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太陽日冕噴髮根本沒有類似於閃電的形狀?

太陽日冕噴髮根本沒有類似於閃電的形狀?

原標題:太陽日冕噴髮根本沒有類似於閃電的形狀?


俗話說,所有的舊事物都是新的,雖然這個短語通常指的是時尚、設計或技術,但新罕布希爾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即便是在研究領域,這個口頭禪也有一定道理。研究人員回顧了一些舊數據,發現了日冕物質拋射(CMEs)形狀的新信息。日冕物質拋射是太陽等離子體和磁場的大規模爆發,有一天,日冕物質拋射將有助於保護太空中的衛星和地球上的電網。聯合國太空科學中心的研究副教授諾埃盧加斯(Noe Lugaz)說: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日冕物質拋射一直被認為類似於一個巨大的彈簧玩具——兩端固定在太陽上。


博科園-科學科普:即使它們在噴發大約一到三天之後到達地球,但研究表明,它們的形狀可能不同。了解CMEs的形狀和大小非常重要,因為它有助於更好地預測它們何時以及如何影響地球。雖然它們是產生美麗而強烈極光的主要來源之一,比如北極光和南極光,但它們也會破壞衛星,干擾無線電通信,對電力傳輸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大規模和持久的斷電。目前,只有單點測量存在CMEs,這使得科學家很難判斷它們的形狀。但這些測量結果對空間預報員很有幫助,可以在撞擊前30到60分鐘發出預警。目標是將通知時間延長到小時(最好是24小時)以便就是否關閉衛星或電網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在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兩艘航天器Wind和ACE的數據進行了更深入的觀察。分析了2000年至2002年間21個CMEs的數據,當時Wind與ACE分離。風只把一個天文單位(AU)的百分之一分開,天文單位是太陽到地球的距離(93000000英里)。所以現在不是在地球的前面,用ACE,風現在垂直於太陽-地球線,或者在一邊。因為它們通常非常接近,所以很少有人會把Wind和ACE的數據進行比較。但15年前,它們是分開的,在合適的地方,可以回去觀察測量結果的差異。


2012年8月31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點36分,在太陽大氣層中盤旋的一根長長的太陽物質長絲(日冕)噴發到太空中。日冕物質拋射,或稱日冕物質拋射,以超過900英里/秒的速度傳播。日冕物質拋射不是直接向地球移動,而是與地球的磁性環境或磁層相連接,導致極光在9月3日周一晚上出現。這是304和171埃波長的調亮混合版本。圖片:NASA/GSFC/SDO



隨著距離的增加,差異變得越來越大,這讓我們對苗條的身材產生了疑問。這些數據指出了其他幾種形狀的可能性:CMEs並不是簡單的苗條形狀(它們可能是變形的或者完全是別的什麼),或者CMEs是苗條形狀的,但規模要小得多(大約是之前想像的四倍)。雖然研究人員說還需要更多的研究,這些信息對未來的太空天氣預報很重要。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正在考慮其他任務,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表明,未來的航天器可能首先需要調查它們必須離太陽-地球線有多近,才能做出有益的、更先進的預測。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期刊文獻 :《天體物理學快報》|研究/來自: 新罕布希爾大學,DOI: 10.3847/2041-8213/aad9f4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最新研究合併星系團Abell 3376及其無線電遺迹的結果
發現超高溫行星具有類似恆星的大氣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