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對不起,非985、211院校就不用投遞您的簡歷了」

「對不起,非985、211院校就不用投遞您的簡歷了」

「對不起,非985、211院校就不用投遞您的簡歷了」

「對不起,非211您就不用投遞您的簡歷了」。這是我這幾天在某求職APP上找工作看到的一句話。那公司的氛圍,薪資,前景,包括它對人才的要求,我都覺得我可以試一試,碰碰運氣,那是我畢業以來最中意的一家公司了。

可我卻被擋在了門外,公司的用意很明顯,就是你再優秀我也不稀罕,你能力再強,我也不會要,不要在這種原則上的問題浪費彼此的時間。

這樣挺好,效率高,而且對雙方都負責。

畢業學校是不是重本,將直接決定你有沒有資格進入下一輪的面試。

所以那些鼓吹讀書沒用論,覺得隨便找個大學混著,出來就可以活的很好的人,我只能說,你們活的太簡單了。

讀什麼學校,將直接影響你未來的生活水平。

前幾天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公布清華大學以平均9065奪得頭魁,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緊隨其後。

「對不起,非985、211院校就不用投遞您的簡歷了」

看著榜單,看著數據,你敢再說混著就能活得很好?

前兩年有個招聘類節目,節目叫啥我忘了,可裡面有一個片段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那時候張雪峰老師就有沒有必要考研?學歷到底是不是比能力還要重要?在節目里和一個企業的老總有了不同的意見,發生了點爭執。

那位老總說:」我招人就從來不看學歷,有能力就行。」

張雪峰老師回了他一句:「所以,你不是世界500強。」

說完全場觀眾起身鼓掌,歡呼不斷。

這幾年,幾乎所有的大型企業對外招聘的時候都聲稱自己不注重學歷,只看能力。可沒有985、211學歷的簡歷連放在他們公司辦公桌上的資格都沒有。

「對不起,非985、211院校就不用投遞您的簡歷了」

說一個現實的例子,今年臨畢業的時候,某國企來我學校招聘,和我們學校一起應聘的還有一重本院校,結果我們遞交的簡歷是被HR分開放的。

他們被錄用簽的是正規的三方合同,而我們簽的是勞務派遣合同。

就是不公平,就是被歧視,這已經不是秘密,已經公開,挑明了告訴你,你們院校和985,211的學生還有一定的差距,不僅在聘用的形式上輸了。薪資也將差一截,以後在同等能力的情況下,他們升職的幾率都比你大。

羅胖說過這麼一句話

「不要總是diss公司招聘一定要過英語四六級,人家真正看的不是那個證書,而是你在大學裡有沒有上進心和自我監督的能力。在大學這個沒人管的自由天地,還能保持主動學習不容易,至少證明你這個人是自律的。」

基本所有的HR都早已經練就了一雙慧眼識人的能力,在已經被篩選過的魚中優中擇優,顯然要比在大海撈針有效率得多。

我問過一個當HR的朋友,我問他一個985專業不對口的學生,和一個普通大學專業對口的學生,他會優先選擇哪一個?

他說:「當然是名校畢業的,不會我們可以從零開始教,不需要他有專業基礎,但需要他有學習的基礎。」

學習力是一個人受用終生的技能,職場如戰場,只有快速掌握職場的核心技能,才能擁有自己的競爭力,才不至於幾年後被社會淘汰。

「對不起,非985、211院校就不用投遞您的簡歷了」

高中的時候,同樣是一節課,45分鐘,有人心領神會,能夠舉一反三,而有人呆若木雞,不知老師所云。

能考上重本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學習力。

能在高考那種高壓,緊張的氛圍中,穩住心態奪下高分的人,心態一定是不俗的,並且做事會相對穩。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公司首先看中的不是你能大放異彩,而是你是否能穩穩的完成工作任務,避免出現紕漏。

所以他們被優先錄用是有原因的。

今晚人民日報夜讀推送的文章是,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乍一聽挺雞湯,但雞湯往往都很有道理。

在高中日以繼夜的努力,夜以繼日的學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能力,處事不驚的心態。

他們從那時候開始每一天都在拉開和別人的距離。

所以,別再說讀書沒用了,

現在就算你改口說211,985和普通大學根本沒什麼區別。

我都會當著你的面大聲罵你一聲「傻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