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金融科技風險交叉難控 互金協會會長李東榮提議建立多元治理體系

金融科技風險交叉難控 互金協會會長李東榮提議建立多元治理體系

伴隨金融科技迅猛發展,相關風險也日益顯現。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如何監管也成為監管層研究的課題。在9月2日舉辦的第三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針對金融科技監管,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供給主體多樣性、客戶群體的長尾性、多重風險的交叉性、跨界融合的複雜性等特徵,給監管帶來困難。他建議,金融科技監管需完善多層次金融科技治理體系。

當前,不斷湧現的金融風險事件背後,凸顯的正是由金融科技創新帶來的風險防範和監管難題。對於金融科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李東榮表示,金融科技使得金融服務可以下沉到傳統金融無法服務的群體中,在提高了普惠性的同時,由於長尾客戶的金融知識相對較少,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相對薄弱,很容易形成只看收益不看風險的非理性投資理念,加大了現階段對合格投資者的管理以及投資者權益保護的難度。

李東榮稱,在跨界融合的複雜性問題上,隨著數字技術創新迭代周期的縮短,金融業務流程不斷調整優化,不同類型金融資產的轉換更加便捷高效,業務之間相互嵌套,使得金融活動的實時性和不間斷性越發明顯,這些變化使得分業分段監管的有效性、針對性下降。這是當前監管必須高度重視和正視的問題。

「應該充分運用現代治理理念,依託政府、市場和社會在內的多元治理主體。按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努力去建立完善法律約束、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機構內控、社會監督五位一體的多層次金融科技治理體系。」 李東榮建議。

具體來看,對於法律約束,李東榮稱要減少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地帶。他指出,應該考慮對專項整治中經過實踐檢驗取得較好成效的機制安排予以制度化、長效化。應該重視研究規範專項整治過程中所發現新問題新情況,及時採取措施,補齊現在已經存在的或可能存在制度短板。

對於行政監管,李東榮強調,要加強金融監管部門以及中央和地方監管的統籌協調,要實施穿透性監管、一致性監管,推動審慎監管和行為監管協同發力,形成金融科技風險全覆蓋的監管長效機制。同時積極探索和監管科技、監管沙箱等新手段新模式,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改進金融科技監管的流程和能力。

加強行業自律也是金融科技監管的一環。李東榮表示,行業自律具有貼近市場和會員組織的優勢,能夠降低政府市場之間的溝通成本,建立具有市場約束力的自律懲戒機制,從而形成對行政監管的有機配合和有力支撐。

對於機構內控,李東榮稱,機構應該築牢金融科技治理的第一道風險防火牆,持續提升風險防範的意識,加快培育合規文化,切實將近公司治理和內控管理。完善全面風險管理安排,使金融科技創新可能帶來的各類風險始終可控、可管、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此外,李東榮還表示要深化社會監督。他指出,要提高投訴舉報等渠道便捷性和可獲得性,完善有獎舉報正向激勵機制,發現問題鼓勵對其揭露,鼓勵法律、會計、評級等專業機構開展監督,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加金融科技治理的積極性,同時應該針對低收入人群、農民等金融服務中的弱勢群體,以他們為重點,加強金融知識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51信用卡通過港交所聆訊 預計將於7月13日掛牌
金融良性發展:大數據驅動將成趨勢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