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跑得比蘇炳添還快?我們認真想了幾種方法

想跑得比蘇炳添還快?我們認真想了幾種方法

一個剛啟動的AI:告別暑假,剛開學的你有沒有覺得學習動力低,作息不習慣,甚至精神渙散、恍如隔世? 別擔心,新學期果殼少年會繼續為你的學習生活保駕護航:從初一到到高二,每個年齡段的同學都可以在這裡感受知識的魅力,聆聽一線大咖講授的在線課程。

有了本AI的陪伴, 相信你會發現生活也沒那麼艱難,期待你在新學期像賽場上的蘇炳添一樣,開啟飛一般的征程~

在剛剛結束的亞運會上,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2秒的成績奪得男子百米短跑冠軍。快到什麼程度?腿都不動!

別誤會,只是截圖太藝術了。圖片來源:sinaimg.cn

不管從物理還是生理的角度分析,九秒多的成績已經接近了人類的極限。我們還能跑得更快嗎?如果能,要在哪些因素上進行改善呢?

我們先來分析跑步時腿部的周期性運動:不斷循環的懸空和觸地。讓人意外的是,懸空部分其實無關緊要。運動員大約要花 1/3 秒的時間把腳提起來又放下,不管是蘇炳添博爾特還是你都差不多。

在空中的那 1/3 秒,也即擺動時間(swing time),很可能已接近生理極限。不過也有一個例外值得注意:雙腿截肢的南非運動員奧斯卡?皮斯托留斯,用兩條人造碳纖維腿奔跑,每條碳纖維腿的重量是普通血肉之腿的一半還不到。在奔跑速度相同的情況下,輕裝上陣的皮斯托留斯,能比腿部健全的選手節約大約 20% 的擺動時間。

使用碳纖維假腿的皮斯托留斯,然而你學不來。圖片來源:buzzsouthafrica.com

對大多數選手而言,跑步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他們的腳可以對地面施加多大的力。想提速,有兩個簡單的選擇:

1)用更大的力蹬地;

2)蹬地的力量不變,但延長作用時間。

選項 2 是灰狗、獵豹高速奔跑的原因之一。它們柔韌的脊椎最大化地延長了四腳著地的時間。前掌著地時,它們的脊椎彎曲並塌陷,後掌著地前就能在空中停留更久。然後,脊椎再次伸長,加長了前掌懸空的時間,也使得後掌觸地的時間更久。

有柔韌脊椎的獵豹,然而你也學不來。圖片:soogif.com

四條腿動物的招數學不來,模仿這一功能的裝備倒是可以一試。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滑冰運動員開始使用一種全新的 「拖拉板式冰鞋」,這種冰鞋的冰刀只在前端與冰鞋相連,後跟部分的冰刀跟冰鞋是分開的。當腳往後滑時,這種新的設計增加了冰刀與冰面接觸的時間,也就是在蹬地力度不變的情況下延長了作用時間。自此,短道速滑的世界紀錄立馬就有了大幅的縮短。

短道速滑運動員穿「拖拉板式冰鞋」 ,然而……如果你練的是跑步,還是學不來。圖片來源:wikipedia

遺憾的是,人們曾試圖製造類似的跑鞋,但收效甚微。這是因為人在跑動中的腿有點像彈簧,接觸地面時人的腿發生壓縮形變,離開地面時會得到一定的反彈。試圖改變跑步者步態的技術往往會干擾這種反彈效果,進而削弱腿部的整體表現。(皮斯托留斯又是個例外,他的假肢比常人的人腿彈性要好,使他接觸地面的時間比其他選手的長 10% 左右。)

對於沒法裝假肢的短跑選手來說,還有一個選擇:對地面施加更大的力。簡而言之,跑得快的人蹬地更狠,當然這個力是相對於體重而言的。一般人蹬地力可以達到自身重力的 2 倍左右,頂尖男性短跑運動員可以達到約 2.5 倍。

從身體的運動推算出施加在地面上的力是個很複雜的問題,相關的研究仍在進行。墨爾本大學用計算機模擬的短跑運動員證明,小腿肚上的肌肉比其他的任何地方在決定跑者對地施力的大小上都要重要。全速奔跑時,臀部的肌肉也愈加重要。如果你要練短跑,不妨著重訓練下這兩個部位。當然,接下來就是拋開各種投機取巧路線的苦練了。

知識點物理八年級上、高中必修1

運動的快慢

牛頓第二定律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健康朝九晚五」,有刪改。

撰文:小老鼠汪

編輯:張帥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少年 的精彩文章:

連skr都收錄的詞典,以後玩梗就靠它了!
最早的程序員,居然是織女!

TAG:果殼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