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跆拳道課,究竟讓孩子學到了什麼?
一節跆拳道課,
究竟教會了孩子什麼?
跆拳道教練可能會「滔滔不絕」地告訴你
1、 見到教練、前輩行禮是禮貌;
2、 把換下來的衣服、鞋子放好是整潔;
3、換上統一的道服,帶上護具是安全;
4、上課認真訓練是負責的表現;
5、課後把護具、墊子物歸原處是秩序;
6、擦汗的紙巾拿走丟掉是衛生;
7、去擁抱今天送你上學、接你放學的人是感恩
......
無外乎是打招呼、放物品、丟垃圾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卻體現著跆拳道教育的精神和跆拳道教練的智慧與用心。
因為教練知道,練跆拳道的孩子要的不止是身強體健,還要修道德品行。
因為教練知道,堅守最普通道德的人,才可能根植紮實的品行,日積月累融入生活,成為一個真正有教養的孩子,有修養的跆拳道人。
每一個好孩子都是教育的結果,而很多良好的教養,其實都是從讓孩子懂規矩、守規矩中開始的。
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堂跆拳道培訓課究竟教會了孩子哪些規矩?
1
自我保護意識
進入道館學習,教練會強調安全意識。
比如:訓練前要先熱身,包括步伐訓練和壓腿訓練,還有腳踝力量訓練,這些熱身運動可以防止學員在後面的練習中受傷。
跆拳道訓練安全注意事項中還少不了訓練後的放鬆活動,因為這時候人體的各項生理機能還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所以要把這個高水平調整到正常水平就要通過一些合理的放鬆運動來消除疲勞,讓肌肉的疼痛得到緩解。
2
美與規範禮儀的培養
練跆拳道的孩子在課堂上要穿統一道服、一律光腳。
很多運動對於服裝都是有要求的,跆拳道也是這樣。道服上下寬鬆,便於肢體舒展,這是出於安全的考慮。此外,跆拳道服採用白色,代表著公正、純潔、端正、正直。穿上白色的道服,會不由自主的控制自己的言行,就像學校的校服、單位的制服,這是一種規範,體現一種自我的管理。
所以,孩子學習跆拳道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培養審美與規範禮儀的過程。
3
遵守課堂秩序
秩序井然的課堂,能讓教學環節有序推進,能讓教學目標順利達成,所以對新入學的孩子,老師會在第一堂課「定規矩」。
比如,不在教室吃零食、下課上廁所要換生活鞋,準時上課不遲到……秩序滲透在跆拳道教學的方方面面,老師以身作則,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懂規矩、守秩序的好習慣。
4
堅持練習
關於學跆拳道,有句話這樣說:「一日不練自己知道,兩日不練教練知道、三日不練人人知道」強調了跆拳道學習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跆拳道訓練的確辛苦,但也正是這份辛苦磨鍊了孩子的毅力和合理規劃時間的能力,這是做任何事情想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質。


※全世界都在表白教練,我怎麼可以拖後腿!
※孩子練習跆拳道,吃的是苦,磨的是志!
TAG:跆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