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趙破奴以七百人千里奔襲橫掃樓蘭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趙破奴以七百人千里奔襲橫掃樓蘭

原標題: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趙破奴以七百人千里奔襲橫掃樓蘭


耀兵西域,震懾諸國,趙破奴將軍刀鋒所至,留下漢家威名。元狩六年霍去病將軍去後,帳下英雄輩出,支撐著霍將軍的不敗神話。  


趙破奴將軍青年時代流浪於匈奴部落,史書記載由此開始。「青蠅之飛,不過數武,附之驥尾,可致千里」。趙破奴正是追隨了山西老鄉霍去病開始,憑藉著自身能力,青史留名。  


誰是漢帝國征戰西域第一人?張騫?非也。張騫是發現西域第一人,是以漢帝國外交官、冒險家,以及皇家諜報人員的身份,開啟了帝國西部地理大發現。


真正通過戰爭手段,把西域遼闊疆域劃入漢帝國勢力範圍的是趙破奴。聽這名字,威風凜凜,霸氣十足,就知道是員能征善戰的鐵血悍將。在驃騎將軍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的戰役中,趙破奴脫穎而出,位居西漢名將之列。


趙破奴,原是漢匈邊境九原郡人,今天山西太原,早年流落生活在匈奴,估計受過匈奴人欺負,痛恨匈奴人,所以取了這樣一個霸氣的名字。後來回到漢朝投軍霍去病麾下。


趙破奴見諸史書的第一個軍職是「鷹擊司馬」,古代官職既寫意又威武,有「鷹擊長空」之意。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匈奴人記憶深刻的第二次河西戰役中,身為鷹擊將軍的趙破奴從驃騎將軍出征匈奴右地(今甘肅西部、祁連山一帶)。斬匈奴速吸王,俘稽且王、右千騎將及王子、王母等3000餘人,武帝遂封其為「從驃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家軍「封狼居胥」,校尉李敢(李廣之子,此役以校尉充副將)奪取敵軍軍旗戰鼓,封為關內侯;從驃侯趙破奴、昌武侯趙安稽都跟隨驃騎將軍打匈奴有功,各增封三百戶。校尉徐自為被授予大庶長的爵位。屬下小吏士卒當官、受賞的人很多。


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漢廷與匈奴維持了和平狀態。期間,漢廷痛失霍去病,不久匈奴也失去了伊秩邪單于(三年後),雙方也都需要一段喘息時間。在此期間,趙破奴將軍犯了酎金(助祭金)成色不足分量不夠的罪行,失侯。次年,匈奴與西羌呼應入侵五原事件。同為霍將軍帳下的徐自為率十萬人平定了西羌叛亂。趙將軍重新披掛,回到了久違的戰場,時為匈河將軍。但出塞千里,抵匈河水,尋人不遇,無功而返。 



沒有仗可打得將軍繼續寂寞下去。漢廷任命郭昌為拔胡將軍,與趙破奴分駐朔方以東,防備匈奴游騎。  


此時的西域,匈奴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被打破,漢廷統治地位正在形成。西域,因為漢匈勢力消長成為新的戰場。在匈奴的指使下,樓蘭、車師(原名姑師,「五爭車師」後,漢為其改名)兩個正當絲綢之路的小國家(車師全國勝兵一千四百餘人),屢屢劫掠漢使(在敦煌的壁畫里,有強盜攔路搶劫的內容)和商隊,同時還兼作匈奴耳目。(小國的無奈)。漢廷始通西域,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牽涉國家公共形象。事關「斷臂」戰略,必須採取雷霆手段。而漢使多言其國有城邑,兵弱易擊。 


趙破奴將軍的輝煌歲月終於來臨。「武帝遣從驃侯趙破奴將屬國騎及郡兵數萬擊姑師。王恢數為樓蘭所苦,上令恢佐破奴將兵。破奴與輕騎七百人先至,虜樓蘭王遂破姑師,因暴兵威以動烏孫、大宛之屬。還,封破奴為浞野侯,恢為浩侯。於是漢列亭障至玉門矣。趙破奴將軍以七百人破兩國,戰力驚人。尤其車師國首都交河城乃河中台地,地勢險要(交河古城在今吐魯番,是否難攻可在網上搜索俯視圖,足證在下所言非虛)約500年後,北涼沮渠無諱、沮渠安周弟兄二人兄終弟即,耗時八年,最後引柔然大軍合攻才拿下車師。趙將軍700輕騎千里奔襲,大有昔日驃騎將軍風采。自此之後,漢列亭障至玉門關,保證了絲路的暢通,漢家威儀,震懾西域。「樓蘭既降服貢獻,匈奴聞,發兵擊之。於是樓蘭遣一子質匈奴,一子質漢」。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衛青大將軍卒。環顧海內,浞野侯軍功資歷一時無兩。次年,匈奴烏維單死,子詹師廬立,被稱為「兒單于」。單于喜怒無常,生性殘暴,殺伐無道,左大都尉想廢掉兒單于,於是派人與漢朝聯繫,請求漢軍接應投降。漢廷看機會來臨,命公孫敖築受降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北)以應之。時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次年,武帝以受降城距匈奴遠,遣趙破奴為浚稽將軍率二萬騎出朔方西北二千餘里,至於浚稽山(今阿爾泰山北阿利山)接應左大都尉。後來風聲走漏,左大都尉被兒單于處死,兒單于親自掌軍以傾國之兵八萬餘騎(匈奴國力已衰)躡尾追擊聞訊而退的漢軍。漢軍未能速退,且戰且退,途中斬敵千餘人。於受降城北四百餘里處,被全軍包圍。  


此時漢軍下寨處無水,趙將軍與親兵趁夜出寨覓水。被匈奴巡邏騎兵俘獲。漢軍法:失主將,斬。失去了主將的將士們陷入死地,全軍投降。挾勝兵餘勇,匈奴大軍直撲受降城,未能下,退兵。次年兒單于病死,匈奴乃立其季父烏維單于弟右賢王呴犁湖為單于。是年秋,犯邊,攻城未能下,擄掠而歸。  


不久,貳師將軍李廣利敗訊亦傳。進攻大宛失利,殘兵敗將逃歸玉門關,漢武帝大怒,「而使使遮玉門,曰軍有敢入者輒斬之!」。  


西域、匈奴兩頭起火。漢武帝決意再征大宛。領軍者,貳師將軍李廣利。  



四年里,浞野侯在匈奴娶妻生子。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攜子趙安國逃歸長安,同時還帶回了匈奴昆邪王的姊子,緱(gou)王。(有此收穫,得以不死)。後來,坐巫蠱,族。也就是說因為利用巫師或自己進行了某些詛咒類的法術,這些法術是針對武帝還是其他人,我們無法知道,但是因為這個事情趙破奴被族誅了。當然,還有另一層解釋,武帝征和年間,著名的戾太子劉據被江充誣陷對武帝實施巫蠱引發父子見大殘殺,破奴也許或多或少參與了這一事件,或者是純粹的誣陷,總之是死於此間了。


將軍未死於沙場,浞野侯善始未能善終,不禁令人嘆息,而其耀眼輝煌的戰績已足以使其名垂青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國寶級」日本刀,從何而來?
出鞘露鋒芒!千錘百鍊出的神兵利刃——太阿劍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