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神粟裕告訴你,什麼是運動戰天才:臨機出4計,殲5倍敵軍!

戰神粟裕告訴你,什麼是運動戰天才:臨機出4計,殲5倍敵軍!

作者:飛盞

聲明:「兵說」獨家稿件,抄襲洗稿必究

1939年底,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在溧陽縣水西村成立。陳毅擔任指揮,粟裕擔任副指揮,他們鎮守的防區,是一個最長距離不超過30公里的沿江狹長地帶。金鱗本非池中物,不肯困守一隅的陳粟,決定要跨江北上。就在北上運動過程中,粟裕因勢而動,迅疾反應,在態勢微妙轉圜間靈活用兵,善用計謀,抓住了一個個稍縱即逝的戰機,率7000兵力吊打蔣軍韓德勤的3萬大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展現出天才般的指揮水平。

粟裕大將

第一計:掏心戰

蘇北素有「金姜堰,銀曲塘」之說,姜堰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是戰略要地。彼時粟裕已經攻下黃橋,然而想要守住黃橋,必須要攻佔姜堰。韓德勤派去駐守姜堰的是保安第九旅旅長張少華以及6個團的兵力,他們依託姜堰南面的運鹽河,修築了36個碉堡作為防禦工事。而粟裕的全部兵力只有9個團,9對6,外加36個碉堡,強行攻堅傷亡肯定不小。

於是粟裕首先用了一招「調虎離山」,命一個縱隊強攻海安,韓德勤果然中計,調回了4個團。但敵軍還剩兩個團,強攻碉堡仍會產生很大傷亡。

於是粟裕又生出一計。一天夜裡,他組織敢死隊人人手持一把大刀,刀把用橡膠皮牢牢包裹住,悄悄涉水渡河,把敵軍電網破壞。之後,敢死隊避開碉堡,直奔敵指揮部。張少華怎麼也想不到敢死隊會避開碉堡直接沖著他來,指揮部里頓時陣腳大亂,很快繳械投降。心臟被端掉,碉堡里的敵軍也紛紛投降。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粟裕能大膽使用這一計策,正是看中了張少華部隊戰鬥力差,巷戰能力不強的弱點。

粟裕在前方勘察

第二計:以退為進

攻下姜堰後,粟裕部隊普遍疲勞。反觀韓德勤部隊能夠進行機動輸送,部隊行動快捷,節省體力。這時,粟裕致函韓德勤,要求停戰談判。結果韓德勤不依不饒,放出狠話:「只要新四軍退出姜堰,一切都可以商量,否則沒有談判餘地。」

出人意料的是,陳粟答應退出姜堰。這看似不按套路出牌的背後,卻是粟裕細緻研算之後的決定:姜堰兩翼暴露,兩側的敵人可隨時從一個空隙南下,攻打黃橋並不困難。所以,此時的姜堰非但不能作為屏障,還得分兵把守,分散力量。

不得不說,粟裕這招以退非常巧妙。一方面把韓德勤置於道德上的「不義」之地,另一方面,集中兵力保存實力,為下一次決戰做好了準備。

黃橋戰役紀念館

第三計:黃鼠狼吃蛇

粟裕退出姜堰,韓德勤氣急敗壞,集中兵力打算決一死戰,命李守維率第89軍強攻黃橋。粟裕7000人的部隊,僅派出2000人把守城池,剩下的5000人另有安排。

原來,粟裕把算盤打在了還未露面的獨立第六旅身上。作為蘇北少見的精銳部隊,旅長翁達畢業於黃埔四期,下屬軍官也大多經受過軍校培訓。黃橋周圍是旱地,高桿作物下,便於隱蔽。粟裕的5000人馬便都藏匿於此,靜靜地等待翁達的到來。

一路行軍縱隊,人與人的平均間距約為1.5米。根據觀察計算,粟裕判斷出敵軍已經完全進入包圍圈,立刻下令出擊,將獨立第六旅攔腰截斷,敵軍瞬間亂作一團。

黃橋戰役形勢圖

第四計:望梅止渴

慌亂之下,翁達向李守維求救。李守維立刻判斷出,粟裕分兵伏擊翁達,城內兵力一定不足。於是他做出一個差點讓粟裕失敗的決定:全力進攻黃橋!

形勢一下變得十分危急,粟裕的神經也緊繃了起來,他的兵力實在太少了,如果返回城內增援,針對獨立第六旅的計劃就會前功盡棄。真正的高手過招時,決定勝負的往往是細節。粟裕此時心中又生一計,他並沒有撤兵守城,而是趕到黃橋東門,在激烈的對陣中振臂高呼:「有幾個團來增援咱們,兄弟們挺住!」

這一句「望梅止渴」的高呼令守軍士氣大振,僅2000人的部隊竟然死守住了敵人的猛攻。而此時,粟裕也已經完成了對獨立第六旅的圍殲,迅速通過迂迴,完成了對李守維的合圍。

韓德勤

黃橋一戰,第89軍和獨立第六旅幾乎全軍覆沒,李守維墜馬落水溺死,翁達則開槍自盡,只剩下韓德勤率領幾千殘兵敗將逃離。作為敗軍之將,他的地位一落千丈,讓老蔣失去了對他的信任。

粟裕則在這一階段的戰鬥中,展現出了超強的靈活應變能力,將指揮藝術展現的淋漓盡致。自此,新四軍控制了黃橋以北直至鹽城的全部城鎮,進一步鞏固了在蘇北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飛虎隊員89歲開轟炸機兜風,老頑童百歲逝世時,全世界空軍默哀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