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南懷瑾老師:中國數千年文化精神,足可補救現代物質文明的缺陷

南懷瑾老師:中國數千年文化精神,足可補救現代物質文明的缺陷

南 師 國 學 堂

國學經典,從這裡開始

 


 

南師說

 




【懷師箴言】吾輩不避艱辛,不畏挫折,為融會交流東西方文化思想,為復興中國學術文化而創此園地,固然明知故犯,實亦不忍坐視人類世界自罹浩劫;而中國累積數千年的文化精神,足可補救物質文明的缺陷者,亦將隨浮薄濁亂的世風劇變而沉淪也。




《人文世界》雜誌創刊詞


南懷瑾先生


 


新辦刊物,循例須有創刊詞,宣明其宗旨、目的、內容、風格,與讀者作者的共同需要、共同興趣,冀以引起共鳴與支持。當今世界,傳播事業,如風起雲湧,一般知識的普及,幾已無須藉文字幫助。新聞報章,行將漸趨落伍;何況此時此地,雜誌刊物的流行,到處可見,創刊皆有詞,且皆文章華麗,構思精闢,再復侈言文化學術,宣稱為中國文化而努力,為東西方文化交流而服務,不是流為口號,即是成為具文,多加一本刊物,多增一堆廢紙而已。

而吾輩不避艱辛,不畏挫折,為融會交流東西方文化思想,為復興中國學術文化而創此園地,固然明知故犯,實亦不忍坐視人類世界自罹浩劫;而中國累積數千年的文化精神,足可補救物質文明的缺陷者,亦將隨浮薄濁亂的世風劇變而沉淪也。


 


然東西方的文化學術,百緒千端,整理已經為難,欲窮源溯往,力求正本而開展新機,談何容易?

況今日世界,新迷於科學文明的瘋狂,久困於精神意境的貧病,東西文化學術,幾已陷于思想癱瘓的境界

,徒藉平白之身,言不足以動聽,名不足以驚眾,思欲振聾發聵,挾泰山以超北海,適見其不知自量。雖然,學術文化,追根窮柢,莫不基於人類的思想而來,而

一般人思想的蔽錮,多由於物質慾望的蒙蔽,知識分子思想的停塞,多由於主觀成見的阻礙;如能打通物質慾望的坎限,進向精神升華的領域,泯除主觀的成見,竅開停塞的大道,萬一有助於人類、世界、國家、民族者,亦足以告慰安心,庶幾對於人類社會,薄有交代,便可長揖世間,身隨物化而無遺憾於虛生矣。


 


然而文化學術,事非憑空虛構,心藉歷史時代的潮流而運成其際會。自十九世紀以迄於今,西方文化學術的風潮,波瀾壯闊,夾泥沙玉石滾滾而來。初則突破東方各國傳統保守的藩籬,挹注西方學術的新思潮,促成歷史文化的變亂;繼之,由西方工商業革命與經濟的影響,隨同唯心哲學與唯物哲學的衝擊,匯成各國政治思想的爭變,擴而充之,形成國際間思想戰的壁壘。基於唯心思想的宗教與哲學,以及

人類社會應有的人倫道德,社會秩序,人生哲學,與今後自然科學發展結果的新趨向、新境界,

既遭人類歷史的大勢所趨而破坏於前,又無新的思想學術,可與科學會師而整建於後。雖舉世界皆知其弊病日深,而乏救時的良藥;物質文明愈趨進步,精神思想愈加頹喪,方今人文思想,更無新的指標可以導致人類消弭亂源,幾已至於真空狀態。

後起之秀的一代青年,統皆感受現實的困擾而陷於緊張、恐怖、冷酷、鬥狠的境地,於是造成本世紀的末期,盡為鎮定劑與麻醉藥品的時代,前因後果,栗然可懼。


 


本刊創辦,實欲藉此園地,溫故知新,集思廣智,希望對此渾沌世界,罅開人文思想的曙光,或者彙集涓滴的精思而益成智海,或者融通古今中外的精華而沛注慧學,皆有待於今後的精誠從事,與各界的上吝匡正。


 


〔一九七一年五月,台北〕


 


——《中國文化泛言》






——以上篇幅,皆選自《南懷瑾選集》,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辨玄旨,請閱原書。






@編輯| 南師國學堂


@圖片|來

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同修|公眾號平台已開通留言功能,


歡迎同修師兄

在文章底部

留言評論,也讓我們做的更好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 

南師國學堂 

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師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鬼月來臨,這些風俗和禁忌你一定要知道,平安過鬼月!

TAG:南師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