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汽集團轉攻網約車市場,目標直指滴滴?

上汽集團轉攻網約車市場,目標直指滴滴?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上海汽車集團在8月29日國資委的媒體通氣會上表示將進軍網約車市場,並於10月正式對外披露相關信息。

轉型的方向可以有很多種,上汽為什麼選擇了網約車?

在互聯網深度發展的時代,傳統汽車的衰落是必然的,取而代之的則是新能源和人工智慧汽車的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車企也不得不謀求轉型。

縱觀今年以來傳統車企的一系列舉動:吉利成為戴勒姆股東繼續走出去步伐、長城與寶馬合作新能源汽車、奇瑞正在進行股份轉讓、長安汽車變身為科技公司……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然而上汽為什麼選擇了網約車呢?

在筆者看來,原因可能有3點。

首先,網約車市場的需求和潛能都很大。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5月網約車APP用戶規模達1.88億人,滲透率16.9%。其中,滴滴app市場滲透率高達13.83%。在筆者看來,高滲透就意味著人們對於網約車的市場需求非常大,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逐漸普及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在未來可能會成為網約車的潛在市場。

其次,網約車資本跨界進入現象普遍。今年在網約車領域,像美團、高德、攜程、易到都是跨界而來,並非像滴滴那樣以網約車為主業。在筆者看來,這表明進入網約車領域技術門檻應該不高,只要資本充足完全可以佔據一席之地。

最後,首汽給了上汽很好的參照。同為國企的首汽,進入網約車行業後,雖然規模沒有滴滴那麼大,但是一直保持了平穩發展。易觀數據指出,今年 7月,首汽約車活躍用戶為251.25萬人,比上月增長了10.29%,展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開啟「網約車」,上汽的轉型時機正當時?

近幾日滴滴出行再次出現了令人痛心的女乘客被殘忍殺害事件,3個月時間兩起惡性事件的發生也暴露出企業客服體系和預警機制的嚴重缺陷,讓「滴滴」這個出行領域的絕對大佬遭到了監管部門的約談和社會的口誅筆伐,企業形象一落千丈。

很多人認為,上汽在這個時候突然發聲要進入網約車的領域,恰逢其時,因為滴滴的業務受到了極大影響,順風車業務也無限期下線,對於新入局企業來說是個好機會。

在筆者看來,滴滴固然要因此而受到約束,但是同時,監管不僅會嚴格要求一家企業,整個行業來都是一樣的。監管的趨嚴,勢必倒逼各大網約車平台出台措施保障乘客安全,完善客服機制、報警機制等,對於新入局的企業,各項資質的審核、機制的建立和執行都會更加嚴格,對於上汽來說應該不算容易。

不僅如此,滴滴也給整個網約車行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在出現滴滴事件後不久,高德已經下線順風車業務,嘀嗒也暫停了夜間順風車業務。

更糟糕的是,儘管專車、優享等業務尚在運營,用戶仍可能會改變信任網約車的看法,並因此選擇逃離,從而對整個市場產生不利影響,這也會讓上汽的新平台發展更加艱難。

總的來說,上汽集團拓展網約車業務,能夠為大眾出行提供多一種選擇,但是同時,也要做好與其他平台激烈角逐的準備,畢竟,現在的網約車市場呈現的是一超多小的格局,上汽要想從中脫穎而出,劍指滴滴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P2P平台道口貸現近百萬逾期 待還金額2240萬
如何拯救P2P流動性?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