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德國學生髮明安全氣囊手機殼 不再擔心手機掉落

德國學生髮明安全氣囊手機殼 不再擔心手機掉落

智能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屏佔比越來越高,碎屏風險也隨之加大。當手機從你手中掉落時,似乎一切都停止了。你似乎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周圍一片寂靜,所有的認知活動都停止了——你好像看著自己這個月的零花錢跟隨手機一同旋轉摔落到地上。

針對這種「偶發意外」,德國阿倫大學工程系的學生菲利普·弗里澤爾給自己的手機設計了一個自帶「安全氣囊」的手機殼,帶上它,手機再遇上掉落地面的情況就安全多了。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會擔心,套上厚重的手機保護殼會影響手機的美觀,但大家也不希望因為追求美觀而導致手機墜地摔碎手機屏。那麼,為什麼不能設計一種只有在手機有危險時才能打開的保護殼呢?於是弗里澤爾開始了他的潛心研究。這款最新設計的「主動吸震」保護殼,利用安全氣囊的原理,讓你不再擔心手機掉落。

車用安全氣囊的結構主要由感測器、發生器和氣囊系統三部分組成。感測器能檢測出發生碰撞時的車速衝擊參數,當感測器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撞擊時才會繼續引發接下來發生器和氣囊彈出,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感測器能靈敏地測算物質世界的速度、壓力、溫度等信息。類似於車用安全氣囊的原理,弗里澤爾早期開發的激活裝置也主要依賴其中的智能感測器,可以通過探測重力加速判斷手機何時摔落,然後激活手機四個角上的簧片緩衝裝置。

德國學生髮明安全氣囊手機殼 不再擔心手機掉落

如圖所示,手機四個角上的簧片連接著8個細金屬圈,這些金屬圈平時在手機殼裡處於平直狀態。一旦智能感測器檢測到手機跌落,手機殼四角的簧片緩衝裝置就會迅速被觸發,彈出並捲起,成為手機的「安全氣囊」,大大降低撞擊度,保護手機的邊緣免受直接撞擊,相比之下,如果沒有這種保護殼,手機就要直接與地面「硬碰硬」了。待我們撿起掉落地面的手機,只需幾秒鐘,我們又能很方便地將這些簧片塞回手機殼裡以備後用。

現在,手機已經成為人類形影不離的「夥伴」,不知道下一個關於手機的「黑科技」將會是什麼呢?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客人到訪北外網院
北極海域古老海冰首次出現裂縫 被稱為最後冰區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