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回顧15年9.3大閱兵:那些永不磨滅的老番號

回顧15年9.3大閱兵:那些永不磨滅的老番號

原標題:回顧15年9.3大閱兵:那些永不磨滅的老番號


三年前的9月3日,天安門廣場,當威武雄壯的人民解放軍挺著筆直的脊樑邁著鏗鏘的步伐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的時候,那時的你是否在心底為祖國吶喊?


今天,又到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當我們回想三年前勝利日大閱兵並自豪、鼓舞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這場大閱兵背後,那些我們應該為之珍惜、為之警醒的過去。



3分鐘帶你重溫抗戰70周年閱兵精彩瞬間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簡稱9·3閱兵,或抗戰勝利日閱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開展的眾多紀念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活動。


閱兵於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地區組織實施,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15次大閱兵,是進入21世紀以來第2次大閱兵,同時也是第一次在非國慶節舉行的大閱兵。


參閱部隊從中國7大軍區,海軍、空軍、第二炮兵、武警部隊,解放軍四總部直屬單位抽組。閱兵裝備方隊展示的裝備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84%為首次展示。同時,這次閱兵還邀請有關國家軍隊派代表和方隊參加。


閱兵共編50個方(梯)隊。其中,徒步方隊11個,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2個、裝備方隊27個、空中梯隊10個,正式受閱約1.2萬人,動用40多種型號裝備500多件、20多種型號飛機近200架。


「狼牙山五壯士」、「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9月3日參閱的10個英模部隊的番號悉數披露。據悉,此次參閱是曾經老番號的首次集中展示,而安排50多名將軍領隊受閱,無疑也是本次閱兵的亮點之一。



7月22日,受閱的「華南遊擊隊」英模部隊方隊將軍領隊陳相文(前左)、祝運璇(前右)同方隊士兵一起訓練。新華社發(田豐 攝)


這些老番號背後有什麼含義?見證了抗戰歲月中的何種情懷和氣節?又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我們為你揭曉。


「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


狼牙山五壯士小學課文插圖


1941年9月25日,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戰士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學義為掩護主力轉移,在狼牙山頂峰棋盤坨與日偽軍浴血奮戰,殲敵100多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英勇跳崖。為此,1943年晉察冀軍區授予五名戰士「狼牙山五壯士」榮譽稱號,連隊被譽為「狼牙山五壯士連」。



7月20日,「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將軍領隊張海青。新華社發(田豐 攝)


「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的官兵習慣自稱「紅一師」。這支部隊的前身是由毛主席親自締造和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一師,曾參加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個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革命戰爭年代,該部隊曾參加過5次反「圍剿」、兩渡烏江、四渡赤水等戰役戰鬥,除「狼牙山五壯士」還曾誕生「大渡河十七勇士」。


在此次閱兵中,「狼牙山五壯士」英模方隊隊員馬國昌,曾多次在偵察兵比武和大項軍事活動中摘金奪銀,被表彰為「全軍優秀指揮員」。閱兵訓練期間,妻子患病,孩子中考,一家人分住3地,為了不耽誤訓練,他把愛人、孩子托給親人照顧,本來只做管理工作的他,又主動兼任普通隊員,成為徒步方隊受閱隊員中年齡最大的隊員。


「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



115師主力開赴平型關前線


記者在「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駐地見到的隊標——黃色的圓環內由漢字、拼音寫成「『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字樣,圓環內一桿步槍與一面飄揚的旗幟構成了一個「7」,一把彎曲的軍號構成了「0」,下方是一幅平型關的地形圖,圖下有「1945-2015」字樣。別緻的隊標寓意深刻,將記者的思緒引向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運用平型關地域有利地形,將日軍精銳第5師團第21旅團1000餘人裝入了埋伏圈,並最終擊斃。戰中,685團2營5連作為突擊隊,與敵展開慘烈白刃戰,經過6個多小時浴血奮戰,5連殲敵100餘人,炸毀汽車20餘輛,出色完成了突擊任務。戰後,連隊被343旅授予「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榮譽稱號,也是平型關戰鬥中唯一一個被授予榮譽稱號的連隊。


「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的組成班底是瀋陽軍區第16集團軍某紅軍師九連,其前身是在平型關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2營5連。5連是誕生於「八一」南昌起義的紅軍連隊,曾參加過一至五次反「圍剿」,屢立戰功。


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英模部隊



以夜襲陽明堡為題的油畫


此次參閱的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英模部隊方隊的組成班底——31集團軍某團2營4連,前身即是八路軍129師769團10連。


1937年10月16日,八路軍129師769團經偵查獲知陽明堡西南約3公里處有一個日軍飛機場,敵機由此起飛轟炸、偵察忻口、太原。769團第10連和第11連兩個步兵連組成突擊隊,利用黑夜秘密潛入日軍機場。夜襲陽明堡一舉擊毀敵機24架,重創了日軍在晉北戰場上的空中突擊力量,創造了步兵擊毀飛機的戰鬥範例。


戰後,蔣介石不但頒發了嘉獎令,還發了2萬元獎金獎勵參加陽明堡戰鬥的部隊。劉伯承在接到電報後連聲稱讚:769團首戰告捷!打得漂亮!戰後,由於官兵在戰鬥中表現英勇,10連被八路軍129師授予「戰鬥模範連」榮譽稱號。


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英模部隊方隊隊員魯冀,父親病逝未能守靈,他說:「自古忠孝難兩全,等受閱完,再到父親墳上磕幾個頭。」


「劉老莊連」英模部隊


劉老莊連


8月4日上午,「劉老莊連」英模部隊方隊整齊列隊,官兵們向連旗莊嚴宣誓。記者看到,連旗上「劉老莊連」四個大字赫然入目,還留著不少彈孔。方隊政委張華介紹,「劉老莊連」前身為新四軍第三師七旅十九團四連,現為濟南軍區某團二營四連。


1943年春,侵華日軍對江蘇北部淮海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殘酷「掃蕩」。3月17日,日偽軍1000餘人,分兵11路合圍駐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區黨政領導機關。


4連官兵負責阻擊,在強敵面前,浴血奮戰,連續打退日偽軍5次進攻。在日偽軍第三次在劉老莊地區合圍時,4連全連82人英勇抗擊日偽軍攻擊,使主力部隊和黨政機關安全轉移,但自身卻陷入日偽軍重圍。最後全連82位戰士全部壯烈殉國,戰後,新四軍重新組建第4連,命名該連為「劉老莊連」,並授予連旗一面。


時光流逝,70多年過去,這面光榮的連旗早已泛黃破舊,但對於「劉老莊連」的官兵來說,部隊走到哪裡,都會將它帶到哪裡;任務在哪裡,連旗就飄揚在哪裡。


和平時期,在這面旗幟的指引下,「劉老莊連」官兵先後完成了1998年長江抗洪、汶川抗震救災,以及一系列重大軍事演習任務。此次參加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連旗再次隨隊出征。


「華南遊擊隊」英模部隊



東江縱隊戰士在牛王爺嶺伏擊敵人

與前述英模方隊的老番號不同,「華南遊擊隊」並非是某個單一連隊,而是包括東江縱隊、瓊崖縱隊、珠江縱隊、韓江縱隊、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等6支武裝力量。


在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在華南抗戰的人民革命武裝被統稱為華南遊擊隊。其中最主要的是東江縱隊和瓊崖縱隊。東江縱隊在抗戰時期曾從日本人眼皮底下的香港營救出何香凝、柳亞子、胡蝶、鄒韜奮等800多名愛國民主人士,還將上百名國際人士安全護送到大後方,救護美軍飛行8人,開闢了著名的「飛行員安全通道」。


另一隻重要的華南遊擊隊——瓊崖紅軍游擊隊是以1927年9月海南島農民起義隊伍為基礎組建的,1938年改編為廣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日軍登陸海南島時,剛改編的獨立隊在國民黨軍撤退的情況下,在重要渡口潭口冒著敵機的猛烈轟炸,構築工事,阻擊日軍渡江。此次參閱的海南省軍區某海防團機槍連是瓊崖縱隊唯一保留下來的紅軍連隊。


「白刃格鬥英雄連」英雄部隊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1縱隊25團8連官兵訓練


「白刃格鬥英雄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集團軍40師118團8連的榮譽稱號。抗日戰爭時期,該連在與日軍的交戰中,子彈打光,與敵人展開激烈的白刃格鬥,消滅敵人30名,完成了保衛團機關的任務。戰後,該連被上級授予「白刃格鬥英雄連」稱號。


「白刃格鬥英雄連」前身是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1縱隊25團8連,組建於1938年1月,「白刃格鬥英雄連」的稱號來自75年前的大洛坡反偷襲白刃大戰。



7月29日,受閱的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將軍領隊鄧志平少將(前左)、高偉少將(前右)同方隊士兵一起訓練。新華社發(田豐 攝)

1940年8月,百團大戰打響。8連所在的1縱隊25團擔負破襲正太路,斷敵交通命脈的任務。8月20日20時,25團發起全線攻擊,猛攻馬首車站,日軍為解馬首之危於8月21日夜派50餘人意圖偷襲25團指揮部。日軍行至大洛坡東南側被發現,8連發起反偷襲作戰,以犧牲30多人的代價,肉搏取得最後勝利,共擊斃日軍小隊長以下40多人,打破了八路軍拼刺刀拼不贏日軍的神話。戰後,129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授予8連「英勇頑強」錦旗一面。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英模部隊



雁門關


「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現在為南京軍區某機步團「尖刀七連」。「雁門關伏擊」也是一次切斷敵人交通補給的著名戰役。


1937年10月17至18日,該連當時隸屬的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第716團在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地區對日軍汽車運輸隊進行的兩次伏擊戰鬥中,共斃傷日軍500餘人,擊毀汽車30餘輛,一度切斷繁峙至忻口間交通,配合了國民黨軍的忻口防禦作戰。


為此,南京國民政府特別對716團進行傳令嘉獎,海內外報紙也大力宣傳雁門關伏擊的戰果,稱之為「雁門關大捷」。特務連在戰鬥中戰績突出,被授予「雁門關伏擊戰英雄連」榮譽稱號。


「攻堅英雄連」英模部隊



「攻堅英雄連」命名大會

「攻堅英雄連」的組成班底為陸軍第21集團軍某旅特偵一連,抗日戰爭中其前身為新四軍第四師三十一團一連。曾在宿南戰役中擔負主攻任務,創造了以一個連的兵力沉重打擊日偽軍一個團兵力的輝煌戰績。


宿南戰役歷時40天,是我軍「攻點打援」的經典戰例之一。此役共殲偽十五師特務三團、五十七團全部,五十八團、五十九團大部,繳獲大量槍支彈藥,擴大根據地420平方公里,從此,豫皖蘇地區日偽軍無力對我根據地發動大規模進攻。


一連在此戰中一舉成名。他們以一個連的兵力沉重打擊了偽軍一個團的兵力,為後續部隊掃清了障礙。但一連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全連參戰106人,僅16人生還。因在戰鬥中敢打硬拼,威震敵膽,戰後新四軍第四師授予該連「攻堅英雄連」榮譽稱號,授予王連生「一等戰鬥英雄」稱號。


「東北抗聯」英模部隊



東北抗聯戰士


東北抗聯的全稱是東北抗日聯軍,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余部、東北反日游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最早、堅持抗日時間最長、條件最為艱苦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這些局友熟悉的名字都出自東北抗聯,據統計,這隻部隊曾獨立堅持游擊戰爭14年,出擊20多萬次,牽制了數十萬日偽軍。


東北抗聯現今是陸軍第38集團軍某機步師。解放戰爭時期,這個師參加了四戰四平、三下江南、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在抗美援朝二次戰役中,一夜急行軍145華里,雙腿賽過敵人的車輪,穿插三所里、阻擊龍源里,為扭轉朝鮮戰局作出重大貢獻。八一電影製片廠以這次戰役為題材,拍攝了電影《飛虎》,由此,這個師被譽為「飛虎師」。


「東北抗聯」英模部隊方隊指導組組長、某師副政委張崢說,方隊組建後,他們搜集整理了百部紅色影視、百個英模故事、百句戰鬥格言等「七個一百」學習教育資料,通過舉辦「講英模故事、當英雄傳人」故事會,追憶緬懷「東北抗聯」的英雄事迹,激發受閱官兵的戰鬥豪情。


武警部隊抗戰英模部隊


血戰磨河灘


武警部隊抗戰英模部隊方隊,由武警北京市總隊某支隊為主抽組。在戰爭年代湧現出「殺敵英雄連」「血戰磨河灘鋼鐵連」「戰鬥模範連」「勇如猛虎連」「攻守兼備連」等英雄群體。



7月29日,受閱的武警部隊抗戰英模部隊方隊將軍領隊徐平(前左)、苟春燕(前右)同方隊士兵一起訓練。新華社發(田豐 攝)


其中,「血戰磨河灘鋼鐵連」現為武警8651部隊二連,前身為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五團一連。1940年8月,「百團大戰」打響,20日夜,一連官兵冒著槍林彈雨率先登上城頭,激戰一夜,攻城部隊將紅旗插上娘子關城頭。戰後,一連參戰的145名指戰員,僅17人生還。為此當年8月28日,晉察冀軍區授予一連「血戰磨河灘鋼鐵連」榮譽稱號。朱德總司令親切接見了全連官兵,並親筆題詞:「多打勝仗,再立戰功」。轉隸武警後,該連先後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奧運聖火傳遞安保及重大演訓任務。

每一次閱兵,都是在彰顯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立場,彰顯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和重要歷史貢獻,展示中國軍隊貫徹強軍目標、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和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動員和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支點軍事 的精彩文章:

亮瞎眼!價值百萬的F-35頭盔導致夜間著艦困難

TAG:支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