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哥拉一塊飛地,為何差點把兩個剛果堵成內陸國?

安哥拉一塊飛地,為何差點把兩個剛果堵成內陸國?

原標題:安哥拉一塊飛地,為何差點把兩個剛果堵成內陸國?


「飛地」的概念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是一個地區隸屬於某個行政主體管轄,卻不與之毗鄰的狀況。比如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完全夾在波蘭、白俄羅斯和立陶宛之間,與俄羅斯本土毫不相連。然而在非洲大地上也有這麼一塊飛地,不僅是本國的經濟中心,還捎帶把鄰國差點擠兌成了內陸國,這片地區就是安哥拉的卡賓達。


非洲殖民地獨立浪潮開始之後,法屬剛果和比屬剛果分別獨立,就是如今的剛果(布)和剛果(金),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葡屬剛果。古時候剛果河流域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剛果王國」,法國人和比利時人逆剛果河而上逐漸控制了河西和河東的大片土地,這便是兩個剛果的前身。而在海洋上馳騁了數百年的葡萄牙則搶佔了剛果河口的卡賓達,也就是葡屬剛果。



安哥拉位於剛果以南,這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家,但也沒能逃過西方人的殖民掠奪。1475年葡萄牙憑藉幾百名士兵便攻陷了整個安哥拉,後來安哥拉與卡賓達一起構成了葡屬西非的一部分,但這兩塊殖民地之間卻並沒有任何隸屬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列強的勢力開始從非洲撤出,葡屬剛果本來打算成立「卡賓達共和國」,但先人一步的安哥拉卻忽然派出軍隊進入卡賓達,宣布其為安哥拉的一個省。


卡賓達人自然各種不服,心想我和你既不是一個民族,歷史上也並無瓜葛,雖然之前被同一個老大壓制,但獨立後我怎麼成了你的一個省?而道理雖是這個道理,可在實際過程中軍隊才是資本,實力決定話語權。安哥拉麵積近125萬平方公里,人口2800多萬,相比之下卡賓達只有剛果河口的區區七千多平方公里,人口還不到安哥拉的百分之一,這仗怎麼打?於是心有不甘的卡賓達人只能到鄰國首都金沙薩組織流亡政府。



卡賓達瀕臨大西洋,正是因為有了卡賓達的存在,剛果(金)的出海口險些被堵死。很難想像這個非洲大地上僅次於阿爾及利亞的面積第二大國竟然只有區區37公里的海岸線,如果卡賓達和安哥拉連成一體,剛果(金)還真成了內陸國。


論經濟發展,非洲國家確實不行,但論自然資源,世界無出其右。安哥拉是石油、天然氣儲量巨豐富的國家,而卡賓達就佔到安哥拉油氣出口的一半以上,卡賓達市更是安哥拉共和國的第二大城市,全國經濟中心。在這種情況下,安哥拉怎麼可能允許卡賓達這塊飛地「飛」走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佛山原是南海縣的一個鎮,如今南海縣成了佛山的一個區
北京的飛地雙河農場,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境內,超1000公里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