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學者研究稱,應激性高血糖預示心梗患者預後差
行冠脈介入的急性心梗患者,發生與不發生應激性高血糖,或者與有糖尿病者相比,預後如何?哪些人易發生應進行高血糖?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謝蓮娜、齊麗梅等進行的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應激性高血糖不是「好鳥」,是接受冠脈介入心梗患者住院期間全因死亡較強的獨立危險因素,會影響患者近遠期預後。
研究顯示,發生應激性高血糖的行冠脈介入心梗患者,住院期間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及惡性心律失常發生率高;發病 1 年全因死亡及心力衰竭發生率高。
註:SHG:應激性高血糖;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TLR:靶病變血運重建;TVR:靶血管血運重建。與無 SHG 組比較 *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P<0.05
哪些患者多發生應激性高血糖?
研究顯示,高齡、女性、白細胞計數高、Killip心功能分級Ⅱ~Ⅳ級在應激性高血糖患者中比例較高。研究者指出,可能與老年人代謝機能減退和代謝調節能力減弱導致容易發生糖代謝紊亂有關。
就臨床危險分層而言,應激性高血糖組GRACE評分最高,其次是糖尿病組;從冠脈病變嚴重程度來看,應激性高血糖組與糖尿病組兩組Gensini積分均較無應激性高血糖者高,而二者無差異。
這均提示,合併應激性高血糖的患者病情相對較嚴重。
而進一步研究可見,除了應激性高血糖之外,GRACE評分及 Gensini積分是患者住院期間全因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應激性高血糖是最強危險因素。
對於發病 1 年全因死亡,研究顯示,年齡、空腹血糖、入院 Killip心功能分級Ⅱ~ Ⅳ級及Gensini評分是其中獨立危險因素,其中入院 Killip心功能分級Ⅱ~ Ⅳ級是最強的危險因素,其次是空腹血糖。
總之,無論患者是糖尿病還是應激性高血糖引起的血糖增高,高的血糖濃度對急性心梗患者而言都是不利因素。
這項研究共納入行經皮冠脈介入治療的首次心梗患者655例,其中發生應激性高血糖者67例,未發生者320例,合併糖尿病者268例。其中,應激性高血糖的診斷標準為,無糖尿病病史且空腹血糖≥7.0 mmol/L。


※圖解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義:心肌損傷+缺血證據才診斷心梗
※中國疾控中心 13萬人調查稱,國人飲酒人數大幅增加,7%為有害飲酒,而且「煙酒不分家」
TAG:中國循環雜誌 |