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個老太婆向十幾個國家宣戰,差點讓中國失去100萬平方公里領土

有個老太婆向十幾個國家宣戰,差點讓中國失去100萬平方公里領土

在洋務運動時期,慈禧太后還是支持洋務運動的,並不反對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在西方列強看來,她還是一個開明的老太婆,但是,自1898年開始,慈禧太后與西方列強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甚至到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她還愚蠢的作出了向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日本、俄國等十一個國家宣戰的顢頇舉動,同時向十幾個國家宣戰,這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宣戰行為,在世界歷史上也十分罕見,因為,很少有一個國家會在一天之內會同時向十幾個國家宣戰,無論這個國家有多強大,也無法同時與十幾個國家的軍隊公開決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日本也是逐次向各國宣戰的,即使是在一天之內向多個國家進行宣戰,那也只是一種形式,在實際的對抗過程中,步驟是一步一步展開的。

俄國人的地圖,清朝已經喪失了很多領土

慈禧太后在同治、光緒年間,能夠穩定政局,擺平地方督撫,並帶領內憂外患的清朝走向一個所謂的「同光中興」,表明慈禧本人還是有一些治國的才能的,那麼,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為何會作出同時向十一國宣戰的魯莽舉動呢?這就不得不從戊戌變法說起。

荷蘭人繪製的慈禧太后畫像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光緒皇帝主導了一場短暫的維新變法運動,這場維新變法運動被稱為「戊戌變法」,慈禧太后在一開始對戊戌變法是持默許態度的,並不反對變法,光緒皇帝在此期間頒布的許多措施,實際上都請示了慈禧太后,如果沒有慈禧太后的默許,一個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是不可能主導這場變法的,然而,在這場變法中,光緒皇帝以及他周圍的帝黨成員卻想藉助變法來除掉慈禧太后,這引起了慈禧太后和後黨成員的警惕,與此同時,由於光緒皇帝以及一些變法派官員比較年輕,並無多少政治經驗,對於變法急於求成,舉措失當,甚至提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主張,比如提出了建立所謂「中日美英合邦」的計劃,想邀請日本人伊藤博文、英國人李提摩太主持清政府的財政、軍事、外交等事務,山東道監察御史宋伯魯上書光緒皇帝說:「渠(李提摩太)之來也,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

光緒皇帝畫像

1898年9月20日,光緒皇帝與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進行了秘密交談,這引起慈禧太后的極為不滿,而且此時又風聞光緒皇帝要發動政變,軟禁慈禧,慈禧太后害怕自己被光緒皇帝軟禁,再加上清廷內部保守派官員擔心「中日美英合邦」的計劃,會導致中國被英國和日本瓜分,於是,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臨朝稱制,囚禁了光緒皇帝,重新掌權。

慈禧臨朝稱制以後,變法派官員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和康廣仁被斬殺於菜市口,其他官員,有的遭到了貶斥,有的則被流放,至此,慈禧太后周圍的保守派官員得勢,慈禧太后本人也一改過去支持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開明形象,轉而變得更加保守,而光緒皇帝在列強的心目中則仍然是一個開明君主的形象,對於列強支持光緒皇帝的態度,慈禧太后非常反感,尤其是在己亥建儲的過程中,慈禧太后與西方列強之間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銳,所謂己亥建儲,就是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身體不適為由,欲為其確立繼承人,表面上看是建儲,實際上則是廢黜光緒皇帝,這遭到全國上下的反對,慈禧太后欲立新君的舉動可能使大清帝國因皇位繼承問題而陷入內亂。

以此同時,慈禧廢黜光緒皇帝的舉動也遭到了各國公使的反對,他們不希望慈禧太后廢黜光緒皇帝。

1900年1月24日,慈禧太后召見載漪(光緒皇帝的堂兄弟)15歲的兒子溥儁入宮,冊立其為大阿哥,由於自雍正皇帝以來,清朝實行的是秘密立儲制,皇帝在生前一般不立太子,為了不違背祖制,慈禧冊立溥儁為大阿哥,實則是為光緒皇帝立太子,此舉不僅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各國公使也拒絕承認溥儁的大阿哥地位,各國公使的態度,使得慈禧太后與載漪父子對各國公使極為反感。

溥儁

1899年,山東、直隸等地又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反抗外國侵略的愛國運動,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那就是盲目排外,仇視西方現代工業文明,義和團運動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得到了清廷內部的一些官員和士大夫的同情與支持,義和團運動爆發以後,清廷內部只有原先的洋務派官員比較理性,比如袁世凱、李鴻章等人,但是,此時,務實派官員已經失勢,取而代之的就是守舊親貴以及與守舊親貴結合的清流派官員,所以,當義和團宣稱「神力護體」、「刀槍不入」之說時,慈禧太后雖然不怎麼相信,但在這種形勢之下,也不得不承認義和團「民氣可用」,義和團在得到清廷的支持以後,迅速在北京、天津一帶發展壯大,義和團在京津一帶經常衝擊外國教堂和使館區,從而引發了西方列強聯合出兵進行干涉的軍事行動,這就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在紫禁城的美國海軍陸戰隊

西方列強對義和團運動進行干涉時,清廷內部仍然有務實派官員提出應該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問題,但是,載漪為了讓他的兒子溥儁早日登基做皇帝,極力調撥慈禧太后與西方列強之間的關係,此時,朝廷內部又流傳各國公使欲逼慈禧退位的假消息,保守派官員遂將慈禧太后與各國公使之間的矛盾推向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慈禧太后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遂利用義和團,決定大張旗鼓地對付西方列強。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的名義向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日本、俄國、奧匈帝國、西班牙等十一個國家宣戰,當然,這場戰爭的結果可想而知,清軍和義和團憑藉落後的武器裝備無論如何也是抵擋不住列強的聯合入侵的,後來,義和團運動被鎮壓了,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簽訂現場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歷史上賠款數目最多,最喪權辱國的一個不平等條約,賠款數目達4.5億兩白銀,當時中國的人口約有4.5億,相當於每人均攤1兩白銀的的賠款,加上需要支付的利息,賠款數額更是高達9億多兩,分39年還清,而當時清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才不過1億兩,一直到了1938年,中國還在向一些國家支付《辛丑條約》的賠款,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國家提前放棄了賠款或免除了部分賠款,截止到1938年,中國向列強一共支付了6億5千多萬兩白銀的賠款。

《辛丑條約》允許外國軍隊在北京至山海關沿線的十幾個戰略要地駐紮軍隊的規定,為後來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提供了便利,日本人挑起盧溝橋事變之前,並不需要從日本列島調集軍隊渡海而來,中國的北京周圍已經駐紮有大量的日軍了。

俄國人繪製的中東鐵路的線路圖

在《辛丑條約》簽訂以後,中國還險些喪失了東三省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註:中國東北地區的面積大約是100多萬平方公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俄國人以義和團破壞鐵路為借口,出動17萬軍隊兵分數路,佔領了我國東北地區的各個戰略要地,1901年,俄國軍隊本應分批撤離東北,但是,俄國人拒絕撤兵,如果沙皇俄國一直拒絕從我國的東北地區撤兵,那麼,東三省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很有可能喪失,因此,在達成《辛丑條約》這一屈辱的協議之後,中國又面臨著新的危機,經過艱苦的談判,1902年4月8日,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終於簽訂了《交收東三省條約》,在清政府答應了俄國人苛刻的條件之下,沙皇俄國同意分三期從中國的東地區撤兵,第一期撤兵行動如約完成,但是,到了第二期撤兵行動應該履行時,俄國人違背了先前的承諾,拒不撤軍,俄國人此舉遭到了中國全國上下的強烈反對,但是,清政府卻無法使用武力驅逐俄國軍隊。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人在旅順的作戰圖

俄國人在中國東北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使得日俄之間的矛盾激化,終於在1904年爆發了日俄戰爭,日俄戰爭以俄國人的戰敗而告終,此後,日俄兩國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達到了均衡的狀態。

日俄戰爭時期,日本人在客觀上幫了清政府一個忙,遏制了俄國人在中國東北的侵略活動,但是,此後,日本人又開始在中國東北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為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發生埋下了禍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飛說史 的精彩文章:

北京突發一場大暴雨,故宮城牆坍塌了130米,天安門前水深超過1米
中國一次特大洪水,300萬人死亡,1億災民,災後還遭到外敵大肆入侵

TAG:騰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