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你的思維方式,藏著你10年後的樣子

你的思維方式,藏著你10年後的樣子

曾經,有這樣一則著名的寓言:

有人詢問三個正在砌牆的泥瓦匠在幹什麼?

第一個人說,「我在辛苦砌牆」 ;

第二個人說,「我在建造高樓」 ;

第三個人說,「我們在創造美好生活」。

10年過去了,當年說著在砌牆的人仍然再做泥瓦匠,建高樓的人成了工程師,而第三個人則成了世界聞名的建築師。

工作本身並無區別,然而為什麼三個泥瓦匠的人生走向卻大相徑庭呢?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在《思維方式》一書中,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公式。

在他看來,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甚至比擁有智商、體魄等其他能力更為重要。

在知乎「一個精英的誕生,家庭因素影響有多大」的一個高贊回答里,有人提到:決定人一生差距的,不在於父母給了你多少金錢、權利、機遇,而是原生家庭在潛移默化中灌輸給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為什麼有些人很努力,卻還是不行?

為什麼有的人並不聰明,卻總能取得成功?

許多情況下,看待事情的邏輯和因此產生的行為,才是帶人跳出平庸的首要因素。

1

思維方式的不同

決定了人的價值判斷

假如,現在給你45萬,你會怎麼用?

有人會說,拿45萬去買車;也有人會說,將45萬存進銀行......

而有人卻真的拿45萬買了3個小時。

2013年,山東商人陳雷以45萬元拍下華遠董事長——任志強的三小時,倆人吃了一頓火鍋,隻字未談房地產。

「沒有一句談及房地產,我不炒房不炒股,也不關心這個話題。

有意思的是和任志強談到讀書的話題。」

或許,有人覺得不值得,但陳雷消費完這筆巨額3小時後,卻這樣對記者說。

「我覺得這很有意義,有意思的是和任志強談到讀書的話題。」

2

保持一個開放的頭腦

這是必備的生存技能

任志強是誰?

眾所周知,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1984年,剛加入華遠的「臨時工」任志強就能為公司賺30萬的巨額收入。

在成為華遠的董事長後,他更帶領著公司成了中國第一個中外合資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地產公司。

2001年,二次創業的他,在背負著20萬借款的情況下,重新創立華遠地產,然而到2014年宣布退休時,他又一次帶領華遠地產成為了市值達180億的大集團。

在過往40餘年的從商經歷里,他積攢了無數普通人不會知道的商業理論知識、實戰經驗和縱橫高層的人生感悟。

關於商學,他是頂級的商業大咖。

只是,單拿商業上的成功來定義任志強,是遠遠不夠的。

許多人以為他無非是個市儈商人,但事實上,他可能是中國企業家圈裡最會讀書也最能讀書的人。

而讀書很重要的作用是,開拓人的思維方式,鍛煉反應速度、思維寬度和深度。

3

知識是治療恐懼的葯

通過讀書你會改變自己的格局

任志強的父親曾教會他,「在閱讀中學習知識、獨立思考,不盲從,也不偏聽偏信。」

20餘年,堅持每日閱讀不少於6萬字書的任志強更直言:「所謂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於狂妄。」

在剛剛任職華遠管理企業時,他瞄準管理、政治類的書籍,快速補充現需的知識技能。

時至今日,任志強的身份處境變了,他的書單也從原來的政治學、管理學相關變化到了社會類、經濟學類、歷史類和高科技互聯網等更多的類別。

他坦言,「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知識來武裝自己,而不是僅僅用我們眼前能得到的東西和看得見的東西來武裝自己,要把眼界無限開放。

因為如果不打開窗戶,陽光是進不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視界Jobsight 的精彩文章:

職場上8個小動作看穿Ta正在說謊!
別讓千里馬被驢踢死

TAG:職場視界Jobs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