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人持幣掃蕩世界獨孤求敗

中國人持幣掃蕩世界獨孤求敗

原標題:中國人持幣掃蕩世界獨孤求敗


穿過海市蜃樓,一切回歸簡單。



來源:摩登中產


真實的世界,在海市蜃樓另外一側。


1999年,美國拉斯維加斯大道邊的廣場上,新建了一組特殊雕像。


唐僧高騎龍馬,悟空舉目遠眺,八戒和沙僧緊緊跟隨,神色匆匆。


雕像討好附近華人,也暗藏寓意:歡迎中國人千里取經,取經,諧音取金。


然而,千里取金的終歸少數,千里送金的大有人在。


2000年後,前往拉斯維加斯的中國遊客逐年暴增,家家賭場都聘用了華人經理。


每逢周末,臨近的洛杉磯都會發出「周末發財團」,大巴車滿載中國人,歡呼著衝進賭場。


他們成為賭場最歡迎的豪客,玩性大,出手闊,輸贏不惱火,而且常會買空賭場商店的奢侈品。


千禧年波詭雲譎,新世紀章節尚未展開,但中國人一夜間就成為購買力代名詞。


2001年,新周刊寫了篇報道叫《忽然中產》。

文中說,中產概念彷彿一夜降臨,「它激活了中國人對於未來生活的夢想」。


最初,那個夢想只有簡單輪廓。


國人剛剛掙脫八九十年代昏黃歲月,急於用物質補償因奮鬥而虧欠的時光。


他們開始爆買全世界,海外即購物天堂。


2004年9月1日,中國公民赴歐旅遊「首發團」抵達巴黎,法國部長機場相迎,埃菲爾鐵塔特意鋪上紅毯。


香榭麗舍大街掛滿中文標示,老佛爺百貨商店急聘漢語導購,一家家免稅店內擠滿中國人,人均消費是歐美遊客三倍。


一模一樣的香水成堆購買,高檔皮包每樣款式都要一個,不問價。


「他們穿著不像有錢人,結果一個小時內買走50萬美元的東西。太令我驚奇了!」


在德國,當地人驚恐地看著中國遊客塞滿巨大旅行袋。西服、鞋子、手錶、化妝品,無所不買。


當地人新世紀後養成了新習慣:務必注意躲避迎面走來的中國人,他們身上總掛著大包小包。

2001年,中國出境遊客超1200萬,此後人數一路飛增。


那時的國人,物質追求已近狂熱。法國奢侈品公司總裁總結道:「他們住二星級酒店,吃便宜飯菜,整天只忙於購物」。


小到口紅、手袋、筆記本電腦,大至油畫、雕像、房地產豪宅,中國人持幣掃蕩獨孤求敗


各國被爆買的中國人迷得神魂顛倒。倫敦特意購置中國銀聯刷卡器,芬蘭說願意為中國人在北極圈裡煮餃子。


《紐約時報》專門出個封面,大標題《Shop China Shop!》,驚嘆「中國正在向消費型經濟轉型」。


2010年,中國中產在英國聖誕促銷季中,購買奢侈品超10億英鎊。英國媒體驚呆了,特意創造了一個新詞:北京鎊。


倫敦冬夜陰冷,那些揣著北京鎊,提滿購物袋的中國人,擠出喧囂的商場。


商場內人影憧憧,如同一片虛浮的海市蜃樓。


有人在博客中記錄:買了好多東西,可為什麼會感覺好空虛?


無休止的物質追求總有倦時,物慾冷寂後,都市開始流行BOBO文化。


這是《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創造的概念。


BOBO族懂得享受生活,又不鋪張奢靡;既特立獨行,又不標榜另類;既事業有成,又不追名逐利,更看重心靈滿足。


他們嚮往大自然,推崇有機類蔬菜、雜糧麵包;


他們追求樂趣,有機會就挑戰極限運動,「好看又中用」是BOBO族採購指南。


手工打造的滑板,藝術家訂製的T恤,私家釀製的紅酒都為他們珍愛。


中國中產將BOBO文化演繹到極致,開始為生活賦予儀式感。


知乎上有人問「你們為什麼喜歡烘焙?」


被贊最多回答稱「一直覺得生麵糰在烤箱里慢慢膨脹變色,像極了我們的一生。」


讀書沙龍開始興起,復古戲劇再度流行,小眾文藝片總有忠實觀眾,大量公眾號為你在夜晚讀首詩。

數據顯示,37.6%都市男士閑暇時會讀書,22.1%選擇音樂。女士則喜歡舞蹈、繪畫和插花。


有銀行員工說,戲劇是他無法割捨的精神追求。「有一群人需要用戲劇來表達自己,我就是這種人。」


風向已悄悄改變。


朋友圈展示愛馬仕香奈兒固然得意,但秀一張手寫唐詩好像點贊更多。


那些珠光寶氣的自拍,不如告訴朋友,我在堅持讀外文小說。


中產生活正如《新周刊》的封面標題:一手是馬雲,一手是星雲


傑克馬勾連著物質慾望,而星雲大師代表著內心平和。


在海市蜃樓中待久了,人們開始思考浮華背後的真實。


有中產特地跑去終南山禪修,在蒼莽山嶺間結廬而居。室內只有竹席、蒲團和茶。


他們覺得寧靜。寧靜無價。


經歷了從外至內的自省後,在複雜當下,都市人開始穿越海市蜃樓。


他們不斷給生活做減法,並越來越逼近生活本質:健康才是核心。


2011年,中國人均GDP達5400美元。財富或能改變生活形態,但健康才決定著生活的長度。


每天走上一萬步,成了新中產運動底線;群里健身秀圖,比奢侈品更能彰顯存在;而跑馬拉松,則成為時尚雜誌定義的「中產階級宗教。」


有馬拉松賽場貼出標語,「還有6公里就可以發朋友圈了」。


英國獨立諮詢公司報告顯示,76%中國城市消費者已經養成運動健身習慣。


其中,跑步、快走和瑜伽最受歡迎,游泳、籃球和健身自行車緊隨其後。


在新中產眼中,體重正在重新劃分階層。


在貧窮日子裡,肥胖意味著權利,而在現代理念中,健康身體、緊實肌肉才是品質生活象徵。

與跑步、健身一同而來的,還有「吃草」,運動後享用沙拉套餐,是中產心中與健康最靠近的一刻。


北京三里屯已開了四家主打低脂食品的西餐廳。


店長說,最初客人主要是海歸和外國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轉向少脂、少糖、少鹽低熱量的餐食。


中國豬肉銷量,2014年達到4249萬噸巔峰後一路下降,對應的新鮮蔬菜消費則增長4%,總消費量佔全球40%。


就連速凍水餃廠商也發現,水餃含肉越少,銷量反而越好。


一切正回歸簡單。

文圖版權歸原作者,免責聲明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憑海觀潮 的精彩文章:

騙子,最喜歡談正能量
失敗國家是怎樣煉成的(全文)

TAG:憑海觀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