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德軍一裝備幾乎沒用卻堅持配備,背後原委有點讓人欽佩

二戰德軍一裝備幾乎沒用卻堅持配備,背後原委有點讓人欽佩

原標題:二戰德軍一裝備幾乎沒用卻堅持配備,背後原委有點讓人欽佩


二戰中德軍的形象並不光彩,許多極端的做法令人深感恐懼。不過,德國人嚴謹的作風還是得到延續,某些方面仍然值得敬佩。我們來舉個例子:坦克可謂是二戰時期的陸戰霸主,不過一物降一物,坦克非常害怕轟炸機。二戰中的德軍發明了俯衝轟炸的戰術,屢試不爽。後來美軍想要效仿,誰知飛行員在俯衝的過程中,由於高度急速變化,不少出現了頭昏眼花、耳鳴的狀況,有些甚至機毀人亡,損失慘重。


美軍後來才得知,德軍為了解決這個麻煩,在飛行員耳朵的鼓膜上鑽一個小洞,鑽洞的位置既不會破壞聽力,也不會損壞神經,還能有效地避免上述問題。這只是德軍嚴謹作風的一個體現,喜歡歷史的朋友也許會從歷史照片中發現一點困惑:二戰德軍總是配有一種圓筒狀物件,卻很少見他們使用,這到底是啥玩意兒呢?


有說法稱該裝備是德軍官兵用來收容隨身攜帶的小物件、作戰指令用的,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個筒狀物實際上是德軍標配的M38型防毒面具,提起防毒面具,我們很容易能想到毒氣戰,德軍與毒氣戰可謂是淵源很深。在1914年爆發的伊普雷戰役中,德軍處於劣勢。1915年4月22日,德軍在戰鬥中使用化學毒氣攻擊英法聯軍,對後者造成重大傷亡,這是人類戰爭史上首次毒氣戰。



化學武器的巨大威力迅速獲得了各國的追捧,在這方面,德國人顯然是先行者。不過,由於毒氣戰巨大的破壞性以及對人道主義的踐踏,一戰結束後,各國立馬將禁止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寫入國際公約。總的來說,國際公約的約束性還是很強大的,除了沒有簽署國際公約的日本和拒絕承認的蘇聯外,其他國家都算老實本分。

在這種情況下,二戰絕大多數交戰國都沒有準備應付毒氣戰的裝備,德軍在二戰中沒有使用生化武器的記錄,但一絲不苟的德國人仍然裝備了防毒面具。然而,其他國家就沒有這麼老實了。



眾所周知,日軍兇殘無恥,為了勝利可以說是不擇手段。二戰中,日軍不僅有恃無恐地研發、使用生化武器,甚至還用活人進行實驗,中國軍隊和美軍顯然是最大的受害者。不過,總是以「仁義之師」自我標榜的美軍,似乎也並不安分。1945年3月發生的沖繩戰役中,美軍就對日軍使用毒氣。雖然此行為有悖於國際公約,但人們公認這是作惡多端的日軍應有的報復。然而,美軍密謀的另一件事顯然就不怎麼光明磊落了,甚至還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1943年12月,德軍105架德軍容克-88轟炸機奇襲盟軍控制的巴里港,造成盟軍28艘船隻沉沒,1000餘名士兵死亡。偷襲巴里港令盟軍損失慘重,然而在救治傷員的過程中,不少醫院接收了癥狀奇怪的盟軍士兵。有醫護人員稱,這些士兵似乎並不是被炸傷的,反而像是中毒。經過一番追查,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遭到暴露。


原來,早在1943年中旬,盟軍在歐洲戰場與德軍作戰的過程中,對德軍的戰鬥力感到畏懼。尤其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與日軍作戰的強度,與歐洲戰場簡直差了幾個層次。1942年5月以前,美國陸軍中出現士兵逃跑的情況僅有2822例,然而在登陸北非後,出現怯陣、逃跑、拒絕作戰的美軍士兵,居然佔到了總人數的10%。美軍尚且如此,更別提戰鬥力更加遜色的英軍了。


為了減少傷亡,增大勝率,有些人動開了歪腦筋。從1943年7月開始,在英軍的要求下,美軍陸續向歐洲戰場運送了一批生化武器,這其中包括芥子氣、光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等。盟軍將這些武器藏匿在巴里港中,以備不時之需。不過,由於受到國際公約與道德方面的約束,美英並沒有膽量公然動用這批武器,此時,蘇軍雖然在戰場上漸漸扭轉了局勢,但總體也並不怎麼好過。丘吉爾便偷偷與斯大林接觸,聲稱願意無償提供一批生化武器,幫助蘇軍減少傷亡。


蘇聯人的反應令人敬佩:雖然蘇軍傷亡慘重,但斯大林仍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丘吉爾的「好意」,因此,這批毒氣彈就一直囤積在港口之內,碰巧遭到德軍轟炸,事情才遭到敗露。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當德軍節節敗退時,也曾有心腹勸說元首「重操舊業」,對盟軍使用生化武器以扭轉敗局。然而,雖然被失敗弄得捉襟見肘甚至有些神經質的元首,仍然一口否決了這樣荒唐的建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審度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被黑得最慘的5個人,排第一的實在是令人深思
此人何方神聖?斯大林竟容忍他在自己眼皮底下當「皇帝」

TAG: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