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請慈禧繼續掌握大權 慈禧大怒:革除職務永不敘用

他請慈禧繼續掌握大權 慈禧大怒:革除職務永不敘用

原標題:他請慈禧繼續掌握大權 慈禧大怒:革除職務永不敘用



如果從1861年「辛酉政變」開始,到1886年,慈禧太后已經通過垂簾聽政的方式,掌握大清實際權力達25年之久。清朝12個皇帝里,掌握實權超過25年的只有康熙、乾隆、嘉慶、道光4位。慈禧太后掌權的年限,超過了大部分清朝皇帝。

然而,隨著光緒皇帝一天天長大成人,慈禧太后就一天天面臨「歸政」的現實問題。畢竟,此前慈禧太后兩度垂簾聽政,都是因為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朝政大事。所以,就連慈禧太后也一再表示,垂簾聽政只是「一時權宜」之舉,「一俟嗣皇帝典學有成,即行歸政」。



慈禧太后的做法,在清朝並非沒有先例。清朝入關之初,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都是在年幼的情況下登基為帝的。朝政大事暫時由皇太后、攝政王或輔政大臣代為處理。當皇帝親政後,權力就移交到皇帝手裡。不過,嘗到權力甜頭的人,怎麼捨得放手呢?所以,權力的移交總是充滿變數。


慈禧太后心甘情願將權力交回給光緒皇帝嗎?當然不。只是,不「歸政」的話,她將面臨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如果能找到一種辦法,既能從表面上將權力交回光緒皇帝,又能從實際上繼續掌握大權,那就好了。

二這種辦法,被醇親王奕譞找到了。


兩年前的1884年,慈禧太后將恭親王奕訢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斥退後,醇親王奕譞受到重用,成為了慈禧太后的「貼心小棉襖」。奕譞針對慈禧太后不想交權的「小心思」,奏報朝廷,以光緒皇帝「甫逾志學」為由,請慈禧太后「訓政」。


怎麼「訓政」呢?按照奕譞的建議,就是「諸事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俾皇帝專心大政,承聖母之歡顏,免宮闈之劇務」。這與垂簾聽政,沒啥區別。慈禧太后聽了,就順水推舟地接受了,並高高興興地確定了光緒皇帝親政的日子,即1887年2月7日。



1887年2月7日,16歲的光緒皇帝開始親政。由於慈禧太后「訓政」的存在,光緒皇帝只能參加禮儀性典禮;其餘政治決策、人事任免等重大事宜,仍由坐在一幅紗屏後面的慈禧太后拍板。

其實,「訓政」也不是醇親王奕譞的發明。當年,乾隆皇帝將皇位傳給皇十五子永琰(嘉慶皇帝)後,還居住在養心殿,以「訓政」的方式掌控朝政,長達3年之久,直至病逝。


三1889年初,光緒皇帝舉行大婚儀式。按照祖制,皇帝一經大婚,必須要親自處理朝政。這就意味著,慈禧太后的「訓政」不得不宣告結束。


可就在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1889年2月20日,御史屠仁守上疏:「凡部院題本,尋常奏事,如常例。外省密折,廷臣封奉,仍書皇太后、皇上聖鑒,俟慈覽後施行。並請太后居慈寧宮,節游觀」。


在這裡,屠仁守提出了兩個請求。一是請慈禧太后參照乾隆皇帝「訓政」,繼續掌握大權;二是請慈禧太后不要居住在遠離皇宮的頤和園,而是住在慈寧宮,方便干預朝政。


慈禧太后看了,不喜反怒,她命令將「原折著擲還」,又將屠仁守一擼到底,革除職務,永不敘用。


四我們很難知道,屠仁守為什麼要上這麼一個疏。或許,屠仁守真是出於一片公忠體國之心,並不是要刻意拍慈禧太后的「馬匹」。但現在來看,屠仁守在光緒皇帝親政已成事實、歸政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上梳請慈禧太后再次「訓政」,的確不合時宜,也容易授人口實。醇親王奕譞當初可是早不早就提出了「訓政」的請求,而且奕譞是光緒皇帝的父親,以他的身份來提這個建議,最為妥帖。屠仁守是哪根蔥?


更何況,以慈禧太后豐富的政治經驗,哪怕光緒皇帝親政,她也能想到許多辦法來掌握實權,不一定非得採取「訓政」這種笨笨的辦法。實際上也如此,在「訓政」結束後,朝廷里一切事物,仍由慈禧太后處理,「上(光緒皇帝)事太后謹,朝廷大政,必請命乃行。」


3月4日,慈禧太后正式「歸政」,光緒皇帝正式親政。慈禧太后在皇宮裡多住了1個多月,隨後在光緒皇帝的陪同下,來到頤和園「頤養天年」。


當然,那時候,誰也想不到,9年後,慈禧太后會從頤和園回到皇宮,開始她的第三次垂簾聽政。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兩江總督審判案子 不料審到自己頭上 結果烏紗帽掉了
四阿哥胤禛為何能在九子奪嫡中笑到最後?兩個人功不可沒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