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撰文|卡籮

定稿|周燚

正午陽光,一個脫胎于山影的製作團隊,一開始也一度被大家認為是山影進行市場化運作的殼公司,但隨著2015年《琅琊榜》這部以男性視角書寫的權謀劇以細膩和精良的製作收割觀眾後,這一個由山東大漢構成的核心班底成為了市場的焦點。

在山影於2017年初以40億估值完成6億融資後,正午陽光的資本運作規劃就備受關注,但截至目前, 正午陽光僅在2016年年初引入了華人文化 ,之後便再沒有對資本市場打開過大門。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此前傳聞的IPO也遲遲未見動態,不知正午陽光是否是受監管影響而打算如新麗傳媒般另謀出路?亦或是希望等到山影成功上市後投靠老東家?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股權結構簡單,

以合資公司形式綁定資源

1.華人文化持股51%,核心班底個人名義持股,未設置持股與激勵平台

正午陽光成立於2011年,由原山影集團核心製作團隊侯鴻亮、孔笙、李雪等人創立。

自公司成立以來,僅對外進行過一輪融資。2016年1月和4月,正午陽光引入了蘇州志厚和華人文化,而 蘇州志厚正是黎瑞剛的華人文化所管理的基金,至此華人文化合計持股比例達到51% ,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但令人欣慰的是,雖然正午陽光控股股東為資本,但是其打造良心劇的初心並未改變,侯鴻亮也依舊是公司董事長,掌舵公司前行方向。

也許正是因為公司並未在資本市場上經過多輪融資的洗禮, 公司的股權結構十分簡單清晰 。相比較其他影視公司設置多個合夥企業作為持股平台的操作模式,正午陽光除了華人文化相關持股外,其他股東均為個人。

但這種股權結構下 最大的弊病在於難以對後續進入的優秀人才實施股權激勵和資源綁定 。以唐人影視為例。實控人王一設立了上海雲舶、上海藝立、上海融悟、上海映海四個合夥企業作為持股平台,其中上海藝立和上海雲舶均為藝人股權激勵平台,如對胡歌、劉詩詩、韓東君等均是通過這些持股平台實現股權綁定。

之所以要預先設置持股平台,主要是為了方便進行股權轉讓,並且避免了在企業估值較高的時候直接進行股權激勵帶來的高額的股份支付費用影響財務數據。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2.合資設立子公司為公司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在公司直接進行股權激勵困難的情況下,正午陽光實現對新生核心力量的綁定也是選擇了合資設立子公司這一曲線救國的路徑。這一模式有些類似於目前影視傳媒板塊流行的 「合伙人」制經營策略 。

一般而言採用「合伙人」制的公司,多是與合資設立的控股子公司簽署對賭協議,約定在未來3-5年內按照某一估值對該合資公司的剩餘股權進行收購,在收購時若選擇換股模式,則收購完成後,原合資公司的其他出資方便自然而然的以極低的初始成本獲得了母公司股權。這種模式的有點在於母公司一方面可以在控股子公司對賭期分享經營成果,另一方面在未來收購時進一步綁定資源以實現長遠利益。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正午陽光在製作團隊方面主要是引入了黃偉、張開宙、簡川訸三位 。演員方面除了一手捧紅的靳東、王凱外,公司還與劉濤共同設立了錦麟影視,但在2017年9月正午陽光決定砍掉藝人經紀業務後,錦麟影視也於2017年11月註銷。

但值得玩味的是公司依然通過合資公司綁定著靳東和王凱,看來公司取消藝人經紀業務時也並未忍心將靳東、王凱拱手讓予他人。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琅琊榜》為轉折開啟劇集投資時代,

代表發聲抑制高片酬

1.成立之初或為劇集製作外包平台,《琅琊榜》開啟新時代

正午陽光雖然成立於2011年,但是直至2015年琅琊榜播出才為觀眾所熟識。通過對公司成立以後核心團隊參與的劇集製作情況來看,公司在2011-2014年這一階段還是側重於作為製作團隊參與劇集,而並不參與投資(下表中字體加粗的為公司未投資劇集)。

比如《溫州一家人》、《戰長沙》以及《北平無戰事》等劇集雖然是侯鴻亮、孔笙、李雪操刀製作,但是正午陽光卻並未參投。在這一階段,正午陽光更像是製作團隊作為對外簽署劇集製作勞務合同的一個公司實體,並未真正開展影視投資業務,相信這一階段公司主要收入應該來自劇集製作的勞務收入。

2014年公司主控制作《琅琊榜》,這也是公司首部投資的劇集,自此公司開始轉型成為以影視投資、製作、發行為一體的影視傳媒公司。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2.藝人經紀業務取消,響應總局號召抑制天價片酬

近幾年,隨著藝人片酬高企,製作費用迅速攀升,廣電總局也是多次表態要抑制明星片酬,維護行業秩序。近期明星「陰陽合同」、偷稅漏稅事件的發酵也促使監管機構再次發聲。

與以往不同,總局在印發《通知》後,三大視頻平台聯合包括正午陽光在內的多家行業內知名製作方發聲,限定總片酬佔比不得高於製作費用總支出的40%,而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聲明方中耀客傳媒仍有經紀業務,其他各家藝人主要是通過股權形式綁定實現合作。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劇集無積壓,年產3-4部無壓力

1.發行即播出,劇集無積壓保障現金流健康

下表所列為正午陽光自成立以來可通過公開渠道查詢到的劇集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劇集基本上在獲得發行許可證後半個月內即可實現上星播出,效率非常之高。

能夠如此快速的實現播出,說明公司劇集在尚未製作完成時就已經與衛視及網路平台達成合作,在目前如《如懿傳》、《巴清傳》這類SIP、大製作、大卡司劇集都要一而再再而三調檔排期,甚至無法上星播出的情況下,正午陽光在衛視和平台中的口碑可見一斑。

快速實現發行,無劇集積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公司庫存、提升公司的現金流狀況,想必健康的現金流狀況也是公司在2016年從華人文化獲得投資後就再未向市場融資的原因。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2.劇集開發不盲目,每年3-4部保質量,衛視預定播出

正午陽光2018年劇集及電影製作計劃如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大江大河》、《尉官正年輕》基本都已完成攝製,且與過往歷史劇集一樣,在 尚未獲得發行許可證的情況下就已經明確播出衛視和平台 。

正午陽光近幾年基本保持每年製作/播出3-4部劇集,2018年的劇集重點在當代題材,僅有一部由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古裝劇。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3.山影的「後侯鴻亮」時代,劇集操刀是否還會委託正午陽光?

在查詢正午陽光主控劇集之外,小編還查詢了近兩年山影備案的電視劇情況。脫胎于山影的侯鴻亮團隊,不知是否會繼續操刀山影主控劇集。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正午陽光:合資設立子公司為綁定資源主要途徑,靳東、王凱仍在列

結語

正午陽光,其製作的劇集正如其名始終保持著真實、良心、精良的製作水準。2017年,正午陽光捨棄藝人經紀業務,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是為IPO鋪路,但截至目前,尚未在山東省證監局查詢到正午陽光接受輔導的信息,看來IPO計劃可能已暫時擱置。

不過 山影作為國資背景的影視製作公司,與幸福藍海、中廣天擇一樣,背靠大樹好乘涼 ,或許能夠在IPO方面走得更快,那麼未來正午陽光會否會通過重回山影實現登陸資本市場也未可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