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陶德曼為何樂於出面「調解」中日爭端?

陶德曼為何樂於出面「調解」中日爭端?

正當上海戰事激烈進行之時,10月30日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奉德國政府之命,在南京會見了國民政府外交部次長陳介,正式轉達了德國政府願意為中日直接談判進行斡旋的意向。陶德曼要陳介轉報蔣介石,不要對九國公約會議抱有什麼希望,也不要指望這個會議的一紙決議就能使日本從中國退兵,希望中國立即改變其聯合蘇聯抵抗日本的外交戰略,以與日本開始直接談判的方式來結束中日間的衝突。

陶德曼

當時,納粹德國一方面是日本法西斯的盟國;另一方面又與中國國民政府保持著友好關係,龐大的德國軍事顧問團一直在支持、輔佐蔣介石的剿共與國防建設,德國還供給中國政府大量的武器彈藥以換取鎢砂、桐油等戰略原料。中日戰爭的爆發使德國人處於兩面為難的境地。他們一方面希望日本對華侵略得利即止,應集中力量準備配合其大規模進攻蘇聯;另一方面又針對中國呼籲國際力量調解中日戰爭之請求,向中國賣一個交情;而更重要的是要配合日本的外交行動,抵制英美各國干涉中日戰爭的各種計劃。所以,德國人樂於出面「調解」中日爭端。

早在9月間,國聯曾接受中國政府的請求,將日本侵略中國、違反國聯盟約的行為交付國聯諮詢委員會討論。27日,國聯諮詢委員會通過兩項決議:(一)確定日本的軍事行動違背九國公約及巴黎非戰公約;(二)目前中日衝突與一切國家均有若干關係,應由九國公約會議解決。 這兩項決議,是英美等國不甘心日本獨霸中國而譴責其侵略行動的一個信號。然而,日本政府深知即將召開的九國公約會議對他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日本無論如何都會成為被告在會上遭受譴責。因此,日本決定不參加會議,並慫恿德國、義大利也不參加會議。與此同時,日本還進步暗示德國出面調停中日戰爭,藉以對抗英美列強的干預,避免被動。

廣田弘毅

10月21日,日本外務大臣廣田弘毅會見德國駐日大使赫伯特?馮?狄克遜,表示日本隨時都準備與中國直接談判,假如有個與中國友善的國家,比如象德國和義大利,勸說南京政府覓取解決,日本也是歡迎的。 狄克遜立即將此消息電告柏林。於是才有了陶德曼出面願做調停人的一幕。

馬振犢、陸軍:《抗戰正面戰場啟示錄——八一三淞滬抗戰》

編輯: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划算」的交易:美方一張國書換一份條約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中英談判中耆英巨大的「自主權」是好是壞?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