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川企赴尼泊爾建水電站:不僅利潤可觀 也能補齊尼泊爾電力短板

川企赴尼泊爾建水電站:不僅利潤可觀 也能補齊尼泊爾電力短板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賴芳傑 攝影楊濤 尼泊爾加德滿都報道

成都小伙張伽瑞喜歡這份外派尼泊爾的工作,不僅是能深度探索一個新的國家,也能享受單槍匹馬乾事業的成就感。作為川開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開)尼泊爾辦事處項目開發經理,張伽瑞已經在尼泊爾待了近一年的時間,是該項目在尼泊爾的一名「探路人」。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川開電力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開發經理張珈瑞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

8月9日,封面新聞記者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見到了張伽瑞,是一名90後朝氣蓬勃的帥小伙。川開尼泊爾辦事處距離機場不遠,從主幹道拐入一條小巷子,在一所本地學校的對面,一棟3層小洋樓便是。從小洋樓陽台上望下去,還能看到穿著校服的學生成群結隊,熱熱鬧鬧地在打籃球、羽毛球。這棟小洋樓里除了有川開,還有一家重慶的民營企業。他們吃飯、住宿、辦公等都在這裡。

在8月的盛夏陽光里,匆匆一瞥加德滿都,是塵土飛揚之感。然而,走出主幹道,繞進蜿蜒的小巷子里,就是另外一番天地,厚重的歷史韻味與精緻的藝術氣息迎面撲來。這也是張伽瑞眼中的尼泊爾。

2018年8月8日,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在尼泊爾的時間裡,他除了閑暇時間深入了解本地文化,大部分時間都用於與尼泊爾工業部、電力局、中央銀行、電力發展部等政府部門對接,跟進審批進度。平時去得最多的是電力發展部。因為發電許可證由電力發展部簽發,這是項目開工的關鍵。從拿到發電許可證的那一刻起,5年的工期就進入倒計時。在30年的經營期後,項目將直接轉交給尼泊爾政府。

「我在電力發展部對接得很流暢,在工業部就比較困難。」工業部一些員工的英語水平,讓張伽瑞很頭疼。「說了半天,我們互相都聽不懂。」他說,尼泊爾基層辦事人員的英語水平有待提升,辦事效率也有待提高。

30年的經營期少嗎?企業可以從中盈利嗎?面對記者的問題,張伽瑞說,從在商言商的角度,企業的收益很可觀。從民生的角度,項目能改善電力短缺,當地人對此也很歡迎。

2018年8月10日,尼泊爾加德滿都街頭,一位電力工人正在檢修電力設備。

張伽瑞在尼泊爾負責的項目是「上馬相迪一水電站」。 馬相迪河共規划了八級電站,「上馬相迪一」為第五級(從下游向上數),裝機容量112.5MW,年發電量652.725GWh,年銷售電量620GWh。流域內森林覆蓋好,只有很少人定居並且佔用耕地很少。

據悉,目前,該項目股權轉讓已經獲得了中國四川省商務廳、發改委、外管局的批複。獲得了尼泊爾工業部和中央銀行的批複,目前正在股東變更當中。目前正在獲得發電許可證的過程中,預計在近期能拿到。

中國的水電站開發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如何選擇走出去的目標國家?「首先要研究這個國家的政策,再看這個國家有沒有能力消費這些電力能源。」在張伽瑞看來,尼泊爾符合這兩點。他經常關注尼泊爾政府發布的報告。尼泊爾對外商制定了優惠開放的政策。同時政府發布的報告顯示,尼泊爾只有65%的人口接入了電網,2016年2017年財年,尼泊爾抑制狀態下的高峰需求是1400兆瓦的電力,而國內僅裝機了978兆瓦,且每年的用電量7%-9%的幅度增長,有充分的消費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從《延禧宮略》口紅只塗一半,談談古代都有哪些奇葩唇妝
親歷普吉島大浪的中國遊客:浪比船都高,船身幾乎是90度搖擺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