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華人科學家首次斬獲能源「諾獎」!

華人科學家首次斬獲能源「諾獎」!

羅馬當地時間 2018 年 7 月 23 日,鑒於其在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方面的科研成就,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王中林教授被授予埃尼「前沿能源獎」,是迄今為止第一位獲得埃尼獎的華人。

埃尼獎(Eni Award)是世界能源領域最權威、最負盛名的獎項,與計算機界的圖靈獎、數學界的菲爾茲獎及沃爾夫獎等並稱為領域性的最高獎項。

王中林教授的獲獎理由為「(王教授)開發了『摩擦納米發電機』裝置,憑藉這個裝置,自然中的能量,大到海洋中的波浪,小到肌肉收縮或者血液流動,都可以被轉化為高產的電能,這極大地拓展了能源提取及生成的可能覆蓋範圍」。

圖|Winners of the 2018 Eni Awards announced Press Release

摩擦起電大概是從古希臘時人們就知道的物理現象,但是直到現在也常常被認為是一種負面效應而被極力避免。

2012年王中林教授及其團隊首先發明了摩擦納米發電機(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後簡稱 TENG),利用摩擦起電效應和靜電感應效應的耦合將微弱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其可以在低頻條件下(

TENG 具有四種基本的工作模式,分別為:(a) 垂直接觸-分離模式, (b) 水平滑動模式, (c) 單電機模式,(d)自支撐摩擦電層模式。

圖|TENG 的四種基本工作模式(來源:參考)

基於上面的四種模式,王中林教授及團隊製備了不同結構的 TENG,用以收集不同形式的機械能,從而實現高效的能量轉換。

圖|通過 TENG 收集腳踏能量點亮 LED 燈泡(來源:參考)

TENG 因其輸出率高、重量輕、成本低、易製造且體積小的優勢,有著廣闊的商業化前景,還可以通過跟其他電池、能源技術相結合,將我們身邊浪費掉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從而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法拉第提出了電磁感應原理,奠定了電動機的雛形;麥克斯韋提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組,為納米發電機提供了理論基礎。今天,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納米範圍內通過摩擦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王中林教授及團隊發明的 TENG 的現有應用有哪些,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裡,EmTech China 2019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王中林教授會親自為您解讀。

2019 年 1 月 19 日至 21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將在北京國貿三期舉辦第二屆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截至目前,已有 14 位重磅嘉賓確認出席。

掃描上圖二維碼購票,參與全球新興科技峰會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EmTech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 2018 年首次落地中國,便受到了廣泛關注,為關心最前沿科技發展趨勢的中國觀眾提供了近距離接觸全球「最強科技大腦」的絕佳機會。1500 余位參會嘉賓從全球各地齊聚 EmTech China 2018 會議現場。18 位世界級科學家、21 位全球頂級科技公司領袖、35 位中國青年科技精英圍繞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區塊鏈、可持續能源、生物醫療、自動駕駛等前沿話題,密集呈現他們的智力資源,向所有人講述他們所研究的「現世」與「未來」。

從籌備進度來看,EmTech China 2019 不論從嘉賓量級、會議規模、內容豐富程度上看,都將大幅提升!目前已確認出席的 14 位科技領袖包括:

全球納米技術研究第一人

王中林現任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校董事講席教授,Hightower 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是首位中組部「千人計劃」頂尖人才與團隊入選者,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和創始所長。

作為國際公認的納米科技領域領軍人物,他發明了壓電納米發電機,摩擦納米發電機,並首先發展了自驅動系統和海洋波浪能的原創大領域,為微納電子系統的發展,物聯網,感測網路,人工智慧和人類未來的能源開闢了新途徑。他開創了納米結構壓電電子學和壓電光電子學等領域,對納米機器人、人-電界面、納米感測器、LED 技術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王教授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歐洲科學院院士。在Google Scholar(谷歌學術)2018 年 6 月公布的資料來看,王教授發表的論文已被引用 16 萬次以上,H因子高達 207,在全球納米技術專家學術引用與影響力中排名第一。

星際採礦師

Chris Lewicki 畢業於亞利桑那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專業。曾任 Arkyd Astronautics(行星資源公司前身)的 CTO,現任行星資源公司總裁兼 CEO,主要負責公司使命和願景的戰略發展,同時作為技術中堅領導公司運營。

Chris Lewicki 曾在 NASA 火星探測器「勇氣號」和「機遇號」任務中擔任飛行總監,在「鳳凰號」火星探測器項目中任火星表面任務負責人,並參與了「流浪者號」和「鳳凰號」這兩個項目的系統工程的研發、裝配和發射任務。

為了表彰其成就,NASA兩次授予 Chris Lewicki 美國宇航局傑出成就獎章,並以他的名義命名了一顆小行星:13609 Lewicki。

他拋棄了 Illumina ,選擇牛津納米孔

2016 年,在 Illumina 和牛津納米孔關係的官司進行得如火如荼的緊張時刻,當時 Illumina 的副總裁,主管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 Richard Compton 先生離開了,轉而加入了牛津納米孔,並一直至今,任牛津納米孔的副總裁。

在加入 Illumina 之前,Richard 曾在達索系統(Dassault Systèmes)的副總裁,並主管 Biovia 的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業務。在達索系統的 12 年中,他主要負責幫助商業和研究類的客戶在科研和質檢環境下集成部署企業軟體解決方案。

Richard Compton 先生將結合自身經歷,解讀更多基因測序界技術突破及其背後的故事,解讀納米孔測序技術的顛覆價值,以及牛津納米孔未來將在中國的布局藍圖。

太空科研民主化先驅

作為 NanoRacks 的CTO,Mike Lewis 主要負責公司的科學、技術和工程方面,以確保滿足用戶對空間的商業需求。

在加入 NanoRacks之前,Mike 曾是 Deep Down 的首席工程師,主要負責構建海底結構,服務於深海石油資源的開採操作。此外還曾就職於航天公司(Tethers Unlimited),機電設計公司(ANCO Engineers)等,並曾任韋伯斯特大學的兼職教授。

想要了解更多致力於太空空間科研資源民主化(「Space4Everyone」)的 NanoRacks 的技術優勢、商業目標及未來的合作機遇,就讓 Mike Lewis再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親自告訴你。

他是「百年老店」轉型的 AI 領軍人物

和世界上的其他「百年老店」一樣,老牌工業公司通用電氣(GE)在一些人眼中已經「不夠時尚」。但是,正如通用電氣的前董事長傑夫·伊梅爾特說過的:「當我們乘坐飛機透過舷窗望出去的時候,你看到的那個發動機可不是谷歌公司製造的,它是通用電氣製造的。」

同樣的道理也出現在像磁共振設備、燃氣輪機、火車機車等領域。因此,儘管GE 和谷歌、Facebook 這些公司相比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基因,但 GE 始終都是一家科技公司。

事實上,GE 不但是技術公司,也是基礎設施公司,這也構成了 GE 與眾不同的地方:它與真實的世界密切相關。現在,在 GE 對未來的展望中,AI 的應用正在成為其規劃的重中之重,其中的領軍人物正是其軟體研究全球副總裁 Colin Parris。

如今,他在 GE 正帶領一支團隊將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配對,利用人工智慧對機器進行優化操作。成果如何呢?在某些情形下,微型機器人所攜帶的攝像頭已經能夠在布滿灰塵的金屬渦輪葉片上發現微小裂紋了。

帶領一家擁有超過 120 年歷史的企業突破自身瓶頸,Colin Parris 和 GE 的科技故事既講述著過去,也預示著未來。

他擁有「世界上最有價值工作經驗」

雖然這幾年全球以近乎瘋狂的速度湧現出大量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但鮮有公司能像 Aurora Innovation 這樣低調神秘卻吸引到無數人的目光。

一個原因是,Aurora Innovation 可謂集結了全球自動駕駛領域最有話語權的頭腦:這家成立於 2016 年的公司,其三位創始人分別是谷歌自動駕駛項目前負責人Chris Urmson 、特斯拉 Autopilot 項目前負責人 Sterling Anderson 和 Uber ATC 自動駕駛前負責人 Drew Bagnell。

其中,創始人 Chris Urmson 於 2009 年加入谷歌,那個時候谷歌的自動駕駛項目尚未啟動。到了 2013 年,Chris 從 Google X 實驗室創始人之一的 Sebastian Thrun 手中接過主管一職,此後便帶領團隊攻關自動駕駛,幫助谷歌的無人車積累了 180 萬英里的行程。

目前為止,這位自動駕駛領域先行者的工作經歷已經超過 10 年,其技術、實戰經驗業內少有人能與之匹敵,這也就是為什麼 Chris Urmson 被譽為 「有著世界上最有價值工作經驗的人」。

Chris Urmson 並不常在公共場合露面,但他每次關於自動駕駛的觀點都值得所有關心自動駕駛的人仔細玩味,相信這一次也不例外,因為自動駕駛技術關乎人類的未來,更關乎人類的生命安全。

比特幣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

你可以不了解密碼學,可以沒聽說過「去中心化」,可以分不清楚公鏈和私鏈的區別,但是你一定聽說過比特幣,而且你很可能知道現在一個比特幣要六七千美元,那麼比特幣和比特幣基金會又有什麼關係呢?

比特幣基金會,是仿照 Linux 基金會的模式成立的,不斷為比特幣的相關事業發展而努力的非盈利性公益組織。基金會負責從比特幣的交易方式到全球比特幣社區運營等各個方面。

Patrick Murck 作為比特幣基金會的聯合創始人,曾參與過數家金融科技創投企業,並作為企業家、顧問、律師等角色貫穿在整個金融科技產業鏈中。同時也是哈佛大學網路與社會中心的研究員,從事比特幣、分散式賬本和智能合約的法律法規應用研究。

2014 年,Patrick Murck 因其在全球比特幣及數字經濟政策監管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入選「美國 50 位最傑出律師」;2017 年他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任命為金融科技高級顧問委員會委員。

現在,Patrick Murck 作為新興支付領域和金融科技領域合法性和監管方面的世界級意見領袖,將如何看待時下大熱的虛擬經濟、ICO 監管等一系列區塊鏈技術興起而引發的問題,他會在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親自告訴你。

F1 賽車電池王開啟「桌面金屬」時代

工業革命時,工人彼此獨立地在不同機器上工作的流水線式生產,讓工廠實現大批量製造;如今,一度大熱的 3D 列印技術具備了改變製造業的可能,但是又面臨著價格高昂、潛在安全隱患及質量粗糙等問題。

Desktop Metal(桌面金屬,後稱DM)找准了製造業背後的商機,聚焦金屬 3D 列印,致力於實現工程師辦公桌案頭列印金屬原型的想法,提供「端到端金屬 3D 列印方案」。

2015 年,DM 成立;2017 年 2 月,拿到包括 Alphabet(谷歌母公司)和寶馬旗下風投機構的 C 輪融資,估值達到 3.5 億美元;2017 年 7 月,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NEA),Alphabet(谷歌母公司)領投 D 輪 1.15 億美元,DM 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

DM 在創立三年後迅速成長為可以與 Uber 齊名的獨角獸,而其最新產品(桌面型 「Studio」 和工業級 「Production」 )也不負眾望,可以實現快速、低成本、大批量的金屬原型生產,讓工程師們 「在桌面上進行金屬原型製造」 的夢想成為可能;寶馬,作為 C 輪融資方,很可能會將其應用於自身零部件製造中。

Jonah Myerberg 在創立 DM 之前,曾效力於 A123 System ,領導了專註於高性能電池開發的賽車運營部門,其所研發的產品被大多數 F1 車隊(如梅賽德斯賓士、紅牛等)採用。他還曾任保時捷車隊的賽車工程師。

2015 年 Jonah Myerberg 以創始人身份加入 DM,現作為公司 CTO, 負責 DM 公司 3D 列印解決方案的技術方向。Jonah Mereberg 將從技術入手,講述 DM 的金屬 3D 列印工藝及其對製造業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

他一手打造了矽谷VC決策背後的最強智庫

矽谷的 VC 們如何尋找科技領域的獨角獸?有一個數據智庫最懂他們,那就是由 Anand Sanwal 創辦的 CB Insights。

早些年創投興起時,無數的創投機構對於創業公司的數據十分饑渴,就如同美國曾經淘金熱的賣鏟商人一樣,而 Anand 正是嗅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機。不過,他選擇另闢蹊徑,專註於提供垂直領域的熱門數據。很快,CB Insights 就成長為「獨角獸」捕獵戰背後的最強數據智庫。

如今,CB Insights 已儼然化身成「獨角獸領域的彭博社」,甚至連《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這樣的頂級媒體,都在引用他們生產的數據報告。

所以,如果你好奇每一年的《全球最強 AI 創新公司》、《全球財富科技發展趨勢》、《全美年度風投報告》、《全球最有價值金融科技 250 強企業 》等數據報告背後的科技故事,甚至只是單純好奇這家全球風險投資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投資研究機構,不如讓一手打造這些成績的 Anand Sanwal 親自告訴你。

他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區塊鏈領袖」

他被《紐約時報》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區塊鏈領袖」。眾所周知,區塊鏈正受到全世界前所未有的關注。其中,有一個開源項目在業內幾乎無人不知,那就是 Linux 基金會旗下「超級賬本」(Hyperledger)。

該項目的成員既有如 IBM、埃森哲、Intel 、思科、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也有 JP 摩根、富國銀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這樣的金融大鱷,而管理這個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夢之隊」的人,正是萬維網奠基人之一、傳奇開源鼻祖 Brian Behlendorf。

他曾主導開發了當今最流行的網頁伺服器 Apache Web Server ;如今,Brian 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到超級賬本項目中,加速區塊鏈軟體和系統的開發,繼續延伸區塊鏈的邊界。

Brian 在區塊鏈領域的地位已經毋庸置疑,以至於如果某些區塊鏈領袖的評選沒有出現他的名字,人們甚至會懷疑這個評選的可信程度。

紛紛擾擾之中,如果有一個人對於區塊鏈的解讀值得全世界傾聽,Brian 一定在絕大多數真正關心區塊鏈技術的人的名單內。

他正在創造治癒癌症的「中國機遇」

喬布斯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採訪時曾表示:「我要麼是第一批以這種方式擊敗癌症的人,要麼是最後一批死於癌症的人。」

隨著一種名叫 「CAR-T」 的生物技術的橫空出世,喬布斯未了的心愿有望實現。近幾年,CAR-T 療法已在腫瘤學領域掀起了一場風暴,在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方面展現出了強勁療效。

而在中國,有一家公司正在全面推進 Kite Pharma 獲 FDA 批准的第一款產品Yescarta 的技術轉移、製備驗證等工作,希望早日為國內淋巴瘤患者帶來全球領先的治療手段,那就是復星凱特。

得益於復星凱特 CEO 王立群和他的團隊,Yescarta 將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在中國實現轉化落地獲批的細胞治療產品。王立群曾於美國寶潔、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和葛蘭素史克在中國研發中心的重要管理崗位上任職近 20 年,在美國和中國的生物製藥領域擁有豐富的研發技術和管理經驗。

而復星凱特相中的這款產品,其意義更不僅僅局限於給中國的患者帶來福音,更是對國內 CAR-T 規範化和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知道,雖然目前國內尚未放開細胞治療的商業化生產,但國家食葯監總局葯審中心關於細胞產品的臨床實驗細則落地在即,國內 CAR-T 的投資、臨床應用也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爆發。

他創辦了全球最「性感」數據科學社區

谷歌在 2017 年收購了大量的初創公司,但是有一起收購案例驚動了整個人工智慧界。那就是買下全球最大數據科學社區、數據競賽平台 Kaggle 。

數據顯示,Kaggle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超過 85 萬的數據科學家用戶。放在 10 年前,「數據科學家」這個工種幾乎沒有人知道,但現在,所有進軍 AI 領域的公司都在竭盡全力地爭奪這些專家,《哈佛商業評論》甚至稱數據科學家是 21 世紀「最性感」的工作。因此,當下的數據人才爭奪戰,Kaggle 絕對是全球各大企業最不能錯過的高地。不僅僅是企業,國內外不少頂尖高校也會把 Kaggle 作為培養和衡量學生專業能力的途徑之一。

Kaggle 成功的邏輯其實不複雜,它憑藉其開創性的「數據科學運動」,成功連接企業需求、數據和數據科學人才。但這個平台已經難以被取代,因為在這裡,集結了全世界最頂尖的數據科學家,並搭建起了含金量頗高的全球數據科學家網路。

而 Kaggle 連接世界上最聰明的頭腦的背後,是一個同樣敢於打破常規的人——Anthony Goldbloom 。他正是「創新不僅僅是一個智力過程,而是對內在維度的追求」的真實寫照。

計算機安全教母欲創造區塊鏈「綠洲」

幣圈、鏈圈的世界裡早已「神話」泛濫,但當 Dawn Song 和她領導的區塊鏈公司Oasis Labs 浮出水面時,整個矽谷依然為之興奮。

Dawn Song 享譽全球計算機界。她曾是「麥克阿瑟天才獎」、「古根海姆獎」、「美國斯隆研究獎」、「 AMiner 最具影響力學者獎」的獲得者,並於 2009 年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09 年「 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全球榜單。她在業內更廣為人知的一個身份其實是「計算機安全教母」。

她最新的創業項目同樣集結了一批頗具學術實力背景的人,Oasis Labs 團隊成員分別來自隱私、安全、分散式系統、AI 等領域。這家初創公司近期公布,它已籌集 4500 萬美金,並且也是首個得到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新設立的 3 億美金加密貨幣基金支持的項目。

那麼,Dawn Song 和她的團隊究竟打算做什麼呢?Dawn Song 曾對我們透露,Oasis Labs 開發了新的「保護隱私」的智能合約技術,克服了當前最受歡迎的智能合約平台以太坊的重大局限。Oasis Labs 的共同目標就是將軟體與其所謂的「可信硬體」結合,將極大地擴展智能合約的用途。

而關於 Oasis Labs 在這個目標上究竟做到了哪一步?全球區塊鏈技術又將有何創新?在 EmTech China 2019 上,Dawn Song 會親自告訴你。

他創造了集眾多編程語言優勢於一身的Julia

Viral Shah 博士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專業,是 Julia 項目的共同創建者之一,也是 Julia Computing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他在構建開源軟體方面經驗頗豐。除了 Julia,他還是 Circuitscape 的作者之一。Circuitscape 是一個開源程序,借用了電子電路理論中的一些演算法。

他也曾是印度國家身份證項目 Aadhaar 的早期成員之一,他重新架構了印度的國家社保系統,其所覆蓋的社會群體,及其相應的待遇得到明顯提高,同時避免了大量的財政流失。

想要了解 Julia 語言的現狀、應用前景及未來幾位創建者的努力的方向,Viral Shah 博士會在 EmTech China 2019 現場呈獻給各位。

圖| EmTech China 2018 會議現場

而現在,EmTech China 2019 的籌備工作才剛剛開始不久,DT 君手頭的邀請嘉賓名單,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熱門前沿科技領域的標杆性人物,我們將隨時對外公布確定出席的近 50 名演講嘉賓名單,敬請關注!

EmTech China 2019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的舉辦場地已經確定,本次會議地點定為北京市國貿三期,以求為參會嘉賓們提供最佳的參會體驗。目前,我們也開啟了「早鳥票」註冊通道。

為了保證大家不會錯過2019 年初的這場「科技盛典」,DT 君這次提前開放了參會註冊通道,以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考慮是否需要為自己的科技知識體系「付費充值」。由於 EmTech China 2018 門票銷售太過火爆,DT 君不得不提前一個月關閉註冊通道,導致很多得知活動信息較晚的朋友們無法註冊參會。EmTech China 2019,我們將實行更為靈活的註冊制度,儘可能讓大家不再留有遺憾。

今天,我們向您發出這封邀請函,邀您進入我們的世界,與全球最強的大腦們思想碰撞—— EmTech China 2019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

EmTech China 2019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商務合作、媒體合作現已全面啟動,如果您想與我們在新興科技的舞台上產生碰撞,請在對話框回復「合作」與我們溝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開啟「狂暴」模式!5000輛Model3達成,但這是否曇花一現?
富士康與珠海政府達成合作,或將進軍晶元領域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