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生最苦莫過於生死離別,人死後還能相見嗎?

人生最苦莫過於生死離別,人死後還能相見嗎?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的苦難,所以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人生很苦,不過,如果沒有苦難,又何來幸福呢?在人生眾多的苦之中,最苦莫過於生死離別了,和自己所愛的人天人永隔,從此不能相見,不能相訴,這種心境,外人只能體會萬一,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夠切身體會,而且這種苦是所有人都會經歷的。人們不希望死去,也不希望自己所愛的人死去,所以人們希望能夠永生不老,然而永生不老太過縹緲,所以人們則寄希望於死後的世界,希望人死後並不會徹底的消亡,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再與親人相見,這可能嗎?

所謂人死如燈滅,從人體死亡的那一刻起,人體的新陳代謝就停止了,身體的器官不再活動,當然也包括指揮一切的大腦,大腦不再活動,藉由大腦活動所產生的意識自然也就不復存在,失去了思維和意識,一個人可以說就徹徹底底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你不再能夠與這個人產生任何的交流,你所言所語,這個人也不會再聽到。有人認為,意識並不是由大腦產生的,世界上存在著一種叫做靈魂的東西,死後會去往另一個世界。這是一種美好的暢想,卻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支持。因為這裡面有幾個問題。

第一,失去身體的意識或者靈魂,通過什麼途徑來獲取能量呢?沒有能量,如何能夠恆久存在下去呢?第二,不符合熵增原理,系統內部的事物全部遵循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人也是如此,從生到死,如果說一個人死後會變為能夠穿梭時空的靈魂,則違背了熵增定理。第三,如果靈魂能夠聽到看到,那麼人體則無需進化出眼睛和耳朵,重複的器官會退化消失是基本的生物學原理。這種生硬的科學論調會讓人感到絕望。因為人們太過希望能夠與逝去的摯愛再次相見。其實,這也並不是不可能,因為他們從來也沒有離開。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生不滅的,從宇宙誕生開始,我們就已經存在於這個宇宙之中,以後也不會從宇宙中消失。因為組成所有物體的基本單位都是粒子,人體也不例外,而這些粒子從宇宙誕生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只是後來,無數的粒子組成了我們的身體和器官,這些粒子可能是來源於曾經的一石一木,也可能是來源於一顆已經死去的恆星。而當我們最終死去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又會重新變為粒子,這些粒子會重新成為某些物體的一部分,也許一棵樹中有曾經組成我們的粒子,一塊石頭上有曾經組成我們的粒子。

也許我們身體上的某個粒子會重新組成另外的一個生命,或是人,或是其它的動物。總之,它們不會消失。如果從這一個角度來看,那麼人死後,我們仍然能夠與之相見,只是我們並不知道那就是我們的親人,也不再能夠跟他進行言語交流。不過這仍然是一個令人覺得溫暖的事情,讓我們大開腦洞,試想一下,我們每天早晚使用的那把牙刷之中可能就有來自於我們逝去親人的粒子,其實,他們每天都在陪伴著我們,只不過我們不能自知而已。即使是這樣,我們也已經感到溫暖和滿足了。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