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開戰前,大臣提議慈禧太后低調慶壽,她甩出一句狠話!

甲午開戰前,大臣提議慈禧太后低調慶壽,她甩出一句狠話!

原標題:甲午開戰前,大臣提議慈禧太后低調慶壽,她甩出一句狠話!


慈禧太后向來被認為是晚清時期政治腐敗國事糜爛的元兇之一。在她垂簾聽政的五十年中,她不僅誅殺了擋住她權力之路的顧命八大臣,更有傳聞說她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勢毒死了即將親政的兒子同治皇帝。甚至在她臨死之前,也為了防止後人翻案,毒死了年輕有為銳意改革的光緒皇帝。


除了濫殺以外,慈禧太后在國事上的無能更是讓不少人把她罵作是近代史上第一大罪人。大家都知道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甲午戰爭前期,李鴻章為了充實軍備擴張北洋海軍請求朝廷撥款三千萬兩白銀。倒霉的是甲午開戰的公元1894年時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壽。史料記載,她擬「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故而「挪海軍經費,繕修頤和園,布置點景,廣收貢獻」。



更聳人聽聞的是,當有大臣指出應以國事為重,不宜大辦壽宴的時候,慈禧卻大發雷霆,說出了「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翻譯成白話,那可就是「你今天讓我不痛快,我就讓你一輩子不痛快!」


但是這句話究竟出自何處?誰敢把太后這樣罵人的話四處流傳?更何況甲午的1894年距離大清覆滅的1911年尚有十幾年的時間,即便是當時在場的大臣活到了民國,他們真的能清楚記得當年的對話嗎?



光緒朝東華錄書影


據悉,這句話最早的出處是一本名為《光緒朝東華錄》的書。編纂者為朱壽鵬。所述內容起自1875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迄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九月),共220卷,460萬言。按時間順序編排,逐年逐月乃至逐日記載。朱本人是江蘇省上海縣人。1902年中舉人,1903年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顯然,他本人是不可能立在1894年的朝堂之上聽慈禧罵人的。


不僅如此,他編篡《光緒東華錄》的資料都是來源於一類是具有中央政府官報性質的邸抄和民間報坊出版的《京報》、《諭折匯存》等。此類刊物是專門刊載內閣發抄的官文書的。邸抄和《京報》均每日出版,《諭折匯存》等類似現在的月刊,定期出版。內容上均包括三部分:宮門抄、明發諭旨和奏摺。官方報道會不會記錄依據最高領導人罵娘的氣話,相比你我都心裡有數。



至於說,為什麼朱的書里偏偏要「記錄」這麼一句慈禧太后的罵娘話,我們不妨從朱以後的履歷來做些推斷。朱在辛亥革命後步入外交界,曾任國務院秘書,駐巴西公使館三等秘書和外交部政務司僉事等職。1922年代理外交部條約司司長。以舊官吏出生,最後成了民國政府的要員,如果說只憑本事而政治不過硬顯然是不可能的。可以說他應該是相當不滿晚清的統治,長期對開化革命抱有同情。考慮到朱本人這樣的政治立場,在作品中加幾句中傷誹謗的私人情緒也不是不能理解。更何況慈禧太后是那個時代那個黑暗過去的第一代表。



人都有為黑而黑的時候,即便是歷史人物不可避免。作者無意為歷史人物翻案,但在檢討個人功過的時候考察客觀事實而非根據感情立場摻雜個人主觀感情顯然是必須堅守的立場。

本文完!!!


歷史小知識


五張圖淺讀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的經過



甲午戰爭示意圖



開戰前的軍事力量對比



馬關條約的簽訂



馬關條約局部描述


甲午海戰中,清朝擁有世界先進的北洋艦隊,北洋水師的艦隊優於日本水師,然而清軍卻在海戰中戰敗告終,使得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賠款割地,開放通商口岸等。可見,此時清朝的挨打絕對不是軍事武器落後,而是牽扯到其他方面的多重原因,當然,慈禧太后的腐朽統治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易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張飛一百個回合拿不下的人,趙云為何三十合就擊敗?玄機竟在這裡
曇花一現!太平天國第一悍將32歲英年早逝,終成天國遺恨!

TAG:趣易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