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低糖」到底是多低?這在美國惹了一樁官司

「低糖」到底是多低?這在美國惹了一樁官司

一份早餐麥片,其中 40%的卡路里都是來自於額外添加的糖分,這種情況下,這樣一份麥片還能夠被稱為「低糖」嗎?

在最近美國的一起消費者起訴家樂氏的訴訟中,一名聯邦法院的法官認為,這應該算作是誤導消費者。

原告是一名叫做 Stephen Hadley 的消費者,他在訴狀中稱,家樂氏標有「健康」「營養」「低糖」等字樣的麥片,有 18%-40%是由添加糖分組成。家樂氏反駁稱,Hadley 不能代表所有的消費者,這些添加糖分的營養程度對每一位消費者來說都是不同的。

加州地方法官 Lucy Koh 對此持不同意見。這位法官審結過不少加州的著名官司,比如蘋果和三星的專利訴訟案。這次她認為,按照購買家樂氏公司旗下不同糖分標識來分,應該可以將消費者分成三類,而不是如家樂氏所聲稱,無法具體標註,也就是購買標有「低糖(lightly sweetened)」「有益心臟健康(heart healthy)」或者沒有糖分額外標註的麥片的消費者。消費者面對這些食品所遭受的影響,也應該是分為這三種層次的。

這次爭論的根本原因,還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監督局(FDA)對低糖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在食品中添加多少糖算「低糖」,仍然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

隨著人們日益關注健康,選擇低糖、無糖食品已經是減肥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低標準,但是這本身就很難保證。

中國關於「低糖」看起來有較為嚴格的規定,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無糖(即可以標識為零)的限值是每 100g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糖,乳糖)的含量小於等於 0.5 g。低糖的標準是每 100g 中碳水化合物(糖,乳糖)的含量小於等於 5g。但是許多食品生產廠商為了增加食物的風味或口感,會在食品中加入安賽蜜、阿斯巴甜等食品添加劑。

日常消費中,標有無糖、低糖的食品,也不一定全是無糖的。2017年,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上海市27 家奶茶鋪的 51 件樣品檢測結果顯示:無糖奶茶大量含糖,奶茶中沒有牛奶,好的口感則來自於乳脂肪。

關於保持低糖或無糖飲食就能保持健康,醫學界最近又有一些新的爭論,但是至少在食品生產中,所謂「低糖」還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

題圖來自  VisualHunt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