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Bilibili陳睿:我人生的幾個節點幾乎都和改革開放同拍 改革開放40周年· 生於1978④

Bilibili陳睿:我人生的幾個節點幾乎都和改革開放同拍 改革開放40周年· 生於1978④

原標題:Bilibili陳睿:我人生的幾個節點幾乎都和改革開放同拍 改革開放40周年· 生於1978④

Bilibili董事長兼CEO陳睿  2018年3月28日,陳睿與B站UP主一起,站在了納斯達克的敲鐘現場。這是他人生中經歷過的第二個高光時刻。早在2014年獵豹移動上市時,陳睿作為聯合創始人之一,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當晚的慶功酒會上,陳睿罕見地喝醉了。他與B站創始人徐逸還有COO李旎一起,同場下的員工、投資人一起回溯自己的創業歷程。在其他視頻網站都還在流血虧損時,B站基於自己的獨特的二次元文化氛圍,走出了一條高速發展的道路。回顧往昔,陳睿在自述中寫到,我人生的幾個重要節點,幾乎和改革開放後的幾個時代節點同拍。

陳睿是四川成都人,生於1978年。當時,雲貴川地區有很多「三線建設」者。陳睿的父母也是其中之一,隸屬民航系統。十歲以前,陳睿都是在廠區長大,一直說著普通話。


在四歲時,家裡買了第一台電視機。陳睿的童年記憶,就是一群小朋友擠在一起看動畫片開始的。80年代是日漫入華的早期,有大家喜聞樂見的《聖鬥士星矢》、《龍珠》、《亂馬1/2》、《灌籃高手》等。當時的動漫並不像現在有大量的影視資源,陳睿和他的小夥伴們得先找到書,慢慢後來才有動畫形式。


買漫畫對當時的年輕人講是筆不小的開銷。1990年前後,漫畫冊子9毛錢一本,按照當時的購買力來講,價格不菲。當時城市職工的平均月工資是40元/月,9毛錢可以買一斤豬肉了。據陳睿回憶,當時家裡買雞蛋還在用一種叫做「糧票」的東西。7歲時候(1985年),陳睿想買一個12元的玩具,但母親一個月收入不到100元,買不起,這讓陳睿鬱悶了很長時間。


到11歲時,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家裡月收入超過1000元,母親給他買了一個95元的變形金剛。

陳睿趕上了日本動漫大規模引入中國的好時候。自1980年12月中央電視台引進第一部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開始,日本漫畫在中國市場進入開荒時代。在此後的30多年裡,日漫一直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


除了上文提到的陳睿喜歡的幾部片子,80後的集體回憶《聰明的一休》、《機器貓》、《足球小將》、《北斗神拳》等都是在那個時間段引入的。到了90年代,日本動漫發展進入黃金時期,《美少女戰士》、《宇宙英雄奧特曼》、《蠟筆小新》等接連與觀眾見面。


中國在急速發展,當時對日本動漫的引入政策之寬鬆、尺度之大即使放在今天也令人難以想像。1995年以後,隨著地方電視台興起,進口動漫引進呈現泛濫的趨勢。許多血腥、暴力畫面開始出現在電視機上。受社會輿論影響,國家開始有意識收緊對國外動漫的引進速度。


2001年,中國加入WTO。同年,陳睿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和無數年輕人一樣,當時他的願望是在成都找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同期成都的房價是1600元/平。


陳睿經歷了改革開放後中國變化最大的那幾年。2001年,高校開始實行「統招統分」政策,大學生畢業之後不在包分配,而是自由擇業。IBM、聯想、華為、中興們開始走進校園,搶奪那時還十分稀有的大學畢業生。出於對軟體開發的興趣,陳睿選擇加入了當時的知名軟體企業——金山軟體。

「回想起來,當時我對即將要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正在拉開大幕,我正面臨一個新的時代。」陳睿說。


從高中時代起,陳睿就喜歡呆在電腦城旁邊,特別喜歡計算機。組裝計算機是同期創業者最愛乾的事情(雷軍也有在電腦城打工的經歷)。1994年,陳睿家裡買了第一台攢機商裝的電腦;到第二台時,陳睿就開始自己動手組裝了。奔騰386、486,他都沒錯過。


陳睿是中國最早上網的一批人。1997年沒有所謂的寬頻,都是拉一根電話線去上網,網速連現在的2G的都不如。那個年代歲月靜好,速度很慢。當時的計算機基本只做幾件事情:寫程序、玩遊戲、敲文檔。


入職金山以後,陳睿經歷了互聯網發展跌宕起伏的十年。在陳睿的記憶里,有幾個比較明顯的時間節點:2005-2012年是PC互聯網時代;2012年以後,是移動互聯網時代。2000年6月,丁磊創辦的網易上市;2000年7月,搜狐上市,張朝陽成為年輕人的創業教父。當時的互聯網圈子特別小、也沒有現在這麼繁榮,能夠參與到這個行業里的很多都是基於興趣。


2007年,金山軟體在香港上市。2008年,北京舉辦了奧運會。在整個國家歡騰的氛圍中,陳睿和其他5個年輕人,抱著無知者無畏的精神,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創業,做了一款名為「貝殼安全」的首個雲安全服務。這個名字後消失在互聯網中。後來回憶時,陳睿才知道,同年創業的人有很多,包括現在正在上市進程中的美團創始人王興。

創業維艱。2010年,貝殼安全被金山併購,陳睿成為金山網路(現獵豹移動,NYSE:CMCM)的聯合創始人。當時,他是雷軍的部下。


也是從2010年開始,陳睿成為了B站用戶。當時,這個以搬運為初衷的網站成立不到幾個月,用戶量不到2萬。


陳睿很早就是B站的「鐵杆用戶「之一,每天都要上去刷兩遍。2010年也是波動極大的一年,外有周鴻禕「忍無可忍、有我沒他」的挑釁,內有公司合併重組創建獵豹移動的挑戰。之後,獵豹移動艱難的摸索了兩年,終於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在海外移動工具市場快速增長,大獲成功。


即使工作特別忙,忙到幾乎沒有時間娛樂,陳睿每天也要看半個小時B站。」我當時就非常深刻地感覺到這個產品很特別,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也是在這個時期,陳睿開始認識並了解B站——這是一個真正的愛好者社區。

同期,日本動漫審核力度逐漸放開。每一季的新番陳睿都會去追。陳睿喜歡的番包括:《魔法少女小圓》、《Fate/Zero》、《刀劍神域》、《罪惡王冠》等等。


伴隨內地影市的開放,大銀幕終於能夠找到日本動畫電影的影子,動漫產業的一個標誌性節點是《名偵探柯南 漆黑的追蹤者》上映。一年後,另一部劇場版《沉默的15分鐘》上映,兩周便拿下3000萬票房。2015年,柯南系列的第十九部劇場版《業火的向日葵》也順利於內地上映。


2011年,中國的GDP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陳睿意識到,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個階段,文化產業必定會出現巨大的發展空間。陳睿從小喜歡看動畫,也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振興國產動畫。陳睿預感到,時候來了。他相信,中國人能創作出最好的文化作品,讓全世界的人都來看。


陳睿很快約見了B站創始人徐逸。當時創始團隊規模很小,只有4個人。陳睿提前在網上找到聯繫方式,發出了那封后來改變很多人命運的郵件,並很快得到徐逸的電話回復。


在一次採訪中陳睿透露,在那次見面中,他和徐逸一直聊到凌晨3點鐘。


「咱們是想做一個愛好者的社團呢,還是想未來做一家公司?」


「至少像盛大那麼大的公司。」徐逸回答。


陳睿投資了B站,並以顧問方式參與公司組建,從行政到會計,都是他幫忙找的。


故事就此開始,陳睿成為了B站的第五個社區成員。正是因為陳睿的加入,讓B站走上了與A站完全不同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話說,「比起其他項目,這是最不像能做成一個公司的東西。」


2014年,獵豹移動在美國成功上市。獵豹上市後,陳睿跟雷軍、傅盛表達了想加盟B站的想法。雷軍、傅盛都表示贊同。於是陳睿退出獵豹,全職參與bilibili大小事務,下決心把B站打造成所有愛好者(動漫、遊戲、音樂等)最喜愛的社區;讓所有的創作者都能在上面展現自己的才華,做出好的作品。


陳睿最看重用戶。一個細節是,每次B站出新的致用戶信,陳睿都要親自逐詞逐字修改多次,才能最終定稿。無論如何商業化,陳睿一直認為,B站一直是一個文化的社區、創作者的社區,這個是B站之所以成立的原因,也是B站會一直堅持做下去的一個方向。


到今天,B站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年輕人文化聖地,每個月有7000萬用戶在這裡活躍。每天,有數萬作品在這裡誕生。不僅如此,B站還擁有幾百萬的海外用戶。前段時間,B站投資製作的國產動畫在日本電視台熱播。中國的文化開始反向輸出海外。


在陳睿40歲的時候,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陳睿認為,是時代的發展,給了他不斷去實現夢想的機會。


2018年3月28日,bilibili代表中國「Z世代」概念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中國的年輕一代已經成為被世界資本市場所關注的力量。而陳睿本人,他說從25歲工作開始,自己的心態就沒有發生過根本性變化。據陳睿觀察,現在正在創業路上的年輕人,有足夠多的機會去實現他們的夢想。


"如果不是改革開放造就的現在快速變化的趨勢,我也不可能過著跟我父輩截然不同的生活。當然,我也相信現在的90後、00後又會過著跟我截然不同的生活。30歲以前,我從沒有認真想過這一生,但現在的年輕人在18歲的時候這個問題已經想過很多遍了。他們更是處在一個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時代。」陳睿說。


作者:王付嬌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泰國批准普吉船難賠償預算:遇難者每人賠付20萬元
防震有心得卻沒惦記著水災 日本暴雨讓工廠商鋪快餐歇業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