潤燥解毒的作用,適合脾胃虛弱者食用

同時毛豆中膳食纖維含量很高,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利便秘者食用

人到中年,10種「先兆」小心大病,「4養、1健」防疾病、抗衰老

3.糯米

糯米中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可促進食慾

中醫認為糯米性甘平,能夠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者有一定緩解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