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塔莎奶奶:你怎麼花時間,決定了你一生的幸福

塔莎奶奶:你怎麼花時間,決定了你一生的幸福






拾遺物語


     

對於身處的現況,人們常怪罪於時運。然而,成功是屬於那些主動尋找自己想要的環境,要是遍尋不著,就自己創造的人。    


                                             ——蕭伯納 












2008年6月18日,


全世界上千萬人的心都碎了。


什麼原因呢?


因為她們的偶像——


92歲高齡的塔莎·杜朵,


在這一天與世長辭,


永遠離開了她親手打造的童話世界。


讀過塔莎的人,


一定會驚嘆:


「哇,世上竟真有這樣的人存在。」


然後心底發出小小的聲音:


「我也想過她那樣的生活。」







▲ 塔莎和哥哥  


塔莎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這要從她的童年說起。


1915年,塔莎出生在波士頓一個名流家庭,

她家裡有多牛?


爸爸是飛機和遊艇設計師,


還開了一個製造工廠,


自己設計,自己製造,可以說酷斃了。


媽媽是一位肖像畫家,

渾身每根汗毛都散發藝術氣息。


你知道塔莎父母的「朋友圈」都是哪些人嗎?


全都是世界級大咖——


愛默生、梭羅會到塔莎家喝下午茶,


馬克·吐溫會到塔莎家敘舊,


富勒和塔莎父親一起設計汽車,


愛因斯坦和父親會在牆壁上算數。


Oh my god!所有人都覺得,


塔莎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


未來也一定會是名流之一吧。








▲ 塔莎和父親  


然而,塔莎卻讓大家「大失所望」。


她從小不愛華麗世界,


不愛上流社會的交際,


更嚮往大自然和鄉下的田園風光。


塔莎生日,


父母問她,你想要什麼禮物?


塔莎想也沒想,


就說:我想餵養一頭牛。


要知道,那時的塔莎才幾歲,


想要的竟然不是玩具,不是零食,


而是一頭牛。


這讓父母和哥哥都哈哈大笑。


不過後來事實證明,


塔莎是個幸福的人——


因為她從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塔莎人生的一大轉變,


是從她9歲時開始的。


那時家境開始衰落,


父母也因種種原因而離婚。


母親開始正式在紐約從事繪畫工作,


塔莎便被安置在父母的一位朋友家。


如果你覺得這是悲劇的開始,


那你就錯了。


父母的朋友「葛溫阿姨」家位於鄉村,


家庭風氣非常自由,


塔莎經常和附近的女孩組成「女團」,


爬樹摘果子,


給牲畜擠奶,


到農場幫忙幹活,


閱讀各種書籍,


就像一隻小鳥,徹底放飛了自我。


以至於塔莎跟媽媽通訊時說:


「我太喜歡鄉村生活了!」








後來,塔莎寄宿在學校,


她就像一隻鳥,


又重新被關在籠子里。


學習生活越是壓抑,


她就越嚮往19世紀的田園生活。


她從不剪頭髮,


穿復古長裙,


還常拿著畫板對著窗外的花草畫畫,


為此同學們都嘲笑她是個「怪人」。


甚至母親和哥哥都反對她;


「你為什麼不去交際呢?」


「你認為你的畫很出彩嗎?」


言語之間,滿是失望。


但塔莎心底似乎很篤定——


我就想按我喜歡的方式生活。








「我就想按我喜歡的方式生活」,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幾乎是塔莎未來一生的寫照。


15歲時,塔莎決定退學,


開始一個人生活。


你可能會擔心,


那麼小的女孩一個人怎麼生活呢?


但擔心都是多餘的,


「我喜歡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即使說我任性也沒關係。」


她養雞、養牛,


過起了夢想的鄉村生活。


她還自製餅乾、麵包拿到集市上賣,


再用賺來的錢購置復古的服飾。


閑暇時間,她常常給書本畫插畫自娛,


有時還會自己寫點小故事,為文字配圖。


母親偶然看到她書本上的插畫,


頓時覺得自己的女兒「有救了」,


便鼓勵她,做一名插畫家吧!


也正是這句話,


點燃了塔莎繪畫的信心。








接下來幾年,


塔莎就這樣過著自在的鄉村生活,


養牛、養雞,


製作玩偶,創作繪本。


不在乎別人怎麼說,


只在乎自己過得是否快樂。


在23歲時,


塔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她和丈夫生活在一個老舊農場里,


並生育了四個孩子(兩男兩女)。


但生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條件十分艱苦:


沒有電,沒有水,一切全靠人力。


丈夫製作銷售乳酪和黃油補貼家用,


塔莎則每日早起,照顧孩子,


餵養家禽,擺弄花園,


當起了名副其實的「家庭主婦」。





很多人深感惋惜:


好好的大家閨秀,


為何就甘願在農村當家庭主婦呢?


塔莎呵呵一笑,


只用一句話霸氣回應。


「我很喜歡做家務。 


無論是洗、燙衣服,


還是烹飪或洗碗。


在填寫問卷的職業欄時, 


我總會寫下『主婦』二字。 


主婦可是個偉大的職業呢。 


沒什麼可羞怯的對吧。 


身為主婦並不代表無法鑽研學問。 


還是可以一邊熬著果醬,


一邊閱讀莎士比亞。」








你以為塔莎就只是一個家庭主婦嗎?


那你就真的小瞧她了。


就在塔莎剛結婚那年,


她送給丈夫的侄子一份聖誕禮物,


名字叫:Pumpkin Moonshine(南瓜月光),


是塔莎一點一滴勾勒的繪本。


令塔莎萬萬沒想到的是,


這個繪本竟被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其清新脫俗的插畫,


美妙的故事,


一下吸引了無數讀者。


明明只是自己的一個愛好,


卻受到大眾認可和喜愛,


也恰恰印證了塔莎最喜歡的一句話:


「帶著自信朝著夢想前進,


只要努力實現自己想要的人生,


總有一天會有意想不到的成功。」


這句話出自梭羅之口。








▲ 塔莎作品之一  


自從《南瓜月光》出版後,


塔莎便一直筆耕不輟。


1939年出版《Alexander the Cander》,


1940 年出版《The Country Fair》,


1941 年出版《Snow Before Christmas》,


1947年出版《A Child"s Garden of Verses》,


1950 年出版《The Doll"s Christmas》,


……


每一本都深受大眾喜愛。


塔莎的插畫大多來源於自然,


「我從不對著照片畫畫,


身邊的花、草、動物就是我最好的『模特』。」


就這樣,塔莎一邊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


一邊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


幸福不言而喻。


直到1957年,


42歲的塔莎出版了一本名為《1 Is One》的繪本,


一舉獲得凱迪克大獎。


凱迪克獎是什麼概念?


堪稱繪本界的「奧斯卡」,


可以說是對一個插畫家的最高讚譽。


一邊做家庭主婦,


一邊創造自己的事業,


塔莎一定是最好的範本。


而這一切,都源於兩個字:熱愛。








馬克?吐溫曾說,


「我們就像月亮一樣,都有不為認知的黑暗面。」


生活也一樣,


並不只有明亮,也有暗淡無光的一面。


比如,婚姻。


獲獎後,塔莎便將版稅收入用於購置「新房」。


說是新房,


其實是一處更偏遠,更鄉村的農舍。


塔莎很享受這種鄉村的樂趣:


種花,種菜,養牲畜……


「這些年來,


一直伴隨我生活的植物們,


每年只要看到它們發新芽,


並開始綻放出花朵時,


我就會喜悅萬分,


有種和老朋友重逢的感覺。


無論何時,總有事情可做,


我喜歡被大自然包圍,


被『美』的事物包圍。」


但丈夫卻不覺得這是享受,


於是兩人於1961年離婚,


塔莎靠作畫養育孩子,


而丈夫在3年後病逝。


「在做家務時,


我偶爾也會想起往事,


但既然是往事,也不必過於感慨。


我會想想睡蓮,


睡蓮總能讓我鬱悶的心情再度明朗。」





拾 壹





「不管你現在多大年紀,


生活其實有無限可能!


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


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在孩子們都長大成人後,


56歲的塔莎,


又一次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


她用版稅在佛蒙特州購置了一大片荒地,


在大兒子的幫助下,


親自構築19世紀30年代的農舍。


在房子周圍打造花園:


種滿牡丹、鬱金香、玫瑰等上百種花。


還從原先的住處運來蘋果樹。


建起池塘,種滿了睡蓮。


養了山羊、柯基犬、公雞……


自己種土豆、蔬菜,


穿著19世紀復古的長裙,


頭上系著優雅的頭巾,


一個人過起了夢想中的田園生活。





就這樣過了30年,


已經年過八旬的塔莎,


被攝影師理查德·布朗用鏡頭記錄下來,


頓時感動了全世界上千萬的人,


更是在日本被評為「最受憧憬的女性」。


那麼,塔莎到底有怎樣迷人的生活哲學呢?




拾 貳





第一,用知足的心來過生活。


我們總是在得到一樣東西後,


又奢望得到另一樣東西。


就像很多人,


月薪5000的時候渴望月薪10000,


可真正有了10000,


又覺得太少,又想要20000。


於是我們總是看著詩和遠方,


卻忘了當下最實在的生活。


所以我很認同塔莎的看法:


「生命如此短暫,


你都做不完所有可以成就之事。


想要獲得幸福,


就是心靈的充實吧。


我滿足於身旁的任何事物,


無論是屋子、庭院、動物或是天氣,


佛蒙特的一切都令我滿足。」


與其瞭望遠方,


不如珍視眼前的幸福。




拾 叄





第二,生活再平凡,也別忘了儀式感。


塔莎是很注重儀式感的人。


聖誕來臨前,


會親手製作聖誕樹,


蠟燭、手套、燈飾,全都手作。


「參加婚禮或夏日慶典,


我會為所有出席的孩子們編雛菊花冠。」


生日時,要穿上特殊的禮服。


還有個雷打不動的儀式是,


每天都要享受下午茶,


「無論多忙,4點半一到,


就是下午茶時間。


尤其是在特別忙碌時,


下午茶有助於放鬆的啊。


要以輕鬆閑適的心情,


享受談話的樂趣。」




拾 肆





▲ 塔莎製作的貓頭鷹  


第三,創造你生活的樂趣。


英國作家蕭伯納曾說,


「只有年少時擁有年輕,


是件可惜的事。」


塔莎一生都保持著她的童真童趣,


她會給自己喜愛的動物或植物取名兒:


她給毛地黃取名為「狐狸的手套」,


給矮腳雞取名為「哈莫尼」,


給柯基犬取名為「歐文」,


給山羊餵食的時候會叫它們「姑娘們」。


不僅如此,


她還會製作各種木偶,


她製作的貓頭鷹有多逼真?


放到樹上蟲子都不敢靠近。


還創作了「麻雀郵局」,


通過這個郵局與玩偶交換信件,


藉此和孩子們共享生活樂趣。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


生活有了樂趣才叫生活,


不然只能叫生存。




拾 伍





第四,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值得耗費時間和精力。


你知道縫一件襯衫需要多久嗎?


至少需要一年。


「從播種開始,


一直到做出襯衫為止這過程,


我有全程親力親為的經驗哦。


種植亞麻、收成後紡成麻線、將它染色,


然後織成格狀花紋布,


最後,幫哥哥縫了件襯衫呢。


那一刻,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瞬間啊。」


你知道塔莎的花園花了多少時間嗎?


整整30年。


不僅如此,


塔莎從不懈怠每一頓餐食,


不管多晚,都要用最新鮮的食材烹飪美味:


藍莓鬆餅,草莓派,土豆都是她的最愛。


「錢可以儲存,而時間是不能儲存的。


你怎麼花時間,決定了你一生的幸福。」




拾 陸





第五,人應該最大限度享受生活的一切。


我們總是不習慣享受那些美好的事物。


傢具買了一年了,


保護膜還沒捨得撕掉;


買的很貴的裙子,


只穿了兩次就掛衣櫃捨不得穿;


買的微波爐,


一定要等到搬新家才捨得用。


其實,我們都少了份塔莎的洒脫:


「這個像古董一樣的餐具,


已經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繼續使用的話,


總有損壞的可能,


但如果把它收進箱子,


從此都看不到的話,也頗沒意思。


所以,即使是有150年以上歷史的衣服,


我也會穿在身上。


收藏家知道了,或許會臉色發白吧。


不過,既然有緣擁有一件物品,


為什麼不好好享用它呢?


一生如此短暫啊,


怎能不盡情享受它哩。」




拾 柒





塔莎的孩子曾問她,


你的一生一定很辛苦吧?


她答,完全沒那回事,


「我一直都以度假的心情度過每天、每分、每秒。」


其實,我們之所以憧憬塔莎的生活,


是因為她就是那個我們渴望實現卻未能實現的自己。


人生短暫,


最難得的無非三點:


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用度假的心情度過人生。






· 有一種愛叫點贊 ·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台。


法律顧問 | 重慶沁山律師事務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遺 的精彩文章:

細緻到變態的日本人:搬個行李都能爆紅網路...
自由,是很貴的

TAG: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