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勝利日,對今天的日本再敲一次警鐘!

勝利日,對今天的日本再敲一次警鐘!

執筆:斬馬刀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當我們今天慶祝這個勝利紀念日時,回顧起那段沉甸甸的歷史,很多人都會情不自禁地補一句:「警鐘長鳴」。

這並非杞人憂天。就在幾天前,日本公布了2019年度防衛預算,再次創造了歷史新高並實現「7連漲」。幾乎同時公布的「2018年版防衛白皮書」也還在繼續渲染「中國威脅」,聲稱中國「不透明的軍事擴張以及海洋活動」是包括日本在內的「地區及國際社會的安保隱患」。

勝利日,對今天的日本再敲一次警鐘!

有人問,刀哥今天是想說要警惕日本再次發動侵華戰爭嗎?

不。70多年前的抗戰,本質上是一個中等工業國強加給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的侵略戰爭,我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用無數鮮血和生命,對抗用近代化工業武裝起來的戰爭機器。

如今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的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刀哥相信,曾經險些亡國滅種的歷史悲劇絕不會重演。

近現代中國的悲劇不會重演,但日本似乎正在走上一條熟悉的老路。

日本上一次防務預算連續大幅增加,還得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面對當時咄咄逼人的蘇聯,大感吃力的美國想起了遠東的小夥伴。1981年日本首相鈴木善幸訪美時,雙方第一次明確了兩國的「同盟關係」。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訪美時更進一步表示,要將日本建成美國「不沉的航空母艦」以防止蘇聯「逆火」轟炸機和軍艦、潛艇的南下。

必須說,作為乖巧聽話的小夥伴,當時的日本對美國老大哥可謂盡心儘力。

勝利日,對今天的日本再敲一次警鐘!

日本政府明確表示在美國對蘇的全球戰略中要承擔更多的「國際義務」。說白了,就是日本要大幅增加防務預算,分攤更多的駐日美軍開支,以及更多地採購美國武器。

中曾根康弘坦承,「在對蘇戰略上,日本與美國處於一個同心圓,美國是進攻的矛,日本是防守的盾。」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曾根康弘執政的5年間,日本防務預算年均增幅達6%,並在1987年首度突破GNP(國民生產總值)的1%。也正是從1987年開始,日本這個沒有軍隊的國家,防務開支進入世界前十:1987年是世界第六,1989年成為世界第三,隨後多年保持世界第二。

如今我們熟悉的那支裝備精良的自衛隊,其實正是在此期間奠定的基礎。1974年到1994年,日本自衛隊新裝備的採購佔比平均為23.5%,1989年的峰值甚至高達28%,各種新武器源源不斷的服役,讓自衛隊走在了對抗蘇聯的巔峰時期——陸地上,11座遠程預警雷達站時刻監視蘇聯導彈動向;海上,新組建的八八艦隊跟隨美國海軍,追蹤潛伏太平洋的蘇聯潛艇;空中,當時最先進的F-15J戰鬥機隨時攔截蘇聯轟炸機群……

狡兔死,走狗烹。

當1991年紅色巨人轟然倒下時,以對抗蘇聯名義壯大起來的日本自衛隊,卻變成了美國的眼中釘。當日本激進分子高喊「日本可以說不」時,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美軍也把日本自衛隊視為「潛在威脅」,五角大樓甚至秘密舉行過模擬攻擊演習。

勝利日,對今天的日本再敲一次警鐘!

蘇聯解體後,美國開始對日本實行高壓政策,伴隨著經濟層面的重重打壓,在軍事合作上美國也屢次設置技術壁壘,避免防衛技術的主導權再次落入日本手中。柯林頓政府執政初期,美國國防部宣布,如果沒有等量級的日本軍民兩用技術的流入,那麼在聯合開發項目中,日本承包商將無法獲得美國相關軍事技術。

雖然1997年前後,日本防務開支總額按照慣性衝上歷史高點,但扣除通脹和人工費用等因素後,實際日本的防務預算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隨著裝備日益老化和美國對新軍事技術的「留一手」,曾經顯赫一時的自衛隊陷入停滯期。

如果不是中國的突然崛起,很難說美國對曾經鞍前馬後效力的日本,還會做出什麼。直至21世紀初,美國的這種防備也並未徹底放下。日本想向美國求購「最強戰鬥機」F-22,美國多次拒絕後,為徹底斷了日本的念想,乾脆出台法律禁止F-22出口。

恩,當年的親密盟友,不過如此。

蘇聯倒了,中國來了。

歷史看似開始了新的循環。

在應對「中國威脅」的幌子下,日本和美國重新成為親密盟友。

日本多地瞄著中國的遠程預警雷達開始升級換代;日本准航母跟隨美國海軍在南海巡邏;航空自衛隊攔截中國軍機次數創新高變得司空見慣;曾苦求而不得的隱形戰機,美國也主動送貨上門……

勝利日,對今天的日本再敲一次警鐘!

一切都那麼熟悉,伴隨著美日關係走近,是日本防務開支七連漲,是日本買了更多的美國軍火,是分攤了更多的駐日美軍開支,是承擔了更多「國際義務」。

平心而論,日本的防務預算比例並不高,佔GDP比例也才剛超過1%,遠沒有達到美國要求盟友的2%甚至4%,在經歷多年的防衛預算縮減後,只要擺的平國內民眾的不滿,如今適當增加並不為過。但日本增加防務預算非得要拿中國威脅為借口,不惜損害中日關係也要充當美國印太戰略的馬前卒,未免有些太健忘了。

美國當真可靠嗎?冷戰時期,在觀摩蘇聯著名的西方-81演習後,歐洲曾感嘆:「不幸的是,西歐距離美國很遠,遠到隔著大西洋;更為不幸的是,西歐距離蘇聯很近,近到眼皮子底下」。這句話稍微改一下,同樣可以送給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

「日本距離美國很遠,遠到隔著太平洋;更為不幸的是,日本距離中國很近,近到眼皮子底下」。

勝利日,對今天的日本再敲一次警鐘!

何況,給美國當走狗的下場,這才過了多少年,安倍不會忘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