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皇帝的大婚禮儀是怎樣的?

清朝皇帝的大婚禮儀是怎樣的?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作者:胡一舟,蘭州大學本科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清朝皇帝的大婚禮儀並不是一開始就被確立下來的。清太祖娶葉赫氏時,僅僅率眾貝勒迎親,舉行大宴,而並沒有固定的儀注,清太宗時立後也僅行了冊立禮,皇帝大婚亦未成定則。順治八年,清世祖大婚,才開始確立了皇帝納後儀。

清帝大婚

清代民間嫁娶要行六禮,所謂「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與民間嫁娶不同,皇帝大婚不需要問名、納吉和請期,皇帝也不可能親迎(一般是譴使奉迎),所以皇帝大婚禮儀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納采和納徵(皇家稱大征)。首先是諏吉行,納彩禮。在納採的前一天,皇室要派譴專人祭告郊、社、太廟。到納採的當天,要在太和殿設節案,呈上禮品、文馬(毛色有文採的馬),而大婚正、副使則在丹墀東等待,在名贊官的主持下,使臣行三跪九拜之禮,然後走上台階,立於陛上。再由宣制官宣制,使臣再跪。宣制後,大學士入內,才正式受命正使,正、副使則在儀仗與衛士導引下,出太和中門,前往皇后娘家。皇后的父親要著朝服在門外道路的右邊跪迎,使臣方進入納采,後父及後族中子弟要跪受,禮畢後,後父要跪送使節出府。此外還有納徵禮,其禮儀略與納采禮同。

皇帝大婚前一天,要再次譴官祭告,當天,皇帝要親自去太和殿「閱冊、寶」(冊封憑證),按立後儀冊立,使臣隨冊、寶從協和門出前去冊封,皇帝本人則起駕回宮。

在大婚使前來冊封前,皇后的儀仗就要在宅邸內等待,大婚使到時,皇后的父親要率領親屬著朝服在門外迎接,皇后本人則在庭中迎接,皇后母親及家中女眷也都要在庭中著朝服跪迎,等待使臣入內冊封。之後鼓樂、儀仗導引在前,皇后鳳輦隨其後,有中門進入中宮,行至太和殿外台階,皇后下輦入宮。

香港「宮禧·清帝大婚」展覽

與此同時,皇帝要率諸王親到中和殿,向皇太后行禮。禮畢,諸王退下,皇帝則親臨太和殿,賜皇后父親及男性親屬宴飲,王公百官均坐陪。而皇太后則到保和殿,賜皇后母親及家中女眷宴飲,由公主、福晉、命婦坐陪。

三天之後,皇帝再次到太和殿,接受王公百官的祝賀,然後頒詔確立皇后。賜皇后父母兄弟衣服、物品。

《帝婚圖冊·奉迎》

當然以上僅僅是順治八年清帝大婚程序,並不是清代所有皇帝大婚均是這樣,清帝大婚禮也是在不斷發展的。如康熙四年皇帝大婚的納采宴就是在皇后府邸進行的。大致到了同治十一年時,清帝大婚諸如「納采」、「大征」、「發冊」、「奉迎」諸程序才基本定型,不再做大的改易。

參考文獻: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劉潞:《清帝大婚禮儀小考》,《紫禁城》1996年第11期。

《清會典圖》,北京:中華書局。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胡一舟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沿用二百年的「時憲歷」是怎樣制定的呢?它與以往曆書相比具有哪些優越性?
正德南巡之爭,吵吵鬧鬧,最後誰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