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皇帝有一樣東西很少賞賜大臣,獲賜的官員都視其為天大的恩遇

清代皇帝有一樣東西很少賞賜大臣,獲賜的官員都視其為天大的恩遇

清代時,皇帝籠絡大臣的方法有很多,有的加官進爵,有的賞賜花翎和黃馬褂,還有的就是直接賞賜現銀。對於官員來說,加官進爵自然是夢寐以求的好事,可是對於銀子卻不那麼稀罕。可有一樣東西,卻極為珍貴,官員最想得到,皇帝也不輕易賞賜,這就是正宗的長白山野山參。

「人蔘出上黨,狀類人形者善」,自從越國范蠡在《范子計然》對人蔘做了如此描述之後,人蔘的價值陡增,此後一直受人追捧,價格一路攀升。到了清代,已經到了有錢買不到人蔘的地步。更為關鍵的是,清代時期,東北的野山參,絕非一般人能享用。

說一般人不能享受,倒不是說政治因素,而是經濟因素。康熙朝名士查慎行在他詩中就說:「一兩黃參值五千」「十金易一兩」。可見,在康熙晚年時,一兩人蔘的價格大概是十兩,到了乾隆時期,一兩人蔘價格是16兩。要是正中的野山參一兩價值32兩,差一點的也要25兩,而且貨源極少,市面上的大多是假貨。

那麼,到了道光時期,人蔘的價格又漲了十餘倍,如果史料記載無誤的話,也就是在1845年左右,每兩野山參的價格已經超過100兩。100兩是多少呢?按照當時的物價,能買一萬多斤糧食,夠30個成年人吃一年。因此可見,長白山的野山參是普通人家想都不敢想的。

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東北關外是龍興之地,一土一木都關係都皇家風水。自康熙到咸豐的二百餘年中,採取了封禁長白山的政策。此後,野山參的採挖權被牢牢控制在皇室手中,只有內務府能進山挖參。因此,對於一般官僚來說,能得到正宗的一兩野山參比金銀來的更實在,也認為皇帝賞賜野山參是天大的恩賜。

清禮親王昭槤在《嘯亭續錄》中描述了一位朝臣受到皇室賞賜人蔘的情形:「得上(皇帝)賜人蔘票,喜極過望,感激涕零」。因為得到了皇帝賞賜的人蔘票,就可以到內務府按票提取人蔘。當然,這種待遇不是一般大臣所能享受到了。

文祥是同治年家炙手可熱的人物,在滿洲貴族中地位僅此於恭親王奕?,官居大學士、軍機大臣,深得兩宮太后的寵信。他就曾多次受到清皇室賞賜人蔘的恩典。同治四年(1865年)十月二十八日有一道諭旨:文祥奏「請假回旗迎養」一折,著賞假三個月,前赴盛京迎養生母來京,並賞人蔘六兩。

文祥是晚清時期的重要人物,文武兼備,辦事能力很強,十分難得,尤其是他與洋人打交道很有一套,是奕?的得力助手。這樣一位重臣要行孝,將母親接來京城奉養,為了表示對他的關心,特賞賜給他皇室高規格的禮物人蔘。俗話說,金銀有價,皇室的人蔘卻無價。這表明了兩宮太后對文祥有感情因素在裡面。

同治八年(1869年)十月,又一道諭旨: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文祥,病逾數月,尚未痊癒,賞給人蔘八兩,以資調理。因為文祥操勞國事過重致病,慈禧太后不僅派出御醫去給他看病,同時還送去了皇室的最大心意——人蔘。

當然,除了文祥以外,像當時的重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也都有賞賜人蔘的記錄。可見,人蔘是皇室籠絡朝廷重臣的不二之選,同時也是一張「溫情牌」。至於一般的朝臣,想要得到一兩人蔘幾乎是不可能的。

除了用來籠絡朝臣之外,人蔘在外交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乾隆時期,琉球國王就曾上書請賜人蔘給老母治病。於是向來大方的乾隆帝也僅僅賜給了他八兩人蔘,而且還大大表揚了琉球國王的孝順。除了這次以外,晚清時期也經常用人蔘和外國人打交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明最冤枉的皇后,因無子嗣被貴妃取代,誰知竟是一場宮廷烏龍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