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玉石雕刻很簡單,但要玩「好」卻很難

玉石雕刻很簡單,但要玩「好」卻很難

置頂玉雕界,享一手資訊

藝術名家 / 玉雕視界

作品首發 / 獨家視角

名家推薦 / 藝術美學

市場觀察 / 原創雕刻

常言道:「心中有什麼,你就能創造什麼」。

玉雕便是這樣,人心中有樣,玉心中有形!

之前聽過一則小故事,一天,從事石雕工作的師傅叫上幾個徒弟面對著一塊原石,問到:「你們看這個石頭裡面是什麼?」徒弟各抒己見,有人說像動物、有的說像人、有的說就是一塊廢石頭。師傅說道:這是一尊佛,徒弟懵了,這就是一塊石頭,為什麼會是佛?幾天後,師傅再次將徒弟召集在一起,徒弟看見佛像瞬間明白了師傅說那話的道理。

石雕創作

玉雕創作,許多時候和這個故事是一個道理,很多玉石被開採出來,天然的樣子就會很有藝術性,加之玉雕師的巧妙設計與修飾,變成呈現出許多不同的藝術享受,使得一塊冰冷的玉石變身藝術品,也有了許多生命。

雕刻工具

簡單的說,玉雕創作並不難,只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是熟悉工具並熟練運用的過程。最難的是選材和施藝,料子和題材就擺在那裡,只是看你能不能讀懂罷了。

其實,很多時候說很簡單,但實際做起來卻很難。就像對於玉雕的學習一樣,都是師父口耳相傳的,如果理解力差一些的話,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一種技巧,所以,看似簡單的實則又很難,很多人肯定會說,這不是前後矛盾嗎?其實,這並不矛盾,這也是玉雕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正是這樣,才會引起人們的興趣,去不斷探索創作的樂趣。

平衡生活和藝術難

想要靜下心來創作自己心中的想法,「麵包和牛奶」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和動力,也是最實際的東西。在生活和藝術追求中,有的玉雕師平衡的很好,既能吃飽,也能創作許多藝術性極強的作品,在玉雕市場中斡旋,在許多作品中貼上自己的「標籤」。

挖(用)臟去(用)綹難

很多人說:「活」著才能想活得更好的問題,這一點其實不假。

玉雕創作尤其講究策略,每一塊玉石都是天然的產物,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和綹裂,創作前後尤其考驗玉雕師的隨機應變能力,這也是玉雕學徒到出師一直在學習的過程,除(用)綹裂、除(用)瑕疵等等,變廢為寶還是變寶為廢,完全掌控在玉雕師的腦海中和雙手裡,這正是學習創作的難點之一。

陳義在教徒弟以料設計

時間漫長

3年、5年、10年、20年……,其實都不為過,玉雕學習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一位從事多年的老師傅說:「其實對於玉雕師來說,需要每天學習,如果幾天不學習就會被別人超過,手生是一方面,重要的是理念」。

誠然,玉石本身很硬,要掌握好機器和玉石之間關係,就需要很長的練習過程,否則傷人、傷料的事情時有發生。對於玉雕的學習,同樣也要耐得住寂寞,只有這樣才能「熬」出頭,比別人早出師就越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讀料、設計難

讀料、設計是玉雕創作中比較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玉雕作品成敗的關鍵,同時也是學習玉雕創作最應該重視的環節。一般學藝到出師過程會分很多階段,不同的師父教授不一。但是,筆者想說,想要創作好一件作品,必須要學會相料、讀料以及設計,這樣才能將料子和自己心中的想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用料的同時也增加了作品的價值和藝術性。

玉雕創作與學習切忌勿急於求成,並不是所有人拿到料子就能出很好的創意和題材,許多知名的玉雕師拿到料子同樣會素手無策,但是他們更願意花時間去研究和思考,這正是他們真正受人尊重的道理。

其實,玉雕的學習是很漫長的過程,許多老一輩玉雕師都會說「活到老,學到來、雕到老,學到老、真正雕不動,看不見了才會放下刻刀等等話語」,當聽到這些話時,小編都會非常觸動,被這樣敬職敬業的精神所深深震撼與吸引。

所以,玉雕不難,難的是靜心學習的過程以及一直堅持的信念。

路過要留痕,

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樣的見解,

歡迎留言交流、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每日館藏】「飛泉」琴
被日本學者稱為「最爛本」的《芥子園畫傳》為何最暢銷?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