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夜,我還是失眠了,儘管當了這麼多年教師…… | 開學季
時光可以帶走我初為人師的慌張,
卻帶不走我面對每一個新開始的鄭重,
就如第一次走上講台;
歲月可以磨平我年輕時的脾氣,
卻磨不平我面對學生的那份教育敏感,
正如揪出學生試卷里的每一處錯誤;
經驗可以淡化我桃李天下的激動,
卻不能沖淡我看到學生點滴進步時的欣慰,
正如聽到孩子第一次喊出「爸爸」「媽媽」;
一年又一年,
不管度過了多少個「開學前夜」,
作為教師,
我依然會「失眠」……
1
1
1
教育,是屬於我的一片熱土
開學前夜,我會想起朋友與我開的玩笑——
那時,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在崗八年。
有一次,在一家公司上班的閨蜜開玩笑跟我說:「你怎麼把教師這個工作看的這麼重,跟談戀愛一樣,話說談戀愛還有個七年之癢,你這教書都教了八年了,還能保持最初的那份激情,不容易啊!」
是啊!八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這期間,哪怕生病,我也很少請假,堅持去學校。
這一夜,再想起閨蜜的玩笑,我依然不以為意——
你拿你應得的工資,我拿我應得的工資;
你做你喜歡做的事情,而我也有自己熱愛的一片熱土;
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工作方式,
只要是你熱愛的,那一切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1
2
1
更多的老師跟我一樣,不離不棄
我想起,這個夏天讀到的一名新班主任的故事——
教高中物理的小蔡老師,今年主動申請做班主任。暑假,她給自己定了一個任務:要認出班上每個孩子的臉,並叫出他們的名字。除此之外,她每天堅持跑8公里,在朋友圈用跑步軌跡圖打卡,並配上「早上好」的問候語。她說:「作為一名新手班主任,還是新手老師,我想(通過每天跑步打卡這種方式)讓家長們放心。」
於是,在這個靜謐的開學前夜,我想起了初為人師的自己——
依稀記得,多年前,稚嫩的我剛剛從師範大學畢業。走出校門,一身抱負。學了那麼多的理論知識,到今日,終於可以施展了!
那些曾經培養過我的老師們,我敬佩的老師們,漸漸老去,可是我還年輕,我相信我可以慢慢接替他們,做好培養下一代的工作。
那時,雖然我不知道未來的路會有多辛苦,但我的腦海里只有這麼一個單純的想法:我可以!
沒多久,市裡的一所小學招聘教師,我去報名參加考試。後來隨了自己的心愿,成功上崗。
作為一名新老師,我時刻不忘這三尺講台賦予我的責任。
第一節課上課的前一夜,心潮澎湃,有激動,有緊張。明天就要登上三尺講台了,我該如何做到最好呢?那一晚,我是抱著書本備著課入眠的。第二天,在緊張與興奮中我完成了成師後的第一節課。
小小的三尺講台,對於我來說,意義非凡。之後,我逐步成長,從一個稚嫩的教師慢慢成長到一個成熟的老師。
如今,身邊的同事來來往往,但更多的人和我一樣,始終愛著這片熱土,不離不棄。
1
3
1
為師,當不負學生這份「需要」
今夜,我想起這些年來,儘管辛苦卻堅持不懈的理由與回報——
當老師,會很辛苦。
備課、聽課、批改作業、教研、教學反思,撰寫各種業務學習、政治學習、讀書筆記。另外還有班級紀律管理,班級各項活動,早晨組織學生做早操,晚上領學生打掃衛生,自習課輔導學生都佔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
絕大多數同行為了完成備課、批改作業等工作,會在工作日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後繼續工作,有些還會將工作任務帶回家,利用休息日完成。
誠然,每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許多的艱辛,但也收穫了不少的歡樂。
當我們走進教室,看到一個個可愛的孩子們,嘰嘰喳喳圍著我們的時候;當教師節和生日,一條條溫暖的祝福簡訊飛到自己的身邊的時候;當清晨來到窗邊,朗朗的讀書聲傳入我們耳朵的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們,難道不快樂嗎?
回顧這些年的從教生活,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和提升。在工作中,我從未停止思考,不斷與學生溝通,不斷調整自我的預期目標與教育教學方法。
漸漸的,漸漸的,我與孩子們的距離愈來愈近。許多時候,我似乎聽見了他們內心跳動的聲音,那麼熱烈,那麼純粹!
他們需要我的引領,需要與我成為朋友,更需要與我分享所有的知識和智慧。
一位名師道:
「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
干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
但他應當如百合,
展開是一朵花,聚合是一枚果;
但他應當如星辰,
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
有此詩一般的情懷,
有此詩一般的人生,
夫復何求?
開學前夜,
如果你是一名新教師,
請你記得今夜的戰戰兢兢,
只有一直記得,
才能永不倦怠。
開學前夜,
如果你是一名老教師,
希望你和我一樣,
在這難得「失眠」的一夜,
想想為師的初心和過往,
在新學期里,
一邊教書,一邊幸福。
編輯 | 齊曉君
責任編輯 | 齊曉君
轉載自 | 教師的名義(ID:jiaoshidemingyi),文章有刪改,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和公眾號。(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


※學霸父親逼10歲女兒每天寫4篇作文,妻子崩潰報警!作為家長,孩子學習應該怎麼抓?| 特別關注
※從《延禧攻略》看做母親的四種格局!媽媽的自我成長竟如此重要 | 精選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