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復卦——古今中外,腳踩同一個地球,仰望同一片天空,看到了同樣的天象

復卦——古今中外,腳踩同一個地球,仰望同一片天空,看到了同樣的天象

原標題:復卦——古今中外,腳踩同一個地球,仰望同一片天空,看到了同樣的天象


復卦導讀


復卦是比較難解讀的一個卦,因為聖人要揭示的哲理太多了,又只能分成六個階段,所以聖人在每一個階段都展現一個主題,那麼六個階段就可以展現六個主題。啟發我們舉一反三,再將每一個主題的哲理,引申到各個階段,這樣復卦豐富的哲理就都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卦辭

【原文】復,亨。岀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利有攸往。


【白話】復卦代表的天時是冬至,太陽光線照射到南回歸線向北復轉,象徵天地間陽氣始生,此時震雷和威龍都潛回大地深處休養生息了。引申為萬事萬物的正本清源,也講人心回歸純本至善,在之前歷盡世間滄桑和人情冷暖,看透了一切,現在心無雜念,到了五十知天命的時候了。對應到國家治理上,在剝卦中剝除了太多的虛假和荒唐,現在應該進行深刻反思尋找真理,找到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那麼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國家,都能前程亨通,故稱「復,亨」。


一陽潛於五陰之下,稱之「入」。下震為雷,必將迸發而出,稱之「出」。潛龍勿用靜以待時,「入」則修心養性,「出」則亨通無阻,不管出還是入都不違天時,故稱「出入無疾」。


陽氣始生天氣轉暖,其勢不可阻擋,待到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眾陽就像志同道合的朋友前來歡聚一堂,沒有結黨營私之嫌,而是共遵天地大道同行,故稱「朋來無咎」。


天道循環往複,大地四季輪換,寒來暑往,生生不息,陽極生陰,陰極生陽,七日輪迴是天道運行的法則,此時一陽雖然潛藏於地下,但陽氣生髮勢不可擋,君子無可疑慮,一定會大有作為,故稱「七日來複,利有攸往」。



劃重點



古今中外,腳踩同一個地球,仰望同一片天空,看到了同樣的天象

此卦卦辭中提到了七日來複,利有攸往」,此處借「天道運行的大規律告訴君子前路順暢」。此處之所以用數字「七」來加以說明,完全是因為「七」在古代意義頗深。


首先,「七」字相似於「匕」,是「湯匙」之義,第51震卦卦辭曰「不喪匕鬯(chang)」,像是北斗七星斗柄的形狀,古人根據北斗七星的運動而觀陰陽,定方位,明四時,並且衍生出「斗為帝車」的政治星占理念。諺語說「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所以北斗七星不停地運轉,代表了一年四季不斷地推移交替。


其次,古人認為「金木水火土」五星加上人類最熟悉的太陽和月亮便構成了「七星」,古人也依據日月五星又進一步延伸出了「十天干」的概念。而且古人把日月運行經過的黃道面的星系,分成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七得二十八,確定了二十八個星宿。


另外,中國人祭奠剛死去的親人,也遵照「七」的規律,每七天祭奠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稱為「頭七,二七、七七」,天地陰陽七日來複,那麼人的亡魂也應該七天返回來一次。


而且,「七」在外民族的文化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現在流行的一周七日的作息制度,就來源於巴比倫文明。「七」在基督教中是圓滿完美的意思,上帝用六日創造人和萬物,到了第七日就安息了。我們都知道佛教的一句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是梵語「佛塔」之義,是最高的佛塔,救人一命,比你造一座七層高的佛塔都管用,是最高的功德。


由此可見,「七」這個數字,在世界各教各派的含義基本相近,這說明人類的智慧是相通的,腳踩同一個地球,仰望同一片天空,看到了同樣的天象。



彖辭

【原文】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岀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白話】彖傳說:復道亨通,是由於剛爻從剝卦上九返回到復卦初爻,象徵天地間一陽始生,也代表人世間正氣不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故稱「復,亨」。

下震卦為雷為動向上「行」,上坤卦為順,震動上行而坤順,因此不管是向外生長還是入內潛藏都沒有疾患,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前來匯合,故沒有咎害,是以「出入無疾,朋來無咎」。


返轉回復運行在軌道上,七天必定回歸重新開始,這是天道的運行法則,故稱「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


前路亨通利於前行,是因為剛爻在增長,故稱「利有攸往,剛長也」。


下震卦為天地宇宙的動力,就像是發動機和人的心臟,從復卦中,我們難道沒有看到天地的心意和動力嗎?


猶如日月天體運行,完成了一個循環回到起始點。君子嘗遍了人世間的人情冷暖,經歷了事業的盛衰交替,由此懂得了天道循環的規律,也需要返回頭來,找回自己的本真之心,五十而知天命,跟隨天時踏上新征程,將無往而不勝。一個國家也要進行反思尋找真理,找到國家和民族的出路。

大象傳

【原文】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白話】大象傳說:雷在地中,是復卦的象,震雷潛藏大地,需要經過一定階段的能量蓄積,才能迸發而出。先王觀此卦象,效法天道,規定在冬至之日讓民眾休養生息,關閉城門,商人旅客不得通行。君王也不巡察四方,不發號司令,不勞師遠征。


劃重點



「先王」一詞一般出現在孔聖人的《大象傳》中,以懷念遠古聖明的三皇五帝,在周易中共有7個卦出現「先王」,分別是:


8卦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16卦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20卦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21卦噬嗑卦:先王以明罰赤法。


24卦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25卦無妄卦: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59卦渙卦: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初九爻


【原文】


初九:不遠復,無祇悔,元吉。


象曰:不遠之復,以修身也。


【白話】


初九:初九居震卦為足,出門沒走多遠就迷途知返。以陽剛之質甘處重坤群陰之下,就像震之天帝降為地神也無怨無悔。


引申到人事上,初九陽剛得正,像一個知錯就改善於修身的君子,並且能深深地反思,從一開始就要復歸於善,其結局必然吉祥。


小象傳說:「不遠之復」,是說初九從一開始就要察覺其不善而及時醒悟,端正其心,修養其身,復歸正道,而且要徹底。


六二爻

【原文】


六二:休復,吉。


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白話】


六二:六二柔中得正,親比初九,最先感受到天道之震。象徵柔中的君子,聞道而復,能喜悅美善地復歸順應正道,獲得吉祥。


小象傳說:「休復之吉」,是說六二親仁樂善,虛心從下。



六三爻


【原文】


六三:頻復,厲,無咎。

象曰:頻復之厲,義無咎也。


【白話】


六三:六三陰居剛位,雖已至下震卦之末,還是能感受到震之天道,故能「復」。但不中不正,處震卦搖擺不定,即使回復,也是皺著眉頭不情不願。


對應人來說,六三行為不中不正,要強迫自己改邪歸正,必然經受脫胎換骨的痛苦,就像剝卦中六四的切膚之痛,但只要儘力在改,起碼沒有過錯。


小象傳說:「頻復之厲」,是說愁苦而復雖有痛苦,且搖擺不定,但從回歸正道的意義上來看,及時回頭是岸還是沒有過錯的。



六四爻


【原文】


六四:中行,獨復。


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白話】


六四:六二六三是向初九靠近,回復正道不輕舉妄動,而六四響應初九天道,則要往前行了。六四夾在上面五陰的最中間,獨與初九正應,在陽氣初生之時,堅決果斷,回復於陽,震雷迸發,沿著天地大道獨自前行。


小象傳說:「中行獨復」,是說六四雖處於群陰包圍之中,但不隨波逐流,毅然復陰為陽,不從眾隨俗而從天地大道,帶領大地上的民眾勇敢前行。


六五爻


【原文】


六五:敦復,無悔。


象曰:「敦復無悔」,中以自考也。


【白話】


六五:六五是柔中的人間君王,雖感受不到初九天道,與六二之民無應,與相鄰的六四上六敵比,脫離民眾本該有悔。但處上坤卦中爻,持中不偏,如大地般深厚敦實,這本身就是大地回復天道之舉,得以無悔。


小象傳說:「敦復無悔」,六五既柔且中,雖沒有響應初九而復,但品格敦厚,能以中道做自我考祥,立足大地心繫萬民,以民情來考察施政上的失誤,自覺來複,實事求是找到了一條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這本身就是回復天道的最好表現,當然能變有悔為無悔了。


上六爻


【原文】


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於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白話】


上六:上六迷失了回復的路,前途兇險,且內憂外患。上六高高在上,就像坤卦上六那樣自以為無陽,招致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引申到國家層面,以柔弱之質,在陽氣微弱國家疲憊之時,非要行征伐之舉,不僅最終會大敗,也使得國家和君王遭遇兇險,以至於十年都緩不過勁,不能再出征。


周公在本爻中,記載了其父文王的滅商策略。文王被商紂王囚禁於羑里,看到商朝的力量還十分強大,西周暫時無法與之抗衡,若不自量力貿然進攻商朝必遭大敗,國家萬民和文王也會遭遇兇險之災。臨終前告訴武王和周公,必須做足十年準備才可行師討伐,武王聽從父王囑咐,熬夠十年才興兵伐紂。


引申到普遍的君子和國家治理之道上,當實力十分柔弱時,即使你回歸天道掌握了真理,此時也不可貿然行動,否則必敗無疑,況且會大傷元氣,以致久久不能恢復。


小象傳說:迷失了回復的路貿然出徵招致兇險,一是違反了先君文王的囑咐,二是逆天道而動,故稱「反君道也」。



復卦總結


復卦描繪的天道是陰陽轉換寒來暑往,引申到人事上,是指歷盡人間浮華,回複本真之心,修身養性。對應國家,則是撥亂反正,卧薪嘗膽。


聖人依次描述在復卦之時,在上的各種人素質不同,處境不同,如何來響應天地之復而回歸本真之心。


有的無怨無悔而復,有的親近下仁滿心喜悅而復,有的雖不情願地頻錯頻復但終究能復,有的不隨波逐流獨自回復,有的敦厚而復,有的違反回復之道逆天而動必遭兇險。


在復卦中,聖人借文王十年滅商的大策告訴我們,處於復卦之時切不可輕舉妄動,否者不僅大敗而歸,而且長時間內也恢復不了元氣。



更多精彩內容,搜索公眾號「頭號易經」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和天下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易和天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