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老子《道德經》:人生有三樂,一念在心,萬事從容

老子《道德經》:人生有三樂,一念在心,萬事從容

老子《道德經》:人生有三樂,一念在心,萬事從容

老子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和最鮮明的印象,是老子既是一位大賢和大智,又是一個渾身上下都充滿快樂的人。老子的智慧是極高明的,老子的快樂也同樣是無比深厚的。老子的愉悅和快樂,不是一般人的沾沾自喜,不是一般人的喜形於色,也不是一般人在盤算好利害之後,因有所得而流露出來的興奮。

老子的快樂,是天然的,沒有絲毫雕鑿和矯情;

老子的快樂,是玲瓏剔透的,了無塵垢;

老子的快樂,是自內而外的,如地吐華,如海之涌;

老子的快樂,是平和恬淡的,沒有驚詫和鼓舞;

老子的快樂,是和善的,悅己而娛人;

老子的快樂,是綿長雋永的,如日月之經天;

……

老子為何能達到這樣至聖至潔的快樂境界?老子對我們實現快樂人生有哪些教誨和啟示?人生有三樂,一念在心,萬事從容:

老子《道德經》:人生有三樂,一念在心,萬事從容

1.得道之樂

老子得道緣於其智慧,老子快樂緣於其得道。

老子是得大道之人。得道不易,連孔夫子都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得道之人什麼樣呢?

得道之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他高瞻遠矚,見人所不見之夷,聞人所不聞之希,博人所不博之微;

他通曉天地變化之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他深諳萬物之性能,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他知吉凶之所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他看破寵辱,得之不喜,失之不驚;

他清靜自守,甘於寂寞,絕學無憂;

他超越生死,歸根曰靜,有始有終;

他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

像老子這樣的得道之人,他還會有想不開的事嗎?他的人生能不快樂嗎?

老子的繼承人和後學莊周,把老子的這種得道後的快意人生,進行了誇大和推向極致。莊子認為,人得道之後不僅人生是快樂和適意的,甚至「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可以無條件地逍遙遊,即使生死之大事,也用不著憂傷。

老子《道德經》:人生有三樂,一念在心,萬事從容

莊子妻子去世時,很多朋友都來弔唁致哀,而莊子居然鼓盆而歌,一點悲傷的樣子都沒有。

莊子自己將要病死的時候,他的幾個學生都很難過,正在商議要鄭重其事地給老師發喪。莊子卻笑著說:何必要認認真真地埋葬我呢?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我棺木上的裝飾,我百年之後把我往荒郊野外一丟就行了。

人一旦得了道,按老子的說法就是有了大德,有了大德(得)即會不計小失,所以人生便會無往而不樂。

老子《道德經》:人生有三樂,一念在心,萬事從容

2.觀物之樂

老子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這就是觀物之樂。

老子認為,人得道之後,就會以超然和達觀的態度來對待一切,看待一切,觀察一切,這當然也包括自身及與自己相關的事物。這種達觀和超然的態度,和我們通常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大不相同的。它是在明白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之後,帶著欣賞和品嘗的眼光來,看待天地間一切和人事吉凶禍福的。

老子《道德經》:人生有三樂,一念在心,萬事從容

我們一般人看待事物,或為曲見所蔽,或為情感所累,很難見到事物的真諦,且拋灑過多的喜怒哀樂。用達觀的態度來看待萬象,雖然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事還是那件事,但青山更加嫵媚,河水更加清澈,事件中充滿更多真善美。有了老子的這種觀物之樂,才有後來的莊周「魚之樂」,才有宋明理學的觀物之樂和格物之樂。

世界是美好的,人生是快樂的,但很多人或為事所累,或為情所牽,甚至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和山川的秀麗。古時候有一個叫陳道婆的,她曾經這樣感慨:「高坡平頂上,儘是采樵翁。人人盡懷刀斧意,不見山花映水紅。」(《五燈會元》卷六)老子的觀物之樂,就是讓你去掉心中的「刀斧意」,用超然的態度去品嘗生活的美好,去欣賞滿山遍野的映山紅。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最得老子真諦,進退自如,貴賤窮通無滯於心。他有一首詩,曰:「淮似濮陽公子賢,飲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

3.清閑之樂

一個人如果有了內心的虛靜,有了身體的清閑,那他必然是幸福快樂的。這正如一首古詩所描寫的那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心事再重的人,也希望心靈安頓下來,十分任勞任怨的人,也總想著身體有片刻的清閑。人們把享福叫做享清福,這不是沒來由的。試想,一個人如果沒有屈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亂事擾心,雜務纏身,他即便有再好的生活條件,恐怕也無快樂可言。

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的是一個老翁正在海邊曬太陽,面海而卧,怡然自得。

這時過來一個小夥子,說:老伯,我們一起打造一條大船吧!

老翁問:打造大船幹什麼?

小夥子回答:到深海去打魚。

老翁又問:打那麼多魚乾什麼?

小夥子回答:有了魚就可以賣錢。

老翁又問: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小夥子回答:有了錢我們就可以一起享淸清福啦!

老翁質問:你看我現在正在幹什麼?

小夥子沒再言語。

當然,我們不能拘泥於故事本身的具體內容,如果有人咬理,說不打魚吃什麼?沒有吃的,哪來的清福?那就不好回答了。但是,它旨在說明,有時快樂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折騰。

老子《道德經》:人生有三樂,一念在心,萬事從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人到中年,三種人命最苦,三種人最有福
再大的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