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羽毛球裝備:林丹的手膠為什麼這麼纏?對打球手感有幫助嗎?

羽毛球裝備:林丹的手膠為什麼這麼纏?對打球手感有幫助嗎?

最好的手感是不是直接握著木柄,皮破了不在考慮範圍。這幾天在等底膠到貨,沒事抓抓木柄,發現手感真好。

(槐序)

天堂有羽(《羽毛球》特約編輯):我不知道你這種想法從何而來,是否是受林丹手膠特殊纏法的影響?

羽毛球裝備:林丹的手膠為什麼這麼纏?對打球手感有幫助嗎?

(圖片來自網路)

直接用裸柄我還沒試過,但是木柄上面只纏一層薄手膠是試過的,當時感覺非常硌手,而且拍柄稜角特別明顯,稜角處的手膠膠面用兩次就被磨穿了。因此,我覺得跟直接用木柄區別不大,體驗非常一般,我個人不會推薦。

在木柄上直接纏最薄的手膠,我身邊唯一一個常年這麼用的人,是位華人杯准冠軍級的高手。他的殺球追求角度刁鑽,想讓每個球都貼網而過。據他說,這種技術上的偏執,讓他在球拍上只能用超輕拍,在拍線上只能用極細線,在磅數上只能用超高磅,找穿線師只能找完美主義者(比如在下),而且後來發展到球拍的手柄只能用極細柄,纏最薄膠,這樣才能讓球拍的控制性能達到無死角。

林丹的纏法據他自己說出發點是:這樣就沒有人會拿錯他的球拍了。因為專業隊員的球拍都是品牌贊助的,可能會出現全隊都在用少數幾個型號的球拍,球拍被拿錯是正常的情況。據說能打出0.5克重量差異的丹神,怎麼會允許自己老是在習慣新球拍,所以他手膠要纏得特別有個性,甚至還要在拍頭上纏白色膠帶。然而他也不是完全裸柄,只是上半部分不纏,這樣處理網前小球時的手感會更加清晰一點。

這個只纏半柄的做法,我曾經學習過,目的不是想提高網前手感,而是發現自己殺球的時候握拍太靠上,想用這種方法逼自己把握拍的位置往下靠。

如果你的打法並不想往角度偏執的方向發展,不想太過冒險用小角度去占對方起球的小便宜,也並不需要像丹神一樣球拍容易被誤取,這個應該是個偽命題才對。手膠之所以會成為球拍上的標配物,其在吸汗、防滑、避震、緩衝等方面的作用還是不能忽視的。

羽毛球裝備:林丹的手膠為什麼這麼纏?對打球手感有幫助嗎?

(圖片來自網路)

其實,跟你類似的問題還有:

1、最好的手感是不是把球拍的膠粒全部撥掉,直接穿線?

手感是不是最好不清楚,但這是可以讓擊球聲音最大化的一個特殊方法。原諒我沒有試過,只是聽資深的產品經理提及。他稱很多大品牌的球拍不用加厚膠粒的原因,就是怕間接影響打球手感,直接影響擊球聲音。之所以不敢試,以前在寫膠粒的文章里已經提到過,膠粒是穿線過程中必要的緩衝物,可以讓拍線「軟著陸」在線槽上面。如果沒有,「硬著陸」的結果是你的球拍容易塌陷。事實上,我認為我們的手感與對擊球音的追求,還不到必須冒用塌陷的風險去交換的程度。

2、最好的腳感是不是不穿鞋,直接赤足上陣?

羽毛球運動基本不可能赤足,因為有太多的拖步,在摩擦係數特別高的羽毛球場上,拖上一步,腳上立即就會有著火般的刺痛感。只是據《天生會跑步》一書介紹,有一位鐵人三項的國際選手,因為嚴重扁平足,試了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特殊跑鞋後灰心失意,後來乾脆就赤腳跑,結果把自己的扁平足給治好了,還拿了不少獎項。所以這個問題可以換一下,最好的腳感是你打球的時候才穿鞋,平時不要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